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一本书不那么容易,即如《金瓶梅》,它一问世就引起有识之士的青睐,袁中郎将它同《水浒》并列为“逸典”,冯梦龙还褒扬它与《三国》、《水浒》、《西游》同为“宇内四大奇书”。而时隔四百年后,对这部涂满神秘色彩的奇书又有多少理解?诚如日本全译《金瓶梅》的小野忍教授十年前所慨叹的,中国读书界对待《金瓶梅》实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自明代万历年间问世以来,差不多各个时代都将它列为“禁书”,或认为作者“功德无量”,是宣扬因果报应,或认为是“坏人心术”的“诲人淫作”。解放后,虽有人认为它是现实主义作品或是一部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小说,可是立即遭到反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既没有扣人心弦的传奇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令人陶醉的诗情画意的艺术描写,而尽是些“市井之常谈,洞房之碎语”.而作品正是通过各种人物的闲言碎语,刻划了一群醉生梦死、“且风流了一日是一日”(宠春梅语)的市井闲人、淫夫荡妇,从而反映了明朝后期骄奢淫逸的社会生活.人物语言在《金瓶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作品的主干,抽掉了它,作品便无法成立.这一点很不同于它之前的以情节取胜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然而,不无遗憾的是,随着海外《金瓶梅》研究热的兴起,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也纷纷涉足昔日的“禁区”对《金瓶梅》的作者、版本、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思想意义、审美价值等作了必要的探讨,而唯独对作品的语言很少研究,《金瓶梅》人物语言研究至今还是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4.
从“金瓶梅现象”到“贾宝玉情结”──中国古代性意识之美学嬗变李建中关键词金瓶梅;贾宝玉;性意识;美《金瓶梅》首次刊刻于明万历年间,它之前有“三言二拍”,之后有《聊斋志异》。这些作品均因过多过露的性描写而招来诸多非议和攻讦。以《金瓶梅》为首的一批明末清...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红楼梦》是我国人民引为骄傲的一部世界性文学巨著。它产生于十八世纪中叶,却已具备了近代现实主义的规模与性质。其实,同样值得我国人民引以自豪的,还在《红楼梦》诞生之前一个半世纪,我国即已出现了《金瓶梅》这样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这部巨著不仅给予了《红楼梦》以直接的深刻的影响,并且同样已具备了近代现实主义的特点。而它的出现,却要比近代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早两个多世纪,比另一个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的作品更要早近三个世纪!在我国以至世界小说发展史上,《金瓶梅》的出现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小说本身堪称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奇书”。当这部“奇书”刚一问世,便立即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和社会。人们争竞阅读它、谈论它,爱之者“极口赞之”,奉为“外典”,恨之者诋毁咒骂,斥为“诲淫”;闯过者称“奇”称“快”,既“惊”且“喜”,未阅者“恨未得见”,以为憾事。同时,由于它的内容的丰富,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金瓶梅》诞生于十六世纪末叶,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这部作品不仅以缜密细腻、宏丽铺张的艺术手法,显示了我国文人独立创作小说能力的日臻成熟,而且以丰富奇异的思想意蕴,成为我们民族审视自身发展历程的文化瑰宝。 《金瓶梅》历来以“奇”称胜。如作品一问世,马上即因能给人“奇快”和“惊喜”而迅速流布。入清,顺治刊本的《续金瓶梅》卷首,西湖钓叟序云:“今天下小说如林,独推三大奇书,曰《三国》、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究竟是一部什么书?有人认为它过多的秽亵描写会坏人心术,故以“淫书”目之;有人认为它意在揭露,且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本质,因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艺术巨制”!有人认为它忽略作品倾向性的客观主义,以及描写上的很少由表及里、深入本质,使之沦为中国文学史上“自然主义的标本”。我认为,重要的工作并不在于下简单的结论,而在于对《金瓶梅》本身作深入研究。本文拟就《金瓶梅》的情感特性与兰陵笑笑生的创作动机,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十六世纪末叶,我国明代诞生了一部著名的现实主义巨著‘它就是历来被人们称道的“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金瓶梅》根据《水浒传》里“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书名取自作品中的潘金莲、李瓶儿、春梅这三个人物。它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富商、官僚、恶霸三位一体的西门庆一家的兴衰荣枯的罪恶发展史的描写,深刻地暴露了上至皇帝宰相,豪绅官吏,下全地痞流氓的种  相似文献   

9.
在明代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中,《金瓶梅》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书,这除了作品主题、题材、人物以及其他一些不同之处外,《金瓶梅》大量的性描写是它与其他三部作品特别显著的不同点。《金瓶梅》中的性描写,不是个别的故事情节点染,而是小说故事情节总体结构的需要,是小说主人公形象塑造必不可缺的环节和因素。如若抽去性描写,《金瓶梅》就会变成另外一副面目。性描写是《金瓶梅》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开明代第一奇书《金瓶梅》的作者与收藏者之谜,许多学者都注重研究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这就是明末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第二十五卷关于《金瓶梅》的一段纪事:袁中郎《觞政》以《金瓶梅》配《水浒传》为外典,予恨未得见。丙午,遇中郎京邸,问:“曾有全帙否?”曰:“第睹数卷,甚奇快。今惟麻城刘延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又三年,小修上公车,已携有其书,因与借抄挈归。然而,也有一些研究者对文中“今惟麻城刘廷白承禧家有全本,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一句提出异议。如张远芬同志在《新发现的〈金瓶梅〉研究资料初探》中说,徐文  相似文献   

