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开发了一套可在控温、控湿环境中开展不同形态薄层液膜下CO2腐蚀测试的实验装置,以适应薄层液膜下的CO2腐蚀机制及规律研究需求.实验装置主要由环境控制系统、液膜厚度测量系统和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组成.环境控制系统主体为有机玻璃做成的密闭环境腔,既可以开展控温、控湿以及承压环境下的实验测试,同时又可方便地观察腔体内情况.薄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钢铁电化学腐蚀课堂演示实验的一些问题与异常现象,文中从电极电势的角度理论分析了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竞争关系,并探究钢铁发生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体系pH临界条件,解释了演示析氢、吸氧腐蚀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双液原电池改进了钢铁电化学腐蚀发生装置,使析氢、吸氧腐蚀可以单独进行,避免演示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赵文卓 《考试周刊》2012,(55):147-148
电化学腐蚀比其他类型的腐蚀破坏更为常见,对金属是极其危险的。本文用电化学测试方法方法在实验室进行了金属材料耐蚀性能筛选试验,并在变电站现场进行了小型埋置试验。用电化学测试的方法以变电站的接地网为例对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小号密封盒作容器,固定阴、阳离子交换膜,制成离子交换膜电化学装置.通过离子选择性通过离子交换膜、二室法电解氯化钠溶液、三室法电解硫酸钠溶液系列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建构和完善电解池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5.
用小号密封盒作容器,固定阴、阳离子交换膜,制成离子交换膜电化学装置。通过离子选择性通过离子交换膜、二室法电解氯化钠溶液、三室法电解硫酸钠溶液系列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建构和完善电解池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6.
用化学镀工艺获得了Ni-Mo-Cr-P合金镀层,研究了Ni-Mo-Cr-P非晶态合金膜随晶化处理温度升高,其结构以及耐蚀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态Ni-Mo-Cr-P为非晶态镀层,300℃时Ni_3P渐渐开始析出;400℃时Ni_3P相继续析出,Ni衍射峰变得较为尖锐;500℃,Ni晶化较为完全,同时出现新相Cr_(1.12)Ni_(2.88);600℃有Cr_2Ni_3,CuNi,Cu_(3.8)Ni和Mo_(1.24)Ni_(0.76)生成;700℃时出现Cu_(0.81)Ni_(0.19)和MoNi_3,Ni_3P发生再结晶,同时镀层开始氧化生成Ni O。电化学分析显示,镀态下Ni-Mo-Cr-P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优于Ni-P、Ni-Mo-P镀层;400℃下进行晶化处理,Ni-Mo-Cr-P镀层的耐腐蚀性有所提高,更高温度下的晶化处理,都会损害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7.
16Mn钢在含H2S的薄层液膜下的缓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硫脲和溴化十六烷基毗啶在复配前后对含H2S薄层液膜下的16Mn钢的缓蚀行为,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在酸性环境下盐酸体积、盐酸浓度、铁炭质量比、环境温度和振荡操作五个因素对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均有影响.根据探究结果提出了实验方案,旨在为中学教师有效控制实验条件、成功进行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教学以及帮助学生厘清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发生条件提供实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李咏梅 《物理教师》2010,31(5):61-63
从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公式出发,对小球形液膜内气体经一细管流向大球形液膜内过程中,球形液膜的动态特性及平衡状态做理论模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移动荷载下路面结构内部细观结构的响应,采用离散元方法进行了多尺度路面结构移动荷载响应的分析.建立了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的离散元模型,并计算了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层底的应力和应变,通过与已有经典计算程序荷栽响应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以该离散元模型为基础,在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底部,采用尺度较小的离散单元描述粗集料的体积含量、分布特征以及空隙大小等细观结构,以此建立路面结构的多尺度模型.对路面结构宏观响应与细观结构的荷载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分析了沥青砂浆劲度对细观结构处荷载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粗集料与沥青砂浆界面位置的拉应力均值和离散系数均大于沥青砂浆内部;荷载引起的应力和应变在沥青砂浆内部和界面内部均存在不均匀分布;沥青砂浆的劲度越大,沥青混凝土内部的荷载响应分布越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11.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开发了金纳米粒子液体状薄膜SERS基底,探讨了加入顺序、促进剂浓度、加热温度和卤素离子修饰对SERS基底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液膜SERS基底组装的关键是界面上的纳米颗粒和油相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金纳米粒子(Au NPs)与油相(己烷)先混合再加入促进剂(四丁基硝酸铵)的顺序制得的SERS基底活性最好;促进剂浓度为10mmol/L时所得到的SERS信号最强;在不影响SERS信号的情况下,将加热温度从室温提升至80℃,可将制备时间从12 h缩短至40 min;加入20mmol/LKBr修饰有利于提升SERS信号。