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华振 《教师》2024,(4):9-11
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思政元素融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正确处理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等问题,使其在具备技术能力的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意义,阐述了当前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教师思政素养、优化教师课程设计、整合跨学科资源及创新教学评估方式等将思政元素融入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期改善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培养出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信息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朱静华 《天津教育》2023,(28):70-71
<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也要适切融入思政元素,在课堂上不仅要启迪儿童心智,激发智慧,而且要涵养学生的精神与素养,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使其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深钻细研,认真备课,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使数学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落实在常态教学中,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培养健康快乐的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3.
包新丽 《教师》2015,(3):54-55
要成功地组织学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公民教育能力,包括尊重学生的权利、具有现代文明和正确与人相处的能力、学科整合的能力;二是要指导学生精心选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学科教学中选题,也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选题;三是培养学生一定的研究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是让学生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能够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内在含义,建立对生物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有效提升的重要表现。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并未在生物教学中将社会责任进行明确,生物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侧重点也是将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重点,进而忽略了对学生社会责任的培养,造成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积累受到极大的限制,为此就需要教师继续坚持教育探索、实践和反思,将生物教学与素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探索和总结更有效的社会责任教育实践形式。本文将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的培养策略进行梳理与解析。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对于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观的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教育功能观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教师应提高对终身教育观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主体性学生观与教师角色意识培养的认识;要让学生树立创新学习观,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注重信息意识与多元价值观的养成.  相似文献   

6.
张建芬 《考试周刊》2011,(57):76-76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减负是推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教师而言,社会责任就是要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为自己的学生付出,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富有良好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时代呼唤教师必须要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楷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师德高尚,勤奋工作,特别要以身作则,热爱学生.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关心国家、社会、民族、他人的人。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81):42-43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是极具工具性的课程,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要推动促进小学生的群文阅读。另外,素质教育的改革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小学语文的群文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教育,改善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不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Java EE”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的必由之路。目前,高校日益重视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以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在理工科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立足思政一体化教学体系,树立培养大国工匠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政目标,建立多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打造复合型的教学团队,将思政内容和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将实验操作与思政主题场景相结合,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常态化的发展机制,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高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胡建萍 《甘肃教育》2020,(3):155-155
小学阶段是进行育人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责任教育内容,培养小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小懂得肩负的责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担当责任。笔者将对本文进行分析,并结合几个教学案例,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对于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观的培养,需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教育功能观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教师应提高对终身教育观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对学生进行社会性教育功能观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教师应提高对终身教育观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主体性学生观与教师角色意识培养的认识,要让学生树立创新学习观,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注重信息意识与多元价值观的养。  相似文献   

11.
束建华 《江苏教育》2022,(12):78-80
<正>历史课程思政要立足于职业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感悟历史文化、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以历史教师为主体,打造多课程教师共同参与的历史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历史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课程在其他历史课程教学中的拓展和延伸,要达到历史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教师是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感恩教育关乎到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育。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仅是班主任或思政课教师的任务,也是每一位学科教师的责任。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积极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在数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提升品德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中国开放大学思政课教学在推进理论课教学与网络平台教学的同时,要及时拓展育人阵地,将思政教育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去,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使思政课与社会实际相挂钩,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提升,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主题教育是思政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于对1,388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调研发现,教师普遍认同法治主题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能够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主题教学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够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法治素养。同时,教师由于对法治主题教材、教法缺乏整体了解,在开展法治主题教育时存在一定难度,很多教师没有跨学段法治主题教学实践的经历,教学评价方式也较为单一。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加强法治主题内容培训;注重教学资源建设;积极推进法治主题跨学段研究与实践;加强评价,坚持以评促教。  相似文献   

15.
刘翠  陈诺  邢蓓蓓 《江苏教育》2023,(46):28-32
挖掘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能够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以构建初中化学课程育人新格局。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目标要求之一。教师在领会社会责任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社会责任感素材,能够探索社会责任感教学素材的使用及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思想和言行,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是教育的重要价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很多学校对责任感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挖掘音乐学科在责任教育方面的积极意义。本文首先客观阐述了我国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感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探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责任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惠芝 《考试周刊》2014,(38):58-58
新时期的到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对教师来说,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肩负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责任。现今的语文课堂作为教育学生、教授学生知识的一门学科,肩负教育学生品德的责任。但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有些学生做出有辱班级荣誉、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若无睹并且忽视老师与家长期望的事,所以要重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林志杰  陈卓伶  王辉 《教师》2023,(6):54-56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的化学教师需要具备借助学科开展“教育性教学”的意识与能力。笔者通过梳理关于化学学科课程思政的已有研究,开展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实施高中化学课程思政的策略。文章提出教师要从前沿科技、科学故事、传统文化、实验探究四个维度入手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互联网+”全方位教学模式、“课外社团活动”全时空教学模式和“小组展示”多角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以发挥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善用“大思政课”做好思政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思考,寻求对策。故首先介绍“大思政课”格局的概念和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方法。旨在通过探讨“大思政课”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之道,为高职教育思政课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职毕业生。  相似文献   

20.
任凭 《家长》2024,(3):63-65
<正>立德树人是当前各学段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思政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课程思政化既是当前教育改革视角下的教育趋势,也是各个学段、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渗透的理念。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渗透较为缺乏,一方面,教师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运用不足,另一方面,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接受程度有限,导致思政元素与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融合并不紧密。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探索思政元素与古诗词教学融合的新路径,为给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