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构筑有效的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结合该校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比例,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机制及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发挥产学研协同育人作用等措施,期望为其他高校开展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机器人工程等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煤炭类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实践应坚持学校定位和专业目标相统一,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要求;坚持专业内涵和个性发展相协调,夯实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坚持创业创新和产学研相协同,打造实践教学育人新机制;坚持专业教育和特色教育相并重,践行精英教育与服务行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3.
面向新工业改革与发展,新经济新技术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求,山东理工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新工科专业从“知识、能力、素质、价值”等维度出发,基于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价值引领“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从“基本、提升、创新”三个阶段,构建了具有逻辑性、体系化的“三阶四维”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矩阵。基于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培养,实践了以“项目驱动”为主体的能力培养顶层设计、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一个目标、两个主体、三个核心、四个层面、八项举措”的产教协同育人体系、全覆盖的“四维四元”融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面向产出的教学模式改革与质量监控反馈机制,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新工科专业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研究支撑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等实践进行探索,通过实践教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科研支撑新工科新生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阐述,希望对新生工科实践及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对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分析,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专业改革的方向,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知识体系优化、课程教学改革、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5个方面的内容。该体系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凝练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新工科特点的创新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郭建文  李钰田  黄楚刁  卢文娟 《教师》2022,(31):120-122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针对当前机械类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不断实践,构建“三融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三驱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动力机制,有效推动了新工科价值引领、专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整合,深化机械类专业新工科的内涵建设,为传统的机械类专业面向新工科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在新工科建设中,通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BIM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夯实校内实训中心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改革途径,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对工科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本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类专业为例,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认证理念,探索构建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多维实践体系,深化产教共频对接产业链,推进科教互促互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通过探索多元共融协同育人的工程范式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培养符合食品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9.
应用型本科建设有助于优化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试点,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应用型建设目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师资建设、教学设施完善和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举措,建设具有航天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卓越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工科课程的知识点琐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新工科特点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及以项目为驱动的多层次实践课程体系,并将学科竞赛融入科技创新实践环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2025》和新工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结合厦门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色,通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探索适应于新时代新要求的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双万计划”背景下,华侨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析了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修订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培养目标,探索教学模式,规范教学过程,打造以多维度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反馈—持续改进”双向闭环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引,挖掘专业潜力,推动校企合作,引培并举提升师资水平,不断探索并完善新形势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为专业可持续发展、落实“三全育人”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当下工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受到“新工科”、大类招生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内外驱动力的极大作用和影响,亟待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重新构建。该文针对工科改革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改革措施和工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当前发展动态,基于对原工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讨论,提出了“新工科”专业实践体系改革设计的四大模块,需以“引导、拓展、专业实践及综合实践”为阶段课程核心,平衡好扩展和进阶的关系,全面提升工科专业人才质量,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以期对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工科”建设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新工科教育面临的形势与困境的基础上,针对新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不高、实践创新能力不足、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基于“OPCE”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实践·创新”三个维度,构建多方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三阶段”教学体系和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三模块-三阶段”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6.
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育体系改革是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现状,对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解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核心目标;研究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与软件创新能力;研究软件工程学科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技术与系统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面向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探索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转型策略。聚焦传统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及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构建实践交叉融合创新型实践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面向智能制造的传统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改造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环境工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如课程体系改革、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升的方法与举措。  相似文献   

19.
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测绘工程专业具有创新性和实践性两大突出特征,但目前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产学脱节、育人力量单一、校外育人机制长效性较差、无法兼顾学生个性等诸多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作者进行了测绘工程专业产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为测绘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而言,新工科人才更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基于新工科理念,通过把握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结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三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以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介绍其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构建过程,将新工科教育理念贯穿于软件工程师培养全过程,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软件行业发展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