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波  苏涛 《出版广角》2022,(15):61-65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融合发展相关政策与规划,为出版业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专业出版社如何在“十四五”时期紧扣国家媒体融合发展方向开展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成为摆在专业出版社面前的一大课题。针对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专业出版社可凭借自身优势,在优质内容供给体系构建、内容传播渠道建设、重点产品打造、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渠道拓展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阐述化学工业出版社基于化工领域词表和出版资源构建化工领域本体的方案,以及基于化工领域本体为用户提供的语义检索、知识地图、知识关联与推荐等应用服务.实践表明,领域本体可创新数字内容产品形式,提升产品服务功能,实现专业出版机构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使企业科研人员更高效地利用科技论文知识进行产品创新,论文通过FBS模型分析了包括产品需求、产品功能、产品作用原理、产品结构等类别在内的科技论文语义知识结构,定义其类别及等级体系,并明确其语义关系,最终构建出面向企业产品创新的科技论文语义知识本体,并利用情景分析法探讨企业科研人员如何利用可视化结果进行产品创新,希望能够提高企业科研人员对科技论文知识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品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马绯璠 《出版广角》2019,(23):31-33
时代的发展呼唤教育类出版社实现知识服务转型。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教育类出版社虽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具有明显优势。大数据技术可以在选题策划、多形态知识产品生产和知识产品多渠道精确推送方面为教育类出版社提供支持,助力出版社实现知识服务转型。  相似文献   

5.
指出目前国内科技出版社开发运营的科技类知识服务平台普遍面临知识内容领域单一、不成规模、更新缓慢等短板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知识社区内容创作和发现方式对于解决以上问题有重大参考价值.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Steemit区块链的新型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设计方案;新体系采用"平台+社区""Token激励""热启动"等多种创新模式,理论上可帮助传统科技知识服务平台摆脱目前困境,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付费模式的兴起为专业出版社的转型与升级带来启示,也为出版社的融合创新之道指出了方向。文章以此为着眼点,试图从媒介融合、角色融合、业态融合三方面,以物、人、势三个维度阐述知识付费模式下,专业出版社的融合之道。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不少专业出版社在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职业教育这个细分领域,目前尚未形成规模。职业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专业出版社作为某领域知识资源输出单位,有能力、也有责任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服务。本文以中国海关出版社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海关学库"为例,从产品开发、平台建设、平台运营和平台销售四个方面,探讨专业出版社面向职业教育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8.
李弘  李鹏 《出版参考》2017,(11):15-17
我国传统专业图书出版单位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探索过多种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专业出版单位一直在致力于寻找知识产品解决方案以及为专业阅读提供可定制和交互的开放性平台和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知识服务.本文结合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知识服务探索和案例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1科技出版社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调查报告2信息化:出版社成长的必由之路3信息化建设大家谈4出版社信息化案例推介为成功举办“2006出版社信息化建设社长论坛”,今年5月,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向各科技出版社发放了《出版社信息化建设发展状况调查表》153份,共收回有效调查表56份,回收率为36·6%。其中中央各部委所属科技出版社反馈29份,占总反馈调查表的52%;地方科技出版社反馈17份,占30%;大学出版社反馈10份,占18%。据对部分未反馈调查表的出版社电话询问表明,相当多的社信息化管理仅是发行的初步管理,少数社信息化未实施。从反馈调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科技出版社融合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布局融合出版的实施路径,对加强融合出版发展战略谋划、树立融合出版发展理念、强化融合出版内容建设、充分发挥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打造融合出版重点工程项目、打造内容资源多元化业态、促进融合出版跨越式发展等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学出版社要依托学校充足的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知识资源、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使出版社从单一的教材提供者逐渐转变为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利用大学社资源优势,在教育领域联合打造内容、运营和服务综合数字出版平台,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创新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必将成为大学出版社提高数字出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数字知识环境下面向科研用户的知识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知识环境下构建知识服务体系必须以用户综合集成化的知识需求为中心,将知识服务的理念融入到机构的整体战略之中,注重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用户体验,构建以层次化的科研信息资源体系为基础,以强有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为支撑,以新型组织管理和文化体系为保障的新型知识服务体系。向科研用户提供高知识附加值的知识服务产品或问题解决方案,提高科研用户的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能力、提升科研用户科研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业跨地域、跨行业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出版社的资源有效配置和信息共享愈发重要,因此需要建立出版社有序的知识管理系统。本文对出版社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意义、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加强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出版社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问题始终是出版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编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才短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能适应时代要求的编辑人才呢?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建立编辑人才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认为,建立编辑职业教育体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出版社建立良好的编辑人才培养机制。忽视在出版社建立编辑人才培养机制是我们在编辑人才培养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一、建立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机制的必然性建立出版社编辑人才培养机制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人类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倡导下,专业出版社基于自有优质资源,开展知识库建设为行业提供基于知识图谱的服务,是传统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的必由之路.本文总结国防工业出版社“雷达与探测知识图谱”项目实施经验,介绍了出版行业专业领域知识图谱建设研究;探索了从资源遴选、结构化加工、本体模型构建、知识元提取、关联关系构建的知识图谱建设全过程;探讨了知识图谱的评价与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6.
程煜  姚国章  孙红蕾 《图书馆》2023,(8):99-105
文章针对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数字转型、创新应用建设问题,建立了知识服务数字体系,以期引导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开展知识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在方法上,文章以南京图书馆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创建以数据驱动为扩展能力的图书馆知识应用体系,引入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探讨知识服务数字技术转型方案、方式,创新应用路径。在实践探索上,以南京图书馆智库调研工作为突破口,与南京本地高新科技企业开展与新兴技术、数字产品相关主题研讨,探讨图书馆知识应用与数智社会发展需求间的内容建设、衔接方式等。最后,文章就调研案例中涉及的数字政府免审即享、元宇宙展厅、古籍扫描等知识应用展开功能开发讨论,为图书馆知识创新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海量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促进文献信息内容的知识关联和知识发现,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中心组织实施了"面向外文科技文献信息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提出构建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加工协作和开放服务平台为依托,以自动处理智能检索和知识服务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论文在系统分析现行知识组织建设的4种模式可供借鉴特点,说明了该项目的目标、主要建设内容,最后总结信息组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科技出版界存在两种不正常的现象,一种是许多科技出版社一涌而上,大量地出版生活类图书或热门专业图书,将国家赋予的专业科技图书出版工作的重任置于次要地位,甚至完全放弃;另一种是有些科技出版社多年来局限于原有的单一专业,不敢拓展新的出版方向.以上两种现象都是科技出版社没有正确处理好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关系所致.  相似文献   

19.
赵刚 《出版广角》2021,(2):39-41
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出版社积极探索"走出去"之路,不仅能开发新增量,提升自身经济效益,还能履行"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助力中华文化多维度国际传播.面对现阶段及未来出版业"走出去"的竞争局面,地方出版社需在做好传统内容产品和推广渠道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多元产品,构建品牌运营路径,进一步增强实力、活力,在服务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助力自身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知识服务是专业出版社转型升级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专业领域知识服务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梳理对比了当前主流的知识服务模式,从需求、内容、技术和营销四个方面提出了专业出版社实现知识服务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