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引导”,即通过与学生平等交流,归类、整理学生的发言内容,纠正学生的失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重要问题的探究上来,借助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如教《桂林山水》,我把学生提出的二十多个问题逐一淘汰筛选,抓住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等突出特点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再投影,学生看后觉得污染严重,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如果不抓紧治理,排除污染,那么桂林山水必将毁于一旦,中外游客将会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共鸣效果产生了。创,“创造”,即在“引”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3.
在探讨有效教学的策略中,我校提出了学生主体参与的“动”、“懂”、“悟”递进策略,即通过让学生动起来,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达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高校“两课”教学陷入了学生“不爱听”、教师“不爱教”的尴尬境地,根本原因在于其“不看对象”、“自说自话”,没有顾及学生的特点、有效满足学生的需求。上海大学没有在“两课”的困境面前止步,而是大胆探索、摸索新路,重新唤起了学生对“两课”久已失去的信心与兴趣。  相似文献   

5.
物理难教难学.在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知识传授多,例题示范少;就题论题多,指导方法少”等情况.学生中普通存在着“听听道道懂,做做道道错”的情况,其结果是学生不仅基本概念、规律无法掌握,更谈不上提高思维能力.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概念、规律,把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6.
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学生透彻理解教材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教师选用了“死亡符中有生命吗”这样一个生物案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散性地思考,合作讨论,清晰、完善、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真正使教学的知识、情感、能力目标都落到实处。另外,为适应社会生活对生物学的要求,最后设计了2个开放性的作业,一个是“调查影响本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环颈雉生存的生态因素”,  相似文献   

7.
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创造,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新版高中数学教材我省从2001年秋开始使用,我在使用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物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勤”、“情”感人是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手段。其一,“勤”分为勤劳和出勤,勤劳要求班主任应事事带头,身教胜于言教;出勤即是守时、守信、做好学生的表率。其二,爱心一颗给学生,即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帮助学生。其三,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总之,班主任工作中应以情为主、以勤为辅。这三点是抓好班级工作管理的基本方法,它可使班级工作顺利、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丁杭缨老师不拘泥于教材,打破传统的教学常规,寻找学习的最佳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让学生尝试读钟表上的时刻,再开始教学生认识钟面,掌握时、分的进率和记时方法,使“教”适应学生的“学”,使教学充满了真实感和亲切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不仅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而且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之间筑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现有教材普遍注意数学知…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键在于一个“巧”字。   一、巧导入——引生入戏,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尽快入戏,一开始就像被一块无形的磁铁紧紧吸引住一样。导入可开宗明义、单刀直入,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授“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时,首先用投影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感触最深的是“人”、“文”分离。当我们将作文教学的尴尬归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低、表达能力差的时候;当我们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训练的时候;甚至,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培养了许多擅长编造“美丽谎言”的“写作尖子”的时候,其实,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心灵已经锈迹斑斑了,学生的精神家园已经荒芜萧索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已经人为斫损了。翻阅文本,你会感到,千百个不同的脑袋,却有着大体一致的“精神套路”、“致思模式”和不属于自己的“话语范式”。长期的个性钳制,窒息了学生…  相似文献   

12.
“分层教学”强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和谐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情感教育,适时地将分层教学融入课堂,依据职业学校学生不同个性的差异,因材施教,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冯梅珍 《广东教育》2002,(10):52-52
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品质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指导学习方法时,教师要力改过去包得多、统得死的教法,着重在“放”、“练”二字上做文章。1.放:放心、放手。不少教师上语文课,常常是“忧”字当头,忧自己讲得不透,忧学生没有读懂,忧学生言不由衷,忧学生笔记不全等等。如此进亦忧,退亦忧,课堂上当然就唯恐不周,一包到底了。作为语文教师,我深切体会到,到了该放学生一马的时候了。放,是放心。面对一篇文章,要放心让学生去研读、去感悟。诚然,就单个学生来说,其知识可能不及教师多,钻研不及教…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规划人生。  相似文献   

15.
对于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很多老师都为之头疼、困惑。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农村的学生并不笨,只要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团结一致、开拓进取,那么农村小学写作教学的改革一定会掀开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6.
对于作文,学生普遍有“写不出”与“没啥写”的慨叹。说明它们已经成为学生写作进步的重大的障碍。因此,思考、研究并进而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对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热情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裴勇盛 《时代教育》2009,(11):210-210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文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邢艳 《天津教育》2002,(4):40-42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与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有激情,在争辩中感悟,在应用中激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在情境中动情赞科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启动学生的情感系统,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学习抱以极大的热情,自觉地将外在训练内化为自身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时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充满活力的学习情境。布鲁纳认为…  相似文献   

19.
实践活动课贵在“活”重在“动”,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到把课堂、乐趣、时空、权利、伙伴还给学生。数学活动课力求“三活”,即形式灵活、内容鲜活、气氛快活。教学过程中要求“三动”即:多动眼、多动手和口、多动脑。教师要以活动课为阵地,寓教于乐、寓教于动、寓教于思,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让学生多动“眼”,提高观察能力“观察是智慧的能源”。在“认识形体”活动课中,我设计让“唐僧师徒”带长方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逐一登场,让学生主动辨认,以找促动,感知形体的特征,产生爱学、乐学的…  相似文献   

20.
一名高三学生以质问的口吻问教师:“您让我们爱国,可是国家为我们做了什么?”教师没有生气,而是结合教材中“国家职能”的相关内容,选择大量的时政资料,说明国家如何对人民负责,并引导学生列举他们知道和感受到的事实,进而得出结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提高教育的针对性,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分重要。将“八荣八耻”引人教材、引人课堂、引人学生头脑,必须在“活”与“实”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