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生活是一个七彩的世界,有清晰、明亮的阳光;也有朦胧、模糊的云月。而模糊语言正是这种朦胧、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其独有的艺术美。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模糊语言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模糊,《辞海》上解释为“不清楚,不分明”。分别引用崔珏《道林寺》诗“谭州城郭在何处?东边一片青模糊”和汪元量《扬州》诗“重到扬州十馀载,画桥雨过月模糊”为证①。由此可见古代就有对模糊的认识,正由于这些认识,诗作者也特别注重在自已作品中溶人大量的模糊语言,因而模糊语言在诗歌中益发…  相似文献   

2.
模糊思维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在文学创造和艺术表现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大量的文学创造实践证明,模糊思维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收到更理想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学艺术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来传递艺术信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人们在运用语言去描述它们时就带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根据事物某种程度的模糊性来进行感知、识别和判断,正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突出特点。人们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常常要运用人脑的模糊识别能力,去感知作品中的模糊信息。人脑的模糊识别能力不但被广泛地应用着,而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龙飞凤舞”的书  相似文献   

4.
一部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多种多样,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性格化的语言,往往最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人物的口语化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文学作品往往注重口语的提炼。人物语言的口语化,并非把生活中的口语原封原样地照抄进文学作品中来。老舍在《关于文学语言问题》一文中说:“学习群众的语言不是照抄,我们要根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科学思想方法。它以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优势,使人们有目的地、准确简洁地去认识和表达世上“自在之物”里还存在着的模糊层或模糊段中的丰富内容。 一、模糊语言能使说理更准确 模糊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极普遍的。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和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诗句,就是用模糊语言描述不确定的情深似海和离愁凝重的典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表述的更准确、更生动。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恰当贴切地运用模糊语言,更能使作品产生神奇绝妙的表达效果,显示出巨大的表现能量。不仅如此,在情感的表达上,模糊语言也有其独到之处,它能使情感物化在言语表达之中,使情感产生一种张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语用模糊是一种语言交际策略,它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对话中,也大量地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对塑造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性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对《红字》中的一些人物对话例子进行分析。二、语用模糊在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者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运用不确定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者表达两种以上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三、《红字》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表达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的最佳方法,