在以上优化条件下,建立了菲(Phe)、芘(Pyr)和蒽(Ant)三种多环芳烃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动化生产中,自动检测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保证检测精度,这类设备都需要控制气动和电动振动对检测的干扰和影响.为此本文设计了MRF可控阻尼器及可调振动滑台装置,总结基于MRF力学模型和磁路设计模型,设计MRF阻尼器的经验;基于NI数字化测试系统检测MRF阻尼器控制移动滑台振动的效果.实验结果证实MRF阻尼器能快捷方便地调节阻尼、高精度控制移动滑台的振动,MRF阻尼器振动控制装置具有教学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碳钢在Na2CO3液层中腐蚀的电化学行为,讨论了碳钢在-0.1~0.8V电位范围内活化和钝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测试结果接近或等于真分数,根据语言测试发展的“个人化、真实化和过程化”的新要求,以及目前多项选择测试的不足,新型的多项选择测试应该具有动态题目设计、合理分值计算和电脑辅助测试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科书中,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包括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等4节内容。其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既能让学生体会到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又能使学生对电化学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建设,开发了一套多尺度直线位移测量实验系统,包括直线位移台、采集控制器、测量分析软件。直线位移台通过步进电机带动丝杠移动检测板改变被测位移,设计了专用的传感器安装支架,可安装多种位移传感器。设计了采集控制器,实现电机控制、数据采集、供电等功能。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了位移测量分析软件,可以进行多种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分析和信号采集分析。该实验系统已用于实验教学,且教学效果良好,可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测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套模拟测试湿天然气输气管道内液膜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供液系统、抽气系统、液膜厚度测试系统、管内液滴粒径测试系统、管路系统等组成。管路系统采用有机玻璃制成,便于观察管内气液两相或多相流流态;管路设计为可拆卸连接,便于研究管道形状、管内表面粗糙度等对管内液膜分布的影响规律;气体、液体流量比例可调,便于实现管内泡状流、塞状流、分层流、波状流、弹状流和环状流等流态。该实验装置可开展不同结构参数、操作参数、物性参数对管道内多相流流态、管壁液膜分布特性、液滴浓度分布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微推进器作为微小卫星在轨运行的核心部件,对其推力大小的精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克服传统机构存在诸如平衡不稳定、响应慢、需要克服摩擦力等不足,一种基于枢轴承的钟摆型推力测试系统被提出用于微推力测试。首先,建立了该测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阶跃响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响应曲线出现超调、震荡等不稳定的现象。为改善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采用双线性法设计了一动态补偿滤波器,并建立了包含补偿的测试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其动态响应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构显示固有频率由2.2提高到3.32Hz,阻尼系数由0.02提高到0.707,有效改善了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换流器件IGBT的开关特性,设计一套用于中压IGBT动态特性测试的实验平台。该测试平台采用双脉冲测试的方法,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充电电容提供母线电压,通过DSP提供双脉冲,以高效能示波器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借助实验所得的电压、电流波形曲线及存储的数据,可估算IGBT的开关特性参数和损耗。通过对FF50R12RT4(1200V/50AIGBT)的开关特性的测量,从而验证了该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视域下农户土地利用意识多尺度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微观行为主体,其土地行为决策受制于农户对环境与政策的认知,而这一响应程度不仅关系到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还直接影响着相关惠农政策的落实程度与实施绩效。农户土地利用意识源于土地意识但不同于土地意识,是农户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不断认知、熟知到适应政策、协调传统继承和现实模仿冲突,开展土地利用时的心理思考;农户土地利用意识调整与改变是一个渐进而非突变过程,是农户自身条件变化、内在利益驱动、外在环境刺激间相互博弈,农户对土地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自我更新与累积;基于田块、农户、村尺度构建多尺度融合推拉动力模型能实现对农户土地利用意识调整与改变的内外诱因识别,为政策绩效评价和土地利用变化(LUC)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