11.
《山海经》:从单纯考据到文化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成文历史如此悠久 ,传留下来的文献如此繁多 ,被人们称为“奇书”的实在不少。像《周易》这样位列群经之首的上古要典 ,像《红楼梦》这样缠绵悱恻的世情小说 ,乃至《金瓶梅》、《肉薄团》一类“淫书” ,都曾获得“奇”的称号。可是 ,我们若想在奇中寻奇 ,那么就非《山海经》莫属。首先 ,它充满被儒家拒斥的“怪力乱神” ,却能从上古保留至今 ,试问除了它 ,还有没有这样的“奇事” ?其次 ,《山海经》奇特到带有正统思想的大史家如司马迁都“不敢问津”、不敢言说的地步 ;“言九州山川 ,《尚书》近之矣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是一部表现“恶有恶报”的中国古典小说。按惯例,它应给人以喜剧的满足。但事实并不尽然。它夹杂着一种浓重的悲剧气氛。何以会如此?本文从作品出发,对人物、作品的思想倾向等方面作了分析,探究了给人悲剧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于60年代对古典小说《金瓶梅词话》作过简明扼要的评价,涉及到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及不足。本文结合作品实际,从《金瓶梅词话》的历史真实性、写实艺术、“不尊重女性”和“光写黑暗”、整理出版等几方面,对毛泽东的评价进行论证和申发  相似文献   

14.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写实小说,也是一部成功的讽刺文学作品。在中国小说史上它是继《金瓶梅》之后,以婚姻家庭问题为中心,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部有影响的长篇巨著。鲁迅说它较之《平山冷燕》之流,“盖诚乎其杰出者也”(《致钱玄同信》)它的成功与《金瓶梅》《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作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它的发展又影响了《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 《醒世姻缘传》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受到了《金瓶梅》直接影响。在《金瓶梅》问世之前,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金瓶梅》问世以后,才使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从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跨进到现实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来。这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在题材方面的一个大变革。《醒世姻缘传》继承了《金瓶梅》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继《金瓶梅》之后,第二部以现实社会和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金瓶梅》小说的现实主义思想给予褒评。本文认为现实主义作品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金瓶梅》小说采用“移花接木”的文学手法,把宋明两代的史事炒在一锅里,这只能造成混乱,令人糊涂,并导致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产生误解。因此,对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应当实事求是的评价。《金瓶梅》小说的“移花接木”式的现实主义应当指明其弊窦,无须赞颂。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是一部值得注意的作品,它对后世的文艺创作,尤其对《红楼梦》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的艺术经验应予以研究。《金瓶梅》的业绩和艺术成就,首先在于它是一部独创性的作品,作者笑笑生摒弃了前人的老路,大胆地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组织细胞进行解剖透视,  相似文献   

17.
周钧韬先生专事《金瓶梅》研究二十多年,提出了“《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金瓶梅》为性小说”等6个新说;完成了《金瓶梅》创作素材来源考证的基础性工程。他的“治学之道”包括“知己知彼,选准研究目标”;“高层次加入”;“目不斜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敢于创新,在与权威的论争中创新”;“思辨与考证,双向汇流”等。其自言“治学之道”的核心是学好哲学。  相似文献   

18.
从接受美学看《金瓶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明清诸小说中,大约再也没有一部著作象《金瓶梅》的本文意向那样的引起剧烈的争论。(这里讲的争论主要是指《金瓶梅》的本文意向的争论,而不是指关于版本、作者、书序等资料性的争论)。就是与《金瓶梅》几乎同时的,被并称为“四大奇书”的另外三部小说,既没有一部被置于同等的境地中,又没有一部引起纷纭的聚讼和不休的抨击。对此,笔者拟从接受者的审美角度——而不是仅仅从《金瓶梅》作品的本身一一去考虑引起这种奇特的“见仁见智”的现象,我们会发现,《金瓶梅》中的不确定性要远较其他作品为多。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金瓶梅》小说的现实主义思想给予褒评。本认为现实主义作品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金瓶梅》小说采用“移花接木”的学手法,把宋明两代的史事炒在一锅里,这只能造成混乱,令人糊涂,并导致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产生误解。因此,对学的现实主义问题应当实事求是的评价。《金瓶梅》小说的“移花接木”式的现实主义应当指明其弊窦,无须赞倾。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每当一部著名的作品问世以后,即有一批续书相继出现。《金瓶梅》问世之后,续书也有不少,如《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等等,其中《续金瓶梅》就是一部较好的作品。对《续金瓶梅》与《金瓶梅》的关系进行一些比较、研究,对于研究《金瓶梅》,研究古代小说的发展和宋代社会,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