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旗  孙贤  郭誉聪 《出版广角》2022,(18):24-32
随着科技的发展,“元宇宙”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021年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Web3.0、NFT、数字藏品等相关概念也被反复提及。在当前阶段,解答元宇宙愿景将如何落实这一问题需要对其概念及应用场景进行拆分理解。从概念诞生到应用落地,元宇宙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革新分阶段逐步推进和完善。当前,数字藏品是其重要的切入场景,为实现数字藏品行业的长远发展,业界需要克服稀缺性问题、价值性问题、版权风险问题、资产安全风险问题及流通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字藏品(NFT)作为元宇宙发展的关键,得益于元宇宙的火爆而发展迅速,国外市场规模大、相对成熟,而国内市场处于早期阶段但发展速度快。数字藏品的新价值体现在作为元宇宙新型经济系统的关键、促进文化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等方面,而其风险则体现为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其未来在短期内聚焦于文旅产业,中期内体现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拟物品确权,长期内则恢复其金融属性,全面助力元宇宙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数字藏品是非同质化凭证(NFT)中国化的本土概念,也是元宇宙的重要切入场景,对其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在对NFT与数字藏品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NFT与数字藏品的区别,对数字藏品的概念界定、类型划分、运行机理与技术逻辑进行探索,总结归纳出中国特色数字藏品的4种研究模式,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认为:区块链是NFT与数字藏品的技术基础,元宇宙是NFT与数字藏品的应用环境,NFT是数字藏品的产权凭证,数字藏品是NFT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与最典型应用;中国特色数字藏品研究主要包括文化赋能、精神传播、情感维系、数字赋能等4种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元宇宙、Web3.0、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带动了国内文博数字藏品市场的持续升温,推动博物馆数字文创产业跃迁升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注入新力量。文博数字藏品是历史、科技、文化、经济四位一体加乘赋值的博物馆虚拟文化创意作品IP的数字资产凭证与新模式新业态,其IP赋能价值的发行逻辑实现了实物资产、数字资产与产业价值的深度绑定。当前,文博数字藏品在知识产权、资产属性、市场模式、平台技术等层面存在风险,亟须立足边发展边治理的前瞻性思维,推动文博数字藏品善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文博数字藏品行业共创、共享、共建、共治提供新思路:既要以优质的IP创意内容为核心,积极利用区块链、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为用户打造文博藏品数字资产的高参与式、强体验化场景;也要平衡好技术与文化融合的尺度,坚守文博数字藏品精神价值体系的初衷,加强对行业失范行为的政策引导与法律监管,打造守正创新、清朗安全的文博数字藏品行业生态。  相似文献   

5.
裴灿 《编辑学刊》2023,(2):56-61
以元宇宙为媒介的信息交换活动较之于其他数字传播方式,表现出鲜明的身体转向特征。元宇宙传播的身体转向主要从主体、话语、空间三个层面体现出来,分别为从“数字化生存”到“身体的回归与再造”,从“符号文本”到“沉浸感知”,从“脱域传播”到“空间重构”。明确元宇宙传播的身体转向,有助于重新认识“身体知觉”对传播活动的价值,助力元宇宙平台维护用户法律权益,引导互联网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6.
元宇宙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发展现状分析未来元宇宙出版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融合式的数字藏品出版、跨行业融合的交互式元宇宙出版、虚拟现实图书推广销售等。  相似文献   

7.
陈永东 《青年记者》2022,(17):51-53
本文提出可以从数字藏品的定位角度发掘基本价值,从数字藏品的虚实融合角度提升时空价值,从数字藏品的设计角度提升艺术价值,从数字藏品的传播角度提升品牌价值,从数字藏品的技术角度提升权益价值,使其有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元宇宙预示了数字革命中新一轮的技术应用创新和网络发展的整合,对传媒领域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可能成为广电行业媒体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新路径。本文基于对元宇宙的概念、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元宇宙给广电行业带来的新机遇,试图结合当前广电媒体布局元宇宙的发展情况,从沉浸式体验、搭建元宇宙平台、数字藏品的开发以及虚拟数字人的应用等方面探索元宇宙与广电媒体深度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基于系统论视角,在厘清元宇宙系统数据、信息、知识、资本、数字技术、虚拟数字人等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元宇宙系统是由虚拟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子系统及其功能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方式,并明确了以“要素协同、子系统协同、元宇宙与本宇宙协同”为基本内容、以动力和反馈机制为制衡的元宇宙系统协同发展机制。基于此,文章进一步对元宇宙价值论的形式价值、目的价值与价值准则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和介绍。最后,结合元宇宙系统论和价值论内涵,文章对“元宇宙出版”这一新范畴的新模式和新业态进行了展望,包括元宇宙出版话语体系构建、元宇宙出版产业链重构、元宇宙出版价值重塑和元宇宙出版数字技术赋能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化旅游和元宇宙的跨界融合,成为文旅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方法】通过打造虚拟数字人、文创产品转化为数字藏品、编织虚拟场景、打造互动游戏的具体途径,构建中国文旅元宇宙。【结果】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国文旅行业的发展。【结论】基于文化和技术双重支持的文旅元宇宙,不仅会改变传播格局的基础架构,更以沉浸感和创新性重新定义文旅资源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22,(1)
元宇宙预示了数字革命序列中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网络整合,在昭示着互联网产业大变局之时,也同时宣告着对传播领域的重塑和搅动。虽然"元媒介"的概念先于元宇宙而存在,但它却准确预言了在数字时代新旧媒介相互构成、相互塑造、相互依托的辩证关系,基于这种辩证关系,元宇宙正在加固一种"对传播的传播",即"元传播"的过程。于是,作为元媒介和元传播的元宇宙体系以其内在机制和技术特征为数字时代的传播召回了语境与共识、声音与言语,同时显影出此前为我们所忽视的媒介的自反性与基础设施特性。与此同时,元宇宙也以去身体、去真实、去开放和去隐私,警告着传播在这场变革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  相似文献   

