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英国海洋文学中的殖民地意象可以得到全新的阐释,文学文本中它表现出多元性:探险的目的地、财富的映射物、殖民征服、宗教教化等等。文学家不觉中成为政治的传声筒,为殖民主义摇旗呐喊,助推英帝国的殖民扩张政策与海上霸权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吉姆老爷》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描绘的是维多利亚时期,正值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繁荣期,因而文本中弥漫着白色人种优胜论、种族歧视与殖民欲望等殖民话语。但由于康拉德对英国民族的折服,源于对那培养了高尚道德的文化背景的衷心推崇,因此,康拉德对人的忠诚高尚的道德感的强调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小说的殖民话语,而作者对人性的复杂和世界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康拉德内在的思想矛盾性都导致了对殖民话语的反构。  相似文献   

3.
昔日辉煌滋生着英国的怀旧情绪,而乡村景观成为帝国怀旧的寄托之一。研究《长日留痕》中英国乡村景观的呈现有助于增进对文本的语境化理解。通过剖析史蒂文斯眼中的乡村景观,以后殖民理论视角窥视后帝国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怀旧情绪,同时观照史蒂文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双重身份,揭橥背后隐含的殖民话语的虚无谎言,体现石黑一雄对于殖民后果的审视和批判,借此为《长日留痕》的后殖民主义解读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4.
把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动力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提法是片面的。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代表商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力量和集中代表国家的政府力量以及移民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构成了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5.
英国在全球数百年的殖民扩张中,殖民手段逐渐成熟,隐蔽,从早期的武力征服到中后期的语言文化殖民,从肉体枷锁到精神桎梏。乔治.兰明的成长小说《在我皮肤的城堡中》为读者充分展现了宗主国英国的语言文化殖民在殖民地巴巴多斯的深远影响:语言文化殖民凸显帝国的强势文化,隐没少数民族的弱势文化,使殖民地人民失去自我,成为驯顺的他者。  相似文献   

6.
方菊华 《文教资料》2008,(27):24-27
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之心>,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涉及海外殖民的小说,它蕴涵的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话语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分析作者在与读者的理解互动中所采用的话语人际意义手段,深刻揭示文本蕴涵的殖民主义意识和种族优越感.  相似文献   

7.
英国作为最大的语言输出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并不重视外语的教育。但在后殖民时代,英国的政府和民众越来越认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英国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有效的外语教育政策来推动英国民众的外语学习。因此近年来,英国教育技能部推出了《语言学习》和《全民的外语:生活的外语——外语教育发展战略》等重要文件。本文从解读文本入手,分析和论述了当前英国外语教育存在的问题、近期及长远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特点等。本文认为,在后殖民时代英国外语教育的政策呈现多元文化认同的趋势。多元文化认同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的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目前制定新时期的外语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琼 《历史学习》2001,(4):14-14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英国殖民部成立于1854年,是英国管理殖民地的主要政府机构之一.殖民部成立之前,英国在殖民地管理机构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殖民部在成立之后同样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英国殖民扩张的历史,并较具体地论述了英国殖民制度体系中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康拉德的<黑暗之心>是现代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涉及海外殖民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能看到他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所进行的无情谴责,但是小说中流露出的殖民话语和殖民意识为殖民主义者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战中英国老牌殖民思维依然如故,其政府内部借中国对西藏的军事施压之机,不适时却又不失时地展开了西藏政治地位的讨论,结论是:英国必须有条件地承认中国对西藏所拥有的英方语境中的“宗主权”。英国对西藏地位的重新审视,彰显了英国藏务的顾虑与投机,但也体现了英国殖民外交的娴熟与老道。  相似文献   

14.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殖民扩张动因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早期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是都铎“新群主制”和民族国家发展的伴随物,是大英殖民贸易帝国奠基的先导。民族国家的利已性和排他性,驱使英国人反对包括罗马教皇、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汉萨人等在内的外国势力对英格兰民族国家的束缚、限制与威胁;英国人把海外殖民扩张视为实现民族平等发展的神圣权利,他们在反对外国人的斗争中逐渐增强了自由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打败西班牙人不但提高了英格兰民族的自信心,而且扫除了他们通向海外殖民扩张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海外殖民贸易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1 9世纪 ,英国建立了牢固的世界霸权。在世界舞台上 ,英国成为政治、经济殖民活动的主角。这个时期 ,英国的霸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即经济霸权、殖民霸权、海上霸权和东方霸权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学界很少关注《一粒麦种》中"森林"这个象征意象,也忽视了它深刻的象征意义以及英国对肯尼亚的殖民统治问题。本文将"森林"作为切入点,将其置于英国殖民肯尼亚这一历史语境中,解读其深刻的象征意义,森林不仅象征爱情、同时也象征自由与希望,同时揭露英国在肯尼亚殖民的历史真相以及殖民对肯尼亚人民的迫害,分析肯尼亚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肯尼亚的未来抱有的殷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一、重点难点分析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条件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前提条件有:(1)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2)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劳动力;(3)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为英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4)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5)通过殖民扩张和争夺,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拥有了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殖民政治和社会文化为背景,劳伦斯·达雷尔在其自传体小说《恋人们的吹笛手》中揭示了"帝国之子"沃尔什有"家"难回的经济、种族与文化原因。与从被殖民"他者"的视角出发对殖民政治的伦理批判不同,达雷尔从对英国底层殖民者后代沃尔什的英国"家园"情节与文化焦虑的描写入手,实现了对帝国辉煌之主流话语的政治伦理批判。  相似文献   

19.
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的人格特征。小说作者正是通过现实叙述、精神叙述和殖民叙述的多重叙述手法来实现人物的多侧面塑造,赋予了鲁滨逊这个形象巨大的艺术魅力。了解小说的多重叙述特征,才能避免对文本的片面解读。  相似文献   

20.
阿芙拉·班恩是英国第一位职业女性作家,其散文小说《奥鲁诺克》是较早反映英国殖民活动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异域空间殖民活动的描写,班恩向我们展现了17世纪英国在非洲和苏里南的空间殖民,对不同种族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体现了殖民者在新地理空间中的现代奴隶制经济学实践,同时隐约流露出班恩希望改良殖民统治的"乌托邦"幻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