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存规模最大的西夏寺院建筑、闻名北方的佛教圣地——张掖大佛寺大佛殿内,绘有一幅国内罕见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连环画。关于这幅壁画的创作年代目前还无定论。本文尝试从取经连环画与小说《西游记》的情节比照和宗教内容的衍变中,对壁画的创作时间作些推证,以期从另一角度给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一些新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路遥 《中国高等教育》2020,(7):F0004-F0004
图1《山乡巨变》是画家贺友直创作的连环画。连环画是良好的美术学习教材。首先,连环画发展历程由来已久,可追溯到2000年前汉代,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优秀连环画作品。其次,连环画的外延与内涵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视觉符号、创作技法不断拓展边界,且风格多样,包括工笔重彩、黑白画等多种类型,涵盖了所有美术学习要素。因此,在当前艺术语境下,高校美术教学可以将连环画作为教学素材,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艺术造诣与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据:丁丁走过的83年 《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画家埃尔热于1929年创作的漫画作品.漫画中的丁丁是一名记者,更是一位侦探.他聪明好奇、胆大果敢,和他的伙伴一起,不惜走遍世界去追捕恶人与罪犯,追索财宝与神器. 在丁丁"诞生"之后的82年里,《丁丁历险记》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文字,连环画的销量超过2亿册.时至今日,年销量依旧超过40万册.埃尔热和中国留学生张充仁是挚友,并因他的影响而创作出《蓝莲花》一期,展现了当时中国和日本的风貌.  相似文献   

4.
贺友直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连环画作家,在其60多年的漫长创作历生涯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他通过“从传统中寻找语言”,在积极吸收中国绘画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富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连环画艺术规律,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当代中国连环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连环画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绘画类型中得到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赵延年作为中国版画界的一座高峰,永远值得被敬仰和被研究。赵延年的《阿Q正传》木刻连环画是中国版画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他精心为阿Q等人物造像,循着小说文本阿Q命运线索构想情节,形象地再现了鲁迅小说所关注的国民性弱点。在光与影、远与近、虚与实等方面,赵延年呈现出其解读文本的精益求精。在其重刻的11幅版画中,通过人物位置、画幅结构、人物拉近的更改,赵延年努力更准确地艺术再现鲁迅小说的思想和魅力。赵延年《阿Q正传》木刻连环画呈现出独具个性、富有力度的阳刚之美,塑造了瘦削、执拗、愚昧、卑劣的阿Q经典形象,达到了现实主义版画创作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传统连环画对高校人物画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环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时过境迁,虽然它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它的功能和价值是永恒的。从专业训练的角度看,连环画创作对绘画专业学生在技法、构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察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的名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早期都从事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连环画创作,为人物画的造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下怎样传承和发展连环画,怎样在高校教学中贯穿连环画的课程训练,这为当代高校的人物画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必修)第三章《人民解放战争》,共有历史地图6幅、历史图片18幅(其中彩图2幅)、文字史料12则(其中图表8则)。【例1】材料一毛泽东等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9,(3):11-14
《朱太守风雪渔樵记》取材于传统历史故事"朱买臣休妻"。本文试从这一母题的故事源流入手,深入探讨《朱太守风雪渔樵记》在故事情节与作品、内涵上的突破创新之处,从而进一步思考时代风气与思想观念对剧作者创作心态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1979年4、5期连载的赵希鼎先生的《中国历代监察制度的变迁》,对于我国历史上监察制度的源流与演变,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但是,以下几个问题的阐述,与当时的制度和史实不符.一是关于西汉十三刺史的驻地问题.该文说:"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严格控制地方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各派常驻刺史一人".按:汉初,省监御史,系由丞相不定期地派遣到各郡国进行监察,并没有定员.到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才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长安附近的三辅、三河、弘农七郡除外),每区派刺史一人,这就是十三刺史.刺史的任务就是《汉官典职仪》所  相似文献   

