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拖延症是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结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要把计划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不仅在人群中是普遍现象,严重的拖延症还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而教师不用对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的“拖延症”大惊小怪,用心做教育工作者能做的、该做的,不要让孩子的拖延转成焦虑、自责,等待他自己更快地成熟,当他的心理结构面对周围环境由应激反应转为积极应对的时候,那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3岁,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也被称为心理发展的危机期。心理发展的危机期是指孩子在某一时期逆反心理严重,常与人发生冲突,拒绝家长提出的要求。当这一时期到来时,孩子会出现一种与人格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的心理反应,就是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3岁以后,孩子常常以“不、就不”来拒绝家长提出的要求。令家长不解和困惑的是,有时越不想让孩子做的事,他就越要做,而且任性、“反抗”及破坏性行为表现明显。面对孩子的“不听话”,一些家长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打骂孩子。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改变孩子当时的行为,还会对孩子…  相似文献   

3.
每个个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但并非所有的拖延行为都称之为拖延症,拖延症是那些因为拖延行为已经引起极大的情绪困扰和对现实生活造成实际困扰的深度拖延和消极拖延,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个体人际关系和他人利益。战胜拖延症势在必行,剖析拖延症的形成原因,揭露它的巨大危害,转变拖延思维,构建合理信念,培养情绪肌肉,提高对不愉快事物的忍耐力,以持之以恒的"立即行动"告别拖延。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拖延似乎成为了大家的通病,专家将拖延症解释为自我调节的失败,认为这是一种在已预知有不良后果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  相似文献   

5.
【创作理念】拖延在中学生乃至成人中是一种常见的行为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本剧的创意来自我校校本课程—— 《对抗“拖延症”》,多名学生在课后表示很有共鸣,因此我考虑将“拖延症”作为一次心理剧活动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孜孜,孜孜,孜孜来了没有?”“老师,孜孜还没来。”“柠柠,柠柠到了没有?”“柠柠还没到”早上8:30分,我开始组织活动了,可一点名,全班30个孩子只到了三分之一。迟到,在幼儿园是一种常见行为,一些孩子三天两头迟到,另一些孩子迟到半小时、一小时也是司空见惯。许多家长都认为迟到是小事情,又没什么关系,孩子想睡觉,就让他多睡会儿吧!其实,迟到并不是一些父母眼中“无所谓”的小事,迟到不利于幼儿形成守时的概念和养成守时的行为习惯,这种没有时间观念的行为成为习惯后对孩子日后的生活将会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因此,让孩子从小养成守时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一直以来,诸多研究者对拖延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大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拖延做了种种界定。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对拖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下面几种对拖延的解释,已被广大研究者普遍接受。有人认为拖延指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开始或完成任务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拖延是不必要地推迟任务以至于产生主观不适的行为。上述研究者都是从开始或者结束的时间上来界定拖延行为。还有人认为拖延是个体延迟或完全逃避必须履行的责任、决策或工作任务的倾向;也有人提出,拖延是一种个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26):193-194
拖延是现代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行为表现,轻则影响活动效率;重则影响活动成败,甚至人生。有研究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2亿人有拖延症或拖延行为。本文就拖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简要概述拖延类型。  相似文献   

9.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欲要孩子改变,家长必先要作一些改变。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也在迅速改变。家长在教育观念与方法上也应摒弃一些旧的东西,学习和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一、“全人”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全人”发展的教育。“全人”的教育理念是指孩子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即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的协调统一。但在目前,不少父母并没有树立…  相似文献   

10.
王金战 《家长》2011,(7):35-36
经常接到一些家长的“恐慌”电话,他们表示一到周末或孩子放假就无比惆怅。一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跟孩子交流,因为说多了孩子容易逆反,不说又“看不惯”,有的家长甚至直接说:“我一想到孩子要放假了,我就害怕”;二是很多家长因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害怕孩子独自出门有危险,所以干脆把孩子关在家里,但又担心孩子总不出门,性格会变得孤僻。  相似文献   

11.
孩子在幼儿园遭同伴欺负,或挨了拳脚,或被撕破衣裤,这对家长来说,都是非常烦心的事。孩子被人欺负,通常家长会采取两种方法:一是要孩子事后去报告老师,或由家长直接向老师反映;二是有的家长要孩子以牙还牙,“他凶,你就比他更凶”。前一种方法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它是在孩子遭受了欺负以后的对策,毕竟为时已晚;后一种方法则不可取,因为  相似文献   