12.
李安  刘冬璐 《现代传播》2022,(12):161-168
元宇宙加速了传统数字营销向虚拟营销的转变,营销的对象从现实中的用户变成了数字替身Avatar,品牌代言从邀请真人明星到被虚拟偶像替代,销售的实物商品变为NFT数字藏品,消费行为发生的“场”将加速从线上的商城和线下的商场演变为全新的交互式沉浸场景。“人”“货物”“场景”的重构,形成新的元宇宙营销生态系统,要求品牌通过数字替身Avatar、虚拟偶像、NFT数字藏品和虚拟文娱体验等核心观念与手段,打造符合元宇宙特征的品牌体验。本研究基于对元宇宙语境下的品牌营销生态系统逻辑进行梳理和解析,为品牌营销的转型思维和建构策略提供新的指导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正式将文化数字化战略布局为国家战略。文化数字化为图书馆数字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生态空间。在具体实践中,图书馆可以数字藏品为内容创新开端,以打造图书馆元宇宙为空间创新目标,实现数字资产、知识内容和交流空间的关系再塑,开拓生物人、数智人、机器人并行知识交流的场景。结合Web 30的发展,图书馆也需关注体制变革与治理问题,重视图书馆元宇宙的资源端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强调“虚实融合”的服务均等,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寻求体制创新和责权制约的平衡。最终,以特色资源、应用平台和制度创新的图书馆元宇宙体系,融入文化元宇宙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目标,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整体推进。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4.
元宇宙相关技术体系的日渐成熟为文旅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分析了文旅演艺内容的优化、虚拟文化空间的再造、资源保护方式的重构、数字藏品平台的打造、线上云游模式的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革新等文旅元宇宙应用场景,探索通过重塑思维、挖掘特色、打造品牌、扩大传播、强化治理等关键举措,赋能数字文旅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同质化通证(NFT)在我国被称为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的一种技术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数字藏品在GLAM机构的应用现状和典型案例进行简要介绍,讨论技术实现方式和应用模式可以发现,一个好的数字藏品项目除了技术之外,应该从藏品的独特性出发,注重价值挖掘和创意设计,并在营销方式上做足文章。长远来看,NFT技术带给图书馆等文化记忆机构的不仅仅是发行一些数字藏品,而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变革,在即将到来的元宇宙时代,在图书馆即将迈向3.0时代,NFT作为去中心化未来的基石和敲门砖,将有无限的应用潜力。图书馆等GLAM机构需应用该技术激活文化资源价值、激励文化创造、加速数智化转型、构建新型行业生态等,并合理规避可能发生的政策合规性问题以及法律和安全风险等。  相似文献   

16.
王晓飞 《档案》2024,(2):15-20+27
元宇宙是信息技术发展成熟到一定阶段,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档案馆知识服务带来发展机遇。从元宇宙思维引领知识服务理念创新、元宇宙技术盘活档案知识要素价值、元宇宙方法增强档案馆知识服务效能等方面进行价值阐释,并据此提出以档案资源建设释放知识要素价值、以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底层支撑、以信息素养提升厚实人力储备、以数据治理强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发展路径,以更好地认识和发挥元宇宙在档案馆知识服务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翔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5):111-113+136
元宇宙中虚拟环境和数字资产的发展为图书馆数字馆藏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NFT已成为代表数字资产的一种流行手段,其对图书馆馆藏数字化的应用具有巨大潜力。文章探讨了在元宇宙环境中利用NFT作为图书馆数字馆藏中心的潜在好处,以及需要解决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数字藏品是在元宇宙理念背景下、应用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数字化唯一标识的特定作品和权证。近几年来,围绕电子藏品已经形成了一套技术规范和交易规则,造就了一个迅速增长的创新领域和巨大市场。许多传统行业开始关注和思考自身的应对之策,包括出版业在内,已经在探索和推出基于自身特点的数字藏品。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字藏品的特点和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及消费需求,是今后一个阶段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档案数字藏品开发是挖掘档案资源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档案馆文化属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探讨其优势、方式与策略,有望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文章分析了档案数字藏品开发在馆藏资源、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借鉴方面的优势,并基于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三维重建以及人机交互提出三种开发方式。此外,面向档案馆、第三方技术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分别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认为档案馆牵头、多方主体携手合作有利于推动未来的档案数字藏品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20.
文辉  居维清 《传媒》2023,(20):32-34
元宇宙借助高度发达的软硬件设备和去中心化的价值系统,通过沉浸式体验实现人类在现实社会与数字空间高度融合互通。在元宇宙视域下,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将在学术出版的全流程发生重大改变。本文从学术写作、论文评审、论文编辑加工、出版发行、学术评价等方面,全流程分析了元宇宙视域下学术期刊出版将会发生的变革,从而为学术期刊在新的数字信息技术背景下争取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