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的理念中,强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探索,其实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获得探索与创新的经验。笔者把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一、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促进自主探索的动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一般都源于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学生只面临问题情景才会有思维,有思维才能去思考。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与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3.
杨彩利 《考试周刊》2008,(19):62-6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获取新知识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情景的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景,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创设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探索欲望爱因期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知识水平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其探索知识的欲望,增强其  相似文献   

5.
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规律等方面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创设尝试情景,激发创新欲望良好的尝试情境,是学生学习自主化、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的物质保证。我们应为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动手、思索、探索,做到手、眼、脑并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倾向,是强化素质教育和彰显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做"燃烧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设适当情境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职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乃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创设问题情景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创新思维始于问题 ,数学离不开解题。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趋势 ,积极创设问题情景 ,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对数函数”这节课的教学 ,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反函数和指数函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改革 ,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数学 ,作为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新教学实践中起到了“排头兵”作用。下面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景 ,激趣引思亚里士多德说 :“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和创新活动 ,往往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因此 ,教学中有意识设疑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 ,使学生因“疑”生奇 ,因“疑”生趣。一堂新课 ,教师一开始就应该精心设计 ,创造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例如在教学“能被 2、5和 3整除…  相似文献   

10.
孙玉芳 《考试周刊》2013,(10):65-66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当从创新课堂教学抓起。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巧妙设疑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谈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智力 ,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笔者就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欲望。 兴趣是探索求知的内在动力。根据中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 ,“求知好学”的心理需求和认识的规律 ,教学中我采用讲故事、比赛、游戏等形式 ,创设“冲突性问题、趣味性问题”等情境 ,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心理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求知创新的欲望。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前 ,通过给学生讲述猴子分桃的故事 ,然后提出问题 :“…  相似文献   

12.
陈庆友 《学周刊C版》2010,(7):164-165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心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首要解决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作者就此谈了自己三方面的见地:狠抓“双基”教学.构造创新的知识基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掌握发现和创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促使思维活动达到最佳状态,是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设疑提问是构造问题情境的一种方法.数学教学中巧妙的设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才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特的见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才会得以培养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布"动"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置"议"境,促进学生深化目标;创"竞"境,激发学生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杨家菊 《考试周刊》2010,(30):92-92
数学情景是培养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源泉。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景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下而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在创设自主学习情景中激发学习欲望,在引导动手自主探索中培养抽象思维,在联系实际生活中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在进行知识前后联系完善知识体系建构,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抱着试一试的欲望。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首先必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情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数学更具魅力,打造出高效课堂。那如何创设创景,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起来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善于设疑,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