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生活离不开学校纪律。从学校纪律的意涵与价值追求来看,它旨在改善学生行为习惯,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发展,并构筑和谐有序的学校生活。但在教育实践生活中,学校纪律常常脱离教育目标,忽视学生成长需要,致使纪律演变成一种控制手段和规训工具。为了化解学校纪律的现实困境,实现其应然价值,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改进。其一,立足于学生发展需要,维护学生基本权益。其二,提升学生道德认知,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其三,基于学校生活特点,追求美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2.
校长的“主张”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至少包括办学主张、教育主张和育人主张三方面。校长的主张是“生长”出来的,它至少有三大来源:校长所在的本土文化生态和学校文化生态、校长所处的时代以及校长的生命实践。对于已经“生长”并“提出”的主张,需进一步思考:“主张”与“学生立场”的关系、“主张”与“教师发展”的关系以及“主张”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如此,才能使校长的主张与人的生命成长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3.
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少年儿童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性格作风的培养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以感知为基础 ,启发自我调节。要引导学生自我调节 ,只有在学生对所教课文的基本观点能够认知、明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教学《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一课时 ,就从领会道德知识和概念方面入手 ,让学生明了学校制定哪些纪律 ,课文中的雷锋自觉遵守学校的哪条纪律 ,学校为什么要制定学校纪律 ,雷锋为什么要自觉地遵守学校纪律 ,我们对学校纪律遵守得怎样。通…  相似文献   

4.
涂尔干认为学校道德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对社会的认同感、自律性等三个方面着手,按照其思路,学校道德教育的实现要依赖学科教育渗透纪律意识、加强合作学习、惩戒的恰当使用及塑造教师道德楷模等途径实现。但行为的道德性要求与行动者意志自主性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决。因此,针对这一矛盾,结合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道德教育的内在型转变须在师生共同成长、加强社会实践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中实现。  相似文献   

5.
教育惩戒对于实现教育目标而言不可或缺。澳大利亚的教育惩戒理念经历了从“排他性”向“恢复性”转变的历程:一方面,对传统惩戒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包括废除体罚,强调排除措施法定性、程序性和公平性,严格限制排除措施的运用等;另一方面,引入了包括同侪调解和恢复性会议在内的一系列恢复性惩戒方法,提升教育惩戒的回应性和包容性。我国在未来的教育惩戒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可积极引入恢复性惩戒理念和借鉴他国经验,在惩戒权的设定和实施方面体现更多的参与性、恢复性、系统性特征,以便更加契合教育法目标。同时,有必要以恢复性惩戒理念为指导,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教育惩戒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核心,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劳动教育进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创新。学校教育培养劳动者的根本目标不能变,要进一步深化培养劳动者的教育观念。同时,要按照学校办学的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来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7.
梁新宗 《文教资料》2011,(14):237-238
学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因为学风是学生学习目标、态度、纪律和学习动力的综合反映,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芳丽 《文教资料》2009,(8):100-101
英国著名教育家尼尔主张为了给儿童自由学校必须放弃一切纪律和一切指导,他所创办的萨默希尔学校打破了传统学校的做法,让儿童完全在一种不受约束的自由环境中生活和成长。尼尔认为一所自由学校必须是一所实行自治的学校,自治是自由的保障。而在中国的传统学校中,每所学校都有众多的纪律条例,中国教育家认为纪律与自由相辅相成,具有统一性和同一性。那么,在通往自由之路,自治与纪律到底哪个更适合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学校纪律的性质与功能:从规限、管理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学校纪律的性质看作是一种约柬、控制,将其功能定位于规限、管理,是学校纪律问题产生的根源。学校纪律的落脚点不在学生的现时,而在学生的未来,所以学校纪律的本性不在规限与管理而是教育与发展.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纪律精神实现学生的成功入世。  相似文献   

10.
从学生视角看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对一名高考未被录取而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发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限、职业教育的对象有限.立足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自信、纪律差等现实问题,职业学校应坚持与普通高中不同的教育模式,既教书更育人,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将后进生教育作为教育亮点、作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西方学校纪律研究的趋势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西方有关纪律的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在纪律功能上强调从反应性纪律向预防性纪律转变;在纪律方式上凸显心理学特征;注重对教师管理技能的培训,强调在实践中更新纪律观念。了解当今纪律研究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反思我国学校纪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广大教师更富成效地创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井然有序的管理,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受教与施教环境,让教师安心工作,让学生获得成长,让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上一个台阶。教师应针对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从体系规划的角度出发,就密度、精度和深度三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具体实践案例的含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学校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需要相关的教育。由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将学生的成长需要置于德育体系之内,学校道德教育更多地被视为各学科共享的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因此,学校道德教育应将了解学生的成长需要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将激发和引导学生成长需要作为主体道德发展的动力,用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心理课堂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心理课堂的实效性和延伸性至关重要。实践表明,运用有效有趣的小组合作可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性和延伸性。本文从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建构小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让小组成员在心理课堂上热衷于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交际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理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和学说在我们学校实践的提升,是学校教育特色和学校教师特色的双重体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探索学校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形成与之相应的理论体系与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成长包评价是为每个学习者建立一个成长包,基于成长包中的相关信息和材料,对学习者定期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是促进学生优质学习的一个有力手段。上海市新会中学从学生的品德发展、性格发展、考试成绩、身体素质发展、能力发展等方面入手,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包,并定期开展成长包评价。在成长包的资料收集方面,学校既重视教师和家长的作用,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评价标准的制订方面,学校既注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评价结果的处理方面,学校注重合理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是学校育人的指挥棒。学校开展“智慧评价”的实践探索,基于学生、学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问题解决、习惯养成、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重构纸笔评价、表现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体系,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构建服务学生终身学习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顾泠沅 《上海教育》2011,(19):12-12
课堂改革转型其实就是回归课堂教学本原。今年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转型,其中有三个要点跟课堂有关。一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上海提出要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这个奠基除了在认知方面,还有个性发展、人格发展等其他重要方面。我主张哪怕是抓认知,也要讲科学效率,把时间腾出来才能保证学生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儿童心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儿童发展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成长论主张积极有为的发展观,重视人为性在儿童发展中的张力;主张儿童在乐群、善群的环境中成长,它关注儿童自身的养成意义,关注儿童发展中的同伴文化,主张由家庭、学校、社会、儿童同伴文化共同组成儿童成长环境。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儿童心理发展的成长论  相似文献   

20.
高校对大学生的处分是学校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进行的惩戒,它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等处分形式,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夸美纽斯认为: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的,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学校为了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于是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其真正目的是育人,通过纪律管理,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健康良性地发展,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