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使我们明确了诗歌翻译的目的以及实现此目的的具体方法,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诗歌翻译中神似和形似的矛盾。应用这种理论于诗歌翻译及其批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爱伦.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歌美学的理论,他的诗歌真正体现了他的诗歌美学理论。他在其诗歌中追求形式美、音乐美、忧郁美。强调"为诗而诗",拒绝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海沦陷区不是诗歌的“荒原”,以路易士、应寸照、史美钧为代表的诗论者仍然坚守“诗领土”探索诗歌理论:路易士追求“纯粹的诗歌艺术”,但他的“纯诗”理论存在偏颇与悖论;应寸照承认诗歌的社会功用,试图建立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但其理论文章常因缺少具体例证而过于抽象;史美钧在诗歌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是诗人论,对徐志摩、朱湘、王独清、于赓虞、路易士等诗人都进行了专门研究,是沦陷区诗歌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路易士、应寸照、史美钧三者的诗学观念存在“理论的张力”,并共同构成了上海沦陷区诗歌理论的复杂场景。  相似文献   

4.
纵览国内的泰戈尔诗歌研究论文,泰戈尔的美丽英文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少有学者问津。如今国内外语教学愈加重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以泰戈尔诗歌背后隐含的思想结合其美丽的英文启迪当代大学生,助其以地道的英文写作,应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宋代士人教师身份与意识的凸显与诗歌理论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教育和文化的兴盛发达,宋代士人与以前士人的一个显著区别是他们的教师身份和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凸显。宋代文人的这种身份或意识,对宋代诗歌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宋代诗歌理论转变成为一种创作诗歌理论。这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史上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齐冰 《家教世界》2013,(8):261-262
翻译的目的是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建立对等的关系,这使得诗歌翻译尤为复杂。本文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地名的翻译来探讨中文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古今中外的诗歌爱好者们,古代的诗人们以他们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广阔的诗歌艺术天地.在品读诗歌过程中,我们发现酒、茶、禅与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酒、茶、禅中诗歌愈加焕发出独特的美.本文试从酒、茶、禅三者的微妙关系来品评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8.
罗曼·雅各布森和尤里·洛特曼分别作为布拉格学派和塔尔图学派的领袖人物,他们各自的宏大理论都溯源至俄国形式主义。只不过,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理论进行着继承与补充。此外,这两位学者的理论均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且研究旨趣都指向诗歌。洛特曼的诗歌文本分析受到了雅各布森诗性功能理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洛特曼又前进了一步,超越了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不囿于诗歌的语法分析,立足于诗歌文本,挖掘诗歌的意义产生于语言的表层意义与深层隐喻之间的矛盾冲突。文章拟从分析二者对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继承入手,将雅各布森用来证实自己诗歌功能研究的语法分析与洛特曼的诗歌文本分析做横向对比研究,力图展现洛特曼对雅各布森诗歌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新近出版的《叶橹文集》汇集了叶橹主要的诗歌批评.他的诗歌批评善于发现问题并展开讨论.他的诗歌批评体现了自由精神,推动诗歌创作的多元化.他在诗歌批评中推崇“智慧个性化”,进而与诗人诗作展开对话.叶橹的诗歌理论和批评实践具有他自己的特色,对于当代诗歌理论建设与文学史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解构主义批评理论中意义不确定性论,对20世纪美国"非正式的桂冠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的诗歌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分析,指出诗歌中大量隐喻、提喻的使用彰显了诗歌语言意义的模糊性,从而使得诗歌主题在语言本身所产生的多义中得到解构。  相似文献   

11.
新批评对阐释诗歌的启示——关于《江雪》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批评派关注文本,关注诗歌语言,其多方面的探讨对解读诗歌有如下启示:文字的本意、比喻义及其在新的语境下获取的独特意义,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关联,诗歌语言的魅力来源于这些复杂多样的意义的矛盾统一。对诗歌语言多个层面含义的考察有益于对诗歌的深入的解读。此外,在解读诗歌时,还可以关注诗歌语言、结构和思想内涵中所包蕴的对立统一的诸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美人鱼意象是《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凸显了整首诗歌的意象群的内在联系。它对诗中主人公普鲁弗洛克丰富复杂、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对诗歌主题意义的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首诗歌的灵魂。艾略特通过人鱼意象来展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们空虚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凸显了其早期诗歌中的荒原主题。  相似文献   

13.
在概念整合视角下,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水意象的意义建构进行分析阐释,旨在说明Turner和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可以为诗歌意象意义建构和理解的认知机制提供完整连贯的解释,也为赏析中国古典诗歌及诗歌意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诗歌意象的认知概念化解读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是隐喻性的写作,意象是诗歌语言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意义的生成与理解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运用认知隐喻理论,对诗歌意象的认知概念的运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意象翻译该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邓丽君 《文教资料》2010,(31):34-36
本文概要介绍了美国阐释学家赫斯的理论.并以唐代诗人李商隐作品《锦瑟》的阐释和翻译为例.论证了赫斯理论中含义和意义概念对于诗歌翻译的指导性意义。在这一理论的关照下,我们对长期以来由于诗歌自身的朦胧性和模糊性引起的翻译上的争论得到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史晓东 《快乐阅读》2012,(16):22-23
本文探讨了构建诗歌活动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诗歌活动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活动原则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40年代,作为九叶诗派的理论代言人,袁可嘉以“新诗现代化”为目标,论述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课题。在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上,他主张间接现实观,通过主体对真实感受和复杂的意识作用,转化为诗性经验并通过技巧与形式凝定于诗歌文本。对诗歌文本,强调诗人思想知觉化,实现知情与感性的统一,实现从主情向主知的审美变化。他要求诗人自觉接受现代文化的复杂性,处理这种复杂情绪时应有给它们适当安排而求得平衡的艺术个性,在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这些理论观念,在诗歌实现本体艺术完美与关注社会人生的融合上,在继承中国新诗传统和吸收西方最新诗潮上,为传统诗歌创作和批评所欠缺的现代性作出了可贵探寻,为中国现代新诗创作和批评纳入与世界文学同步发展的轨道作出了独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刘寅初的诗歌主张是传统诗歌“为人生”主张的当代化,但又有其侧重点,即诗歌要歌颂时代建设成就,符合时代精神,要有真性情。与此诗歌理论相一致的是,其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题材选用的现实美以及与时俱进的音韵美。刘寅初的诗歌理论对近体诗歌当代化探索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功能语法中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分析弗罗斯特诗歌修墙中的人际意义特征,通过分析诗歌中语气和情态的分布特征,以此更深的理解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陈子昂思想体系复杂,融"道、墨、儒、纵横、阴阳"于一体,在唐前及唐初诗风绮艳浮靡的背景下对诗歌进行了革新,提出了"风骨"、"兴寄"的诗歌理论和"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对唐初诗风的变革及其后时期诗歌的健康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