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东涛 《出版参考》2006,(12X):46-46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周年之际,由石广生题写书名、龙永图作序、邹东涛和岳福斌主编的《世界贸易组织教程》,近期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
过去总说出版中,应时出版物和跟风逐热现象是一个顽症。这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有关“入世”题材的图书蜂涌而出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据了解,从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WTO话题的第一本新书《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疑难问题解答》问世后,又相继有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的《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中国城市出版社的《加入世贸  相似文献   

3.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加入WTO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既凸显出一个经济大报的气魂,又提高了入世报道的含金量。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  相似文献   

4.
温济泽同志的新著──《征鸿片羽集》已经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顾问、原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温济泽同志的新著——《征鸿片羽集》,已经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温济泽同志是我国老一代著名的新闻广播工作者、新闻教育家和科普作家。这部6...  相似文献   

5.
降低关税与出版物市场开放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谈判的结束、中国“入世”后开放的领域与程度也逐渐清晰。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分类,“印刷、出版服务”属于商业服务的一部分。在中美的双边谈判中,没有涉及此项服务,预计中国与欧盟的谈判,对于此项服务也不会有大的突破,因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出版,印刷环节来说,其影响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6.
好书辑要     
《中国女性文学教程》7月24日到27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南开大学文学院、厦门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全国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召开。与会者就《中国女性文学教程》的编写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在2000年“入世”的前景一片光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融进国际经济体系,对改善我国外贸环境、促进国内经济改革、提升国际政治地位都大有好处。然而,在“入世”之初,由于“游戏规则”突然发生变化,国内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一个调整和适应过  相似文献   

8.
赵启正先生做了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有“中国政府公关总管”之雅称。他卸任后就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向世界说明中国”仍然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近来看到他几次谈话,坦承中国媒体同世界主流媒体的巨大差距,中国对外传播存在着严重的“赤字”。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著名传播学者程曼丽博士的新著《国际传播学教程》,我拜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加入W TO与中国新闻传播业》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由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柏铨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加入W TO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所受影响及对策研究”的结项成果。全书近43万字,分四卷,分别为《“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研究》、《关于“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宏观发展战略研究》、《“入世”以后传媒发展和对外传播战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为此书作序,认为“这一研究成…  相似文献   

10.
近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中国汽车高峰论坛在广州车展落幕。本次论坛由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技术研究所与CCTV-2《车风尚》栏目联合主办,北京智美传媒承办。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相似文献   

11.
"传媒入世"并非杜撰--与刘建明教授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刊登了刘建明教授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 ,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认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传媒市场仍然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一个特殊领域 ,不会开放 ,外面传说很多的“传媒入世”没有任何根据。可是 ,事实是否如此呢 ?从目前获得的各方信息来看 ,情况并非那么简单。细读刘教授的文章 ,有几点似乎值得商榷。1.作者文章中的观点不无矛盾之处《“传媒入世”的杜撰》开始部分批驳了一些文章中关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媒体市场开放的种种说法 ,认为“大肆炒作外资、外国新闻集团插足我国媒介市场…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和“冲刺”,中国终于扫清了“入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的入世,对档案工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那么如何做好档案工作为人世后的中国经济建设服务,是档案部门所面临的一项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温济泽同志的遗著———《第一个平反的“右派”———温济泽自述》,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温济泽(1914-1999)1929年参加革命,坐过国民党的牢房,也蹲过“文革”的“牛棚”。他是30年代李立三“左倾”路线下参加南京暴动工作在世的三个见证人之一;他亲历40年代延安王实味事件,并受李维汉嘱托,在80年代王实味冤案平反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党内,他以思想活跃、敢说真话著称。这本35万字的著作记录的,有他亲历的中共党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有他交谊往来的政坛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4.
论文缩微     
潘玉鹏在《新闻记者》第5期上撰文说,《新闻记者》今年第2期刊登了刘建明教授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认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传媒市场仍然属于受到国家保护的一个特殊领域,不会开放,外面传说很多的“传媒入世”没有任何根据。可是,事实是否如此呢?从目前获得的各方信息来看,情况并非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钟元 《新闻三昧》2001,(3):30-30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但对新闻业无直接影响,因为新闻业属于非物品贸易,系服务业范围之内。世界贸易组织规定,服务业是否开放,以及开放的程度如何,由该组织的成员国本身决定。我国新闻业至少暂且是不开放的,所以不会受到它的直接影响。但间接影响是存在的,而且有可能是不小的。比如“入世”后,我国已确定会开放报刊发行业、广告业。上海一家发行公司已有德国资本进入。某些刊物,如时尚、休闲类的刊物已开始在我国发行,渐渐还有其他刊物也会准许在中国发行。“入世”后国外发行公司会凭  相似文献   

16.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中国的加入是一件世人瞩目的历史性大事。深圳商报作为以经济报道为主、日出40版的综合性报纸,在日常报道基础上,派出由4名记者组成的“特派记者组”,采写出一批见证“入世”的现场报道和独家新闻,同时推出72版“中国入世”特刊,凸显出一份经济报纸对经济大事的关注和报道力度。入世前,普及WTO知识,宣传入世意义,强化入世意识一年多来,深圳商报把入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拓宽报道渠道,把文章做大做足,使入世的报道既扎扎实实,又按不同的阶段有序渐进,步步深入。首先,…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  相似文献   

18.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被一些国外评论家称为中国的“第三次改革开放”,其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入世”将使国内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这种变化也将在媒体的经济报道中体现出来。由于广东地处国家改革开放前沿,因而比较早地感受到了这一股“‘入世’冲击波”。本文结合广东传媒近期以来的部分实践,展望“入世”后产业报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邹东涛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中国经济体制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是邹东涛教授的论文集,共选录作者从1980年3月到2003年6月的91篇文稿,分上下两卷。综观本书,有一个明显的主线贯彻始终,那就是中国的经济体制创新。诚如作者自己所言:“这二十多年来,总是满脑子改革,满脑  相似文献   

20.
今年,朱镕基总理访问美国·与克林顿总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共识,是国人注目的大事。对新闻界来说,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成了新的“新闻焦点”。但是,新闻业在大多数场合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做文章的:从背景介绍到历史沿革,从中国的复关和入世历程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弊分析,新闻焦点集中于宏观经济,集中于工业发展、产业竞争力,集中于对外贸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