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激励关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建君  李垣 《科研管理》2004,25(3):13-18
本文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三类重要的主体,即股东、企业家与研发人员之间的激励关系,集中分析了股东从物质激励、能力激励和权力激励等方面对企业家进行创新激励和企业家从物质激励和环境激励等方面对研发人员进行创新激励的一些基本特征,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循环激励链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载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源泉,人力资本载体创新的积极性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及其效果,其创新行为需要激励,而制度具有激励作用,因此,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本激励制度建设.在当前阶段,人力资本激励制度主要从企业层面、市场层面和政府层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企业人力资本激励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要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企业组织激励、事业激励、培训激励、工资奖金激励、创新文化激励六个方面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源泉,要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激励制度,调动人力资本所有者进行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企业组织激励、事业激励、培训激励、工资奖金激励、创新文化激励六个方面探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的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和湖北宜昌技术创新研究组经对宜昌105家百万元以上产值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问卷调查,完成了企业技术创新实证分析。从而揭示出创新过程的结构、创新活动的来源、激励和阻碍创新的因素,以及创新的产出及其影响等。这种广泛而深入地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分析影响技术创新投人因素的内在动力、企业能力、外部推力及其关系的“三力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政策作用机理的分析模型.税收激励一方面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收益预期、分担创新投入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创新资金的供给和人力资本需求的积极影响,从而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利益驱动和能力支持,将最终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决策,进而达到通过税收激励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目标.各种税收优惠方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激励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企业科技人员的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方法,找出了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激励的因素为企业的创新文化、创新的风险报酬、创新成就、固定保障等八个因子.在八个因子中,固定保障、创新成就和创新文化在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激励中最重要.  相似文献   

8.
旨在分析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创新行为,并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运用来自广东地区17个市(县)中小企业的整群随机抽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政府技术创新政策对中小企业资源投入、组织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政府的技术创新政策通过两条路径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1)技术创新政策—企业资源投入—创新绩效;(2)技术创新政策—组织激励—创新绩效。同时指出企业资源投入和组织激励在技术创新政策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着完全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及技术创新理论,探讨股权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影响。以182家制造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经理人激励在股权集中度和技术创新之间具有中介效应;(2)股权集中度和经理人短期薪酬激励呈负相关,和经理人长期薪酬激励呈正相关;(3)短期薪酬激励不利于突变创新,长期薪酬激励有利于突变创新和渐进创新。  相似文献   

10.
创新的过程激励与组织创新机制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与"环境"是构成组织创新力的最基本要素的理论认识,研究的范围聚焦于企业如何对创新进行激励并创造一个适合创新的氛围,进而从四个方面提出组织创新机制设计的建议.首先通过在创新激励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PICP"创新的过程激励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从创新的决策机制、沟通机制以及分配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创新机制建设的建议,并在最后提出了我国当前创新激励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