10.
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立意相同,是唐传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篇章.但是,这两篇小说在具体的创作手法上仍存在一些差异,可以说,《南柯太守传》是对《枕中记》的演进与发展.从小说的艺术创作角度来看,《南柯太守传》要比《枕中记》更胜一筹,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情节更为曲折,结构安排和叙事手法更为巧妙,更具成熟小说的特点,这也体现唐人在小说创作上所作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1.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历来有许多画家将之改编为美术作品,丰子恺于1949年率先将包含《祝福》在内的八篇鲁迅小说改编为连环画。本文结合叙事学理论,从连环画的文字、图像、图文张力三个角度,对《祝福》连环画文本与小说文本的进行对照分析,旨在通过探寻小说作者与绘者在漫画艺术取向上的异同点,来考察丰子恺在对鲁迅作品连环画改编中进行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被反复改为连环画。在对《故事新编·理水》的连环画创作中,赵延年与裘沙、王伟君在对作品的充分分析并且结合自身的画风,他们在艺术风格上迥异,各有千秋。赵延年用平刀铲刻,用写实的手法在黑与白的对比中,版画与文本形成一种张力;裘沙、王伟君不局限于线条和色彩,而是在主观表现的艺术时空里,传递文本的思想性。虽然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却丰富了《故事新编·理水》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现任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教研室主任主讲《摄影美学理论与作品分析》、《摄影史与中国当代影像创作案例》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视觉文化理论、摄影史与摄影美学理论2002年2007年,先后完成《未知的旅途》、《我的浪漫的西安》、《走过天堂》等摄影专题并先后策划摄影展10余次。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吗?连环画也叫"小人书"、"回回图",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辞海》里说:"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也就是说,连环画是以连续的、一环接着一环的画面,配上简洁精炼的文字,来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5.
士燮(?一公元226),字威彦.苍梧郡广信(今梧州)人.汉灵帝光和年间交趾太守.士燮的祖先为鲁国汶阳人,在王莽作乱时,为躲避动乱移居交州.士燮年少时求学于京城,随颖川人刘子奇学习,研究《左氏春秋》,并为之注解.陈国名儒袁徽给尚书令荀彧的信称赞说:“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三国志.士燮传》)由于他学问广博,胸怀若谷,礼贤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三国志》),至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三国志》).因此,有很高声望,被称为“士王”原交州刺史朱符死后,汉室派张津为交州刺史,张津后又被部将所杀.汉闻张津死,便赐“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三国志》).后来,士燮派官使张  相似文献   

16.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极高的成就,鲁迅先生认为在它产生之前,我国小说之中还没有一部足称讽刺之书,在它出现之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中国小说史略》),所以讽刺之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谓之绝唱(《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对它做了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岳杨光辉 《时代教育》2006,(12):179-179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先后传人日本、朝鲜等国。它是依附着中国汉字,既要依循它造型的特点去书写,又可通过其艺术构思,调动其艺术手法去创作。作为书法作品,当以神采为主,形质次之。正如《文字论》日:“深识书者,惟又见神采,不见其形”。这就是书法最大的特点,书法也可把它抽象,以点、线的交融去发挥,去表达,融人自己情感,  相似文献   

18.
14.王僧虔教子重德王僧虔,是南朝琅邪临沂(今山东)人,宋时中进士,曾担任过吴兴会稽太守、湘州刺史、史部尚书等职。到齐的时候,曾官至侍中。王僧虔的曾祖父王洽是王羲之的族兄,也擅长书法。王僧虔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自幼继承家学,喜欢文史、音律,尤其工于隶书,著有《论书》,这是书法史上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示     
《现代语文初中版》改版之后,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稿,我们将从九月份开始陆续选登一些优秀作品,请各位投稿的同学们耐心等待吧!《现代语文》为了更加拓展展示同学们才艺的空间,特向各位同学征集漫画及摄影作品。要求:原创,单幅多幅均可(多幅作品不超过10幅),多幅作品最好能够讲述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题材不限,并符上说明文字。  相似文献   

20.
<正>《老漫画中的历史·世界史》(两册)已于2016年8月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发行,《老漫画中的历史·中国史》将于今年8月面世。系列丛书主要由上海市部分历史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创作完成。即将出版的《老漫画中的历史·中国史》(18世纪末至21世纪初),以1949年为界分两册,按专题编纂,每专题由若干个问题构成,每个问题配3至4幅历史漫画。同时,每幅漫画设计了3个思考题,供读者阅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