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怀及国家认同感,语文教材中融入了大量革命文化题材课文。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牢记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更能够实现文化自信。因此,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教材内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编排方式进行详细地分析与阐述,并提出统编版教材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两种教学模式,旨在从根源处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卢永霞 《新教师》2019,(8):32-34
统编版语文教材突出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感知责任使命,在历史坐标中构筑时代担当。据统计,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40篇左右的课文体现了革命传统教育。面对小学生,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课文的内容,并且把课文中想要传递的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的内容和基础的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如何用学生可接受的、和现实联系紧密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希望本专辑所刊发的文章对读者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传统、赓续红色基因的重任,是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媒介。由于此类课文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学段学生在课文的内容理解和情感认知上存在较大障碍。如何根据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特点有效施教,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融合、共生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谈谈第一学段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统编本教材选编了不少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对于课文描写的难忘的革命历史了解得并不多,很难体会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在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中,教师借此来根植学生的红色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对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中语言价值、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等方面的挖掘,将革命文化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两者的统一,落实言意兼得。  相似文献   

5.
统编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主题课文的教育意义深远。教师要克服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以情境、问题和表演驱动教学,点燃学生的红色激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与生活实际,内化学生的红色精神;积极开展拓展性教学活动,升华学生的红色情感。这样,让革命文化主题课文伴学生成长,真正促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认同、内化和践行。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革命传统课文,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儿童现实存在着差距,如何突破文本远离学生生活这一难点,让学生真正进入革命传统课文的学习呢?如何实现在低段语文教学中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教学,提出相应的策略:多维思考,找寻“红色”起点;细嚼慢咽,突破“红色”难点;拾级而上,根植“红色”基因;贴合儿童,浸润“红色”情怀。  相似文献   

7.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类题材的课文比较特别,那就是革命文化类题材的课文。这一类课文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表达和提升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接受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8.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类课文共选编三十多篇,体现了重要的德育价值。革命传统类课文中激荡的文字、精美的插图、精心的课后训练直抵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立足课文中的内容、插图和课后训练,让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阅读红色经典课文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但小学生在理解革命精神等抽象概念时存在困难,立足学生接受是一条解决路径。本文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界”论出发,提出在进行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激活、超越与践行“期待视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红色经典课文要传达的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红色经典”作品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将其选编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其深厚的教学意涵和精神价值。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红色经典”作品的选编情况和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阅读体验、探索“红色经典”作品课外阅读教学、立足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经典”作品教学,将“红色经典”教育渗透每一名学生的心中,使他们自觉承担、继承、发展红色文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李楠 《学周刊C版》2019,(18):106-106
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全面推广使用,语文教材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被越来越多人认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从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出发,对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渗透的技巧展开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秋季开学,我国七年级全部使用了初中历史部编教材。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必须认真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核心价值,才能在研读、吃透新教材的基础上,使用好新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真正发挥历史课堂的育人功能。一、领会教材的核心价值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13.
周明环 《天津教育》2020,(5):121-122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一大特色,随着思想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高,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题材的教学也受到很大的关注。这类文章不仅能带领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革命历史,而且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国家信念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是值得挖掘的教学领域,同样也是充满挑战性的,本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选材和语文日常教学实际,简谈如何将这类题材在课堂上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教育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教育部进行组织编写的部编版教材也渐渐地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部编版教材和以往的教材在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外观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同时也更符合当前小学生的思想以及认知,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仅仅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还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因此,本文将以基于部编版教材视角的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为主题来展开分析,详细地了解一下部编版教材的主要特点,再来更好地为学生们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琼琳 《天津教育》2020,(2):141-142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现今,古诗词作为我国语文素养教育的重要资源,不但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了解,更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了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小学语文课本教学中古诗词选文比重较高,对小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具有重要帮助。在本文研究中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选文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现今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点不足进行剖析,希望能对部编版教材在教学中的适用性提供可靠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弘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初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多篇红色经典作品.作品向后人传达了革命先辈的思想和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值得学生仔细品读.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经典作品的教育价值,从了解背景、仔细品味、融入生活等角度入手,探讨解读红色经典作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守正创新"理念的倡导下,一些经典课文的回归成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一个引人瞩目的特点。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相比人教版,经典选文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比重显著增加。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建构正确的阅读导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立德树人是统编版教材的重要编写理念。与以往教材相比,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革命文化类课文,累计多达40篇左右,约占小学语文教材课文总数的14%。从四年级开始,教材编有5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足见国家对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应给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注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部编版教材的启用可谓是一件大事。相对于以往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部编版教材有很多明显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加强了对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视。不久前,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在回答记者的"统编三科教材是如何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的?"这个问题时指出,小学部编版教材收录了约40篇革命传统经典篇目,例如,《为人民服务》《王二小》《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吃水不忘挖井人》等文章。强化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20.
正部编版革命传统类文本在部编版教材中有四十多篇。这类题材的文本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着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教材编写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体系,在"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日积月累巧熏陶,天长地久见成效。部编版革命传统类文本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保持着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传承着红色革命的基因,蕴含着迷人的芬芳,散发着清新淡雅的幽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