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过十多年课改的磨砺,语文教学在理念革新、模式多样、课程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这可喜的成绩背后,仍然发现许多教师为了"课"的井然有序,有意或无意忽视了学生这个生命群体,不管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更不管学生的情感需求,都是围绕着事先设定的"线路图"四平八稳地进行下去……最终学生在我们程式化的世界里渐渐地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对语文的内在需求。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循着儿童的视界,捋出他们成长的需要,从而让他们在"自我"的学习中快乐成长。一、循着儿童感知的视角,捋出阅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2013,(3):20
当今,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我国教育部于2008年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然而,在整体观察教师这个群体时,我们发现教师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教研员。与普通教师相比,他们除了需要服务和研究教学之外,还承担着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职责。他们的职业道德有着教师的共性要求,也具有个性与独特内涵。为了能更好地研究教研员的师德,本期我们对教研员职业道  相似文献   

3.
崇高的美永远同思想的深度成正比。大学之美,很大程度上源于学府里荟萃云集的学者教授和知识精英。正是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岗位上,以其良好的价值取向、学术境界和教育责任,成就了大学的道德、智慧和精神之美,也使大学成为了最受社会崇敬、最富创新力的特殊机构。他们的所言所行所思,承载着历史,审视着当下,关照着未来。关注这个群体,体悟他们的艰辛与快乐,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其实就是关注我们整个教育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郑重聚焦,是我们高等教育主流传媒的重要责任。为此,本刊从今年起特开设“学府英才”栏目,希望通过人物通讯、人物访谈等不同体裁,多视角地展示大学里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追求和生命姿态,以启迪我们的思索,从而使我们在未来的路上更明朗而坚定地前行。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优秀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轨迹上海浦东新区泾南中学盛新〔编者按:近几年来,山东省语文界出现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不仅为这块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古老土地赢来了各种荣誉,而且以其群体出现的形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探索这一现象,我们在编发“山东...  相似文献   

5.
孙杰 《辽宁教育》2007,(1):24-25
在我们身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单亲生、贫困生(农民工子女)多了起来。家庭的压力、生活的重荷过早地困扰了他们。如何使这个群体的孩子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应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曾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网民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而广大青少年是这一庞大队伍中最主要的受众群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青少年体验着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着消极的影响,使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网络道德问题。因此,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是特殊群体,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应切实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他们的成长连着教育者的心.他们的人生也影响着社会。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针对学困生的现状、产生和引导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供领导关注、教师施教和家长教子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将发现我们的学校正在努力地适应着他们,而不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去适应学校。学生在校园里将变得轻松和愉快。原因是我们的课程变了,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把所有的孩子都送到最好的大学,而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都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他们每个人的潜能。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群体,而且要关注个体;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当前,还要关注他们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正在为学生营造着新的生活。下面是一堂课的案例:语文课,我提前几分…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10日对齐齐哈尔龙沙小学校的教师来说意义非凡,几乎所有龙沙小学校的教师都在操场上焦急地等待着,翘首企盼着一个结果,他们从家里带来了烤盘和烤肉,似乎要在这里通宵达旦……因为如果陈继文能够继续出任龙沙小学校的校长,他们就点旺炭火,一起庆祝,如果不是,他们就浇灭炭火,各自回家。而与此同时,陈继文则平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点上一支烟。来这个学校已经4年了,4年里,和教师们经历过“三地”办学的风雨,穿越过新建校舍的荆棘,他与教师已经建立起一种“战友般”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湖北省实验幼儿师范学校首次有规模地招收了40名男生,3年后这批学生进入了幼儿园,关于男教师进入幼儿园的讨论也日渐热烈。进入21世纪,随着大量男教师的引进,幼儿园管理迎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园引进了8名男教师,如何让他们适应幼儿园环境,充分发挥作用,正是我们近几年在管理工作中所重点关注的。我们对幼儿园男教师的管理策略进行了梳理,提取出三大关键词。  相似文献   

11.
有种感染的力量,让我们身处其中,我们把它称为“教育”.因为教育不是我去“教”你,而是我与你一道成长.笔者是刚从事教育工作一年多的新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经验不足,但我知道学生并不是老师的牵线布偶,他们不可能任由你摆布,只有让他们打心眼里服你,让他们有基本的是非观,他们才会认真地面对学习生活.本文主要讲述我和学生们如何通过共同努力,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情境创设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它是一个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来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创设情境不是为了给小学语文教学穿上一件美丽的华衣,也未必是完全为了“有味儿”.它要求教师真正地聆听学生生命成长的声音,关注他们生命成长的足迹,真正地滋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这一年多,我加入了好几个教师为主的QQ群,这些群基本上是以一些教育报刊编辑为群主的QQ群,群里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教师,众多教师也是一些有名的笔杆子,他们的文章也常常见诸报端,可以说这些QQ加强了一线教师与教育编辑的联系,因为教师与编辑的沟通,教育报刊的质量越来越高,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具有学习和指导意义。然而,在这一年里,从老师们的上线的频率中,我也感觉到一丝不安,部分同志的在线时间非常长,不是在这个群里留言,就是在那个群里论道;不是在这个群做话题主持人,就是在那个论坛做版主;不是在这个论坛发帖子,就是在那个论坛开专栏。笔者在想,难道这些一线老师不需要备课吗?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我在工作中一直用这个理论,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正是处于缺乏自我激励,没有目标的阶段,作为教师如果了解了他们的需要、或者熟谙怎样激发他们正当的需要,才可以使他们一步一步积极、健康地成长,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困扰着每一位教师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学困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其成长,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  相似文献   

16.
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教师是一个关键的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今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认识到教育这个职业的重要。教师的素质关系着未来新生代成长的方向。教师的素质概括起来讲包括教师的人格、智力和知识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男子马拉松竞赛中跑在最后一名的是来自阿富汗的高中生。他显然不是同场竞技者的对手,可他还是一步步地跟上,成了赛场上受关注的人物。他对着记者递过来的话筒说:“我的目的不在于拿第一或第二,而只是为了能在亚特兰大参赛。我在途中从没有想过放弃,我只是想让世人知道,我们也在努力地活着。”这场竞赛的金牌得主是谁我忘了,但这个执著的中学生却让我深深折服。因为我知道在阿富汗,无休无止的战乱折磨着人们,以致让外人怀疑他们生活下去还有什么奔头。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个中学生在富得流油的美国亚特兰大…  相似文献   

18.
杨纯 《上海教育》2006,(8A):4-5
2005年堪称中国博客年,2006年则大有“全民皆博客”之势。一时间“今天你‘博’了没有”之类的话语风靡天下。但与这些骚动和热闹无关,一个务实的博客群体正在不为人注意地悄悄涌现,当成千上万的人在“博客”里痛苦、兴奋、孤独、无奈,展示着百般情绪时,他们却在自己的博客上展示着对工作以及职业人生的思考。 这个群体就是——教师博客。博客,不仅改变了他们,他们身边的人,甚至远在五湖四海、素不相识的教师也因此而走到一起,共同关注学生、反思教学、切磋课改……[编按]  相似文献   

19.
孙杰 《辽宁教育》2007,(2):24-25
在我们身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单亲生、贫困生(农民工子女)多了起来.家庭的压力、生活的重荷过早地困扰了他们.如何使这个群体的孩子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应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曾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教师从事的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工作,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广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教师要用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宽容他们的不足,言传身教感动他们。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正是体现了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