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体积大、运行启动比较慢的特点,介绍了减小课件体积的措施,优化程序,提高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首打油诗在某中学不胫而走。诗曰:“学官何其多,官多事冗繁。不事教科研,‘瘦身’何其难。”老师们在争相传诵的同时,暗中也在心里发泄着对学校“衙门”众多、“官事”冗繁的不满。  相似文献   

3.
王应友 《考试周刊》2011,(27):43-44
走进校园,胖墩学生越来越多,这都是营养过剩惹的祸,于是整天忙于减肥的学生日益增多。 目前,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营养过剩"的情况,因此也要"减肥"。  相似文献   

4.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相似文献   

5.
例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终日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例二: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辞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士童可坠塞廖矣;百享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瘁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例一中,“矣”与“也”出现在前后内容是转折关系的两个句子中;例二两段文字,除了结尾省略的两个表示结论的句子外,前段文字一组排比句句末用的都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人们对“时间” 概念的几种阐释并给出由之而引发的诸多矛盾,进而表述了“时间” 问题研究可能的几种归宿.  相似文献   

7.
“意在笔先”最初是对书画理论的见解,后代文论家把这一见解推而广之,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命题、且倍受后人推崇。本文把“意在笔先”同一些质疑的观点“意随笔生”、“情在笔先”进行了辨证的比较。从而说明“意在笔先”不是一个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需要用辨证的眼光去审视它。  相似文献   

8.
汪磊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3):36-38,4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训诂学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试图对”辅车相依”一语中的“辅”、“车”做出更加合孚原文和逻辑的解释,认为“辅”、“车”的意义都应同车有关。  相似文献   

9.
关于文章写作中的人称问题,颇多异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人称的本质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它不仅是作者立足点,观察点的问题,而且是作者,读者与作品中所涉人物的时空关系问题,说到底“第二人称”即“第一人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校、家庭、社会由于受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片面追求学生的高分即学业优秀,忽视或放松了对学生尤其是学业优秀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致使学业优秀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学优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之涣五绝《登鹊鹳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现在,对"欲穷千里目"一句的解释"一般都看作是词序颠倒了的句子,顺理过来,应当是'目欲穷千里'或'欲目穷千里'".(引自周康中编著的《小学古诗讲读》)对这种将原句颠来倒去的讲法,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种讲法同把"黄河入海流"讲作是"黄河流入海"一样,不仅违反了古汉语中一些词语的一般用法,而且还把这深蕴理致流传万口的诗句也讲得索然无味了.现在,就"欲穷千里目"一句的结构和释义问题谈点个人的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难得有闲和几位离退休的老教师坐到了一起,我们海阔天空地侃起来。" 几位老人不约而同地聊起了从70年代以来相继调往京城的同事,恐怕不下几百人了,而且个个混得都很好:有的出了专著,有的成了专家,有的当了模范……大家都十分感慨,说他们中的好多人在这儿的时候都默默无  相似文献   

13.
《咬文嚼字》2002年第11期《老“童生”的辛酸泪》一文讲了两个读书人的故事。第一个故事说唐代刘虚白屡试不第,穷愁潦倒,到老仍是一名生员;后来他年轻时的同窗好友裴坦做了主考官,刘虚白写了一首很感伤的诗送给主考官,打动了主考大人而被录  相似文献   

14.
读了四川文理学院丁庆刚先生的《“毛病”不分好坏》(见《语文月刊》2013第11期),觉得很有必要再说几句。文中丁先生列举了生活中使用“坏毛病”的一些例句,引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毛病”的义项,  相似文献   

15.
《母婴世界》2014,(3):80-82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试点开放,“生育第二胎”已成为很多家庭的热点话题。当然,排除政策这个因素之外,孕育第二胎,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顾虑:经济条件可以吗?生活压力是否太大?如何安抚大宝?  相似文献   

16.
看到这个题目 ,你也许会诧异 :“谦虚” ,这是一个不知被多少人谈过的话题。对于这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眼 ,在今天这个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 ,又何须再谈呢 ?而我却认为 :“谦虚”有必要再谈 ,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处在新世纪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许多的新思潮纷纷涌现出来。其中 ,被年轻人叫得最响的莫过于“表现自我”了。诚然 ,通过表现自己的能力来实现自我价值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一片“表现自我”的呼声中 ,很少有人再提谦虚 ,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时代已不再需要谦虚 ,需要的只是毫无保留地推销自己。果真如此吗 ?让我…  相似文献   

17.
每次进行公开教学前,学校会成立中心备课组,帮助教者分析教材,设计教法,让教者借班上课,然后进行评课、修正、完善,这一过程我们谓之“试教”。  相似文献   

18.
《考试》2008,(9)
提起"死记硬背",人们大多会持否定态度,认为它已不合时代潮流。因此,在教学中一味地放弃"死记硬背",这正是当今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失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积淀着丰富的遗产,其中有封建的糟粕,同时更不乏精华,尤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1“暗物质”是当今世界四个最大科学难题之一。其它三大难题分别是:人体基因结构、受控核聚变以及生命的起源。其研究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教育》2002年第8期发表袁建老师题为《备课》的文章。“备课”,也同我在该刊同期议论的“复习”一样,并无深文大义,而正是这种每个教师几乎每天在日常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才是平凡的教育研究者(有别于专家和行政长官)最该关注的问题。《备课》一文表明,时至今日,就连“备课”的观念也在变化中,而日常教育工作中观念的变化,同有关“更新教育观念”的高头讲章不同。它是一般教师都能感触得到、把握得住的变化。《备课》一文的开头,就对习以为常的“备课”观念提出质疑:“在教育管理者眼中,教师的备课反映在书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