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阅读中的“表达”是如此丰富多彩《狐狸和乌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是经典寓言,故事中的狐狸一心想骗肉,先是“眼珠一转”,跟乌鸦套近乎;继而“陪着笑脸”,假意关心乌鸦的孩子,期望乌鸦开口;最后“摇摇尾巴”,说尽好话,终于骗取了乌鸦口中的肉,其情态和语言变化,呈阶升递进之势,其狡诈品性尽在其间。而乌鸦则从戒备到松弛最终上当,痛失美食。课文最后以“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一句收尾,余音缭绕,留下无限空白。我便让学生展开联想,进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我按以下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思考,在积极合作中有所感悟,在主动探究中有所创新,教学效果明显。具体做法是:一、初读课文摇自主思考1郾读题,自主质疑。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从课题上看,你想了解什么?学生纷纷回答:我想知道狐狸和乌鸦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发生的结果是怎样的?通过质疑,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郾初读,理清条理。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理清课文条理的角度思考:(1)狐狸和乌鸦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呢?(2)…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 ,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 ,逐渐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从而悟出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2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描写狐狸和乌鸦的神态、语言、动作 ,来揭示寓意的方法。3.在理解寓言的基础上 ,能对寓言或寓言中感兴趣的人物谈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乐于与人交流。三个教学目标既突出语感训练 ,也兼顾情意因素 ,还重视学法的渗透 ,体现教为学服务的宗旨。其中课文第四至七段讲狐狸骗取乌鸦叼着那片肉的经过是重点 ,理解狡猾的狐狸为得到乌鸦叼着的肉 ,连…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有位年轻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当引导学生理解中狐狸第三次说的奉承话时,问学生:“乌鸦的羽毛和麻雀的比起来,谁的更漂亮?”好几位学生都说:“当然麻雀的羽毛更漂亮。”可这时却有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乌鸦的更漂亮,因为我喜欢黑色。”老师先是一愣,随即迫不及待地挂出课前准备的乌鸦和麻雀图,引导对比:“你们看,麻雀羽毛呈淡褐色,  相似文献   

6.
7.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狐狸和乌鸦》的公开课,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三处值得商榷,有待修正。一、导入不当这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屏幕显示课文中的插图,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狐狸和乌鸦是两个怎样的动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说“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动物,乌鸦是一个爱虚荣的动物”。教师作了肯定后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很显然,这样导入不当。因为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就给文本中的狐狸和乌鸦分别戴上了“狡猾”和“爱虚荣”的帽子,这种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体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不应…  相似文献   

8.
狐狸对乌鸦花言巧语,骗得了“佳肴”后,便鞋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相似文献   

9.
王莹 《山东教育》2005,(19):71-71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一天,乌鸦又找到了一块肉,当它飞到一棵大树上,准备美美地享受一番时,狐狸又来了。  相似文献   

11.
刚学完寓言《狐狸和乌鸦》的女儿与我在饭桌上闲聊 ,说如果她能像狐狸一样聪明就好了。初闻我乍一愣 ,旋即笑出 ,继而又有些顿悟。细一思量 ,女儿的话有些道理。狐狸何尝不聪明 ?它不费丝毫的力气 ,只三言两语便从愚笨的乌鸦嘴里骗得了自己所需的食物。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老师灌注的观念“狐狸是狡猾的”一直在脑中根深蒂固 ,从没敢去试想过狐狸竟然是“聪明的”,甚至持续到现在。1 7世纪法国著名的寓言诗人拉·封丹曾说 ,一个寓言 ,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 ,所述说的故事好比身体 ,所给予人的教训好比灵魂。巧譬善喻是寓言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听课时曾听过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狐狸和乌鸦》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9个生字和新词。2.练习写字,按要求写合体字,注意合体字的偏旁跟独体字在写法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童叟皆知:这是一只爱慕虚荣、易上当受骗的乌鸦,投其所好的狐狸几句虚伪的表态,哄得乌鸦自以为有可乐之润喉,于是惶惶然,嘴中的那一块肉也就悠悠地掉到了狐狸的嘴里,最终掉成了一个经典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形态之一,在教材呈现的课文文本、插图等形式中,往往会出现超越教材编制者教育认识和意图的暗示效果,尤其是那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不良暗示.本文选取和分析百年小学语文课文<狐狸和乌鸦>的三种版本,表明不良暗示的产生与教材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经守红 《江苏教育》2006,(1B):21-22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课已初步学完了,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读后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有一次,我为了上公开课,在两个班试教二年级课“狐狸和乌鸦”,课程按照老师设计的流程进行,学生通过读课、思考、表演,都认为乌鸦爱听好话,上了狐狸的当,狐狸很狡猾,是一个坏蛋,课已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8.
直观教学法是以具体的事物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方法。为此,我在教学中用了这种方法,认为效果很好。我以《狐狸和乌鸦》一课为例,谈谈直观教学在本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蚕妇》是课改前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首古诗。此诗教学的争论点长期以来往往集中在“昨日入城市”这句中“城市”能否作为一个词上面。总体而言,在释义上面,大家还是比较一致的,即:蚕妇进城做买卖,回来之后泪流满面,愤慨那有钱有势的人都是不劳而获者。笔者个人的理解,对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