12.
凡是孩子因疏忽大意、缺乏经验、自制力差等而造成的危害集体或他人的行为,称为“过失行为”。幼儿的过失行为往往没有预谋或不良动机,所以又称“无意过失”。无意过失后果虽不严重,但会造成他人一定的损失和痛苦。作为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无意过失。首先,要冷静地面对孩子的无意过失行为。孩子的过失行为常令家长烦恼和气愤。一个人在恼怒中情绪容易激动,处理事情就会有失偏颇。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冷静下来,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从孩子“消极”的行为中寻找积极的因素,对孩子的过失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如冬天到了,孩子怕金鱼在冰凉的水里冻坏身体,就兴致勃勃地把金鱼缸搬到外面去晒太阳,由于人小用力不当,玻璃缸摔坏了。这时如果家长把孩子揍一顿,显然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13.
Vicky 《新高考》2013,(12):5-5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而每到教师节,学生都会以各种方式感谢恩师。今年,一种可等同于现金使用的教师节礼品卡格外火爆,让这个充满敬意的节日变味。对于这种礼品卡,家长们的态度存在分歧。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似乎有种“人在江湖,不得不送”的无奈;也有家长表示很反感,认为送礼品卡是一种行贿行为,会助长不良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4.
拖延是现代人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行为表现。有调查显示:大学生逐渐成为拖延症的高发人群,大约 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本文就拖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家校社网协同育人可以有效改变父母对孩子问题行为的认识,改善孩子拖延厌学的情况。从家、校、社、网四个角度出发,探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利用学校教育寻找孩子拖拉厌学原因及强化因素;通过家长心理沙龙活动展开家庭指导教育,共同改善孩子厌学情况;借助公益讲座,教授父母正确应对孩子拖延厌学;在公众号、家长群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心理育人的推文,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幼儿离园,通常都是父母或祖辈来接孩子,但有时父母或祖辈有事,也会委托他人来接孩子。对于委托他人来接孩子,教师往往不放心,担心孩子出意外。为此,我园制定了填写“委托书”制度,我认为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幼儿园统一印制“委托书” (委托书附后 ),凡委托他人代接孩子的家长必须事先到本班教师处填写“委托书”,接孩子时,受托人必须在“委托书”上签字后,教师方可放孩子。“委托书”由幼儿园保存。家长在填委托时间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既可填某日,也可填某段时间。所以,“委托书”既适用某日委托他人代接…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会“不听话”两三岁的孩子出现执拗、不听话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首先,请您千万别“恼火”,因为,教育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家长在恼火的时候容易丧失理智。“使尽各种方法”,究竟是些什么方法?不恰当的管教方法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的执拗,反而会有碍于孩子身心的健...  相似文献   

18.
小事的魅力     
许多家长都在寻找教子秘方,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孩子成人,教子成材?其实最大的秘方只有四个字:以身作则。正如法官父亲张敏华所言:“天真无邪的孩子也许还不明是非,但是我们的言行会不经意地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纯洁的心灵;孩子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常常窥视着我们的心灵。”家长曹剑萍也说:“在幼儿眼里,父母是世上最强有力的人,有着牢不可破的权威性。可以这样说:带孩子看10场儿童教育片,还不如大人的一次真实行为影响深刻。”也许你没有很多的时间教子,但只要你心正身正,以身作则,你就是在教育孩子,而且是不知不觉中最有魅力的教育。这一期“教子有方”栏目里的两篇短文,就是两位家长在这方面的深切体会,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一、独白:我国家庭教育的基本话语模式 后现代思想家们,如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等人,对人类科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话语”这一概念。话语是指植根于某一特殊社会环境的讲话方式,是社会交往的通常情景中的言论。一旦话语以共同的文字或行为形式出现,话语就会进人人的躯体,扎根于人的意志。在米歇尔·福柯看来,话语是一种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正是通过话语掌握着家长的权力;家长与孩子的话语体系以家长的独白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什么东西,这时家长出于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止,大有不把东西拿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许多家长都喜欢前一种表现的孩子,认为这样的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是不懂事的孩子。其实,从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来看,通常所谓“犟”孩子的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性。如果家长善于观察与利用孩子身上所蕴藏的“闪光点”,适时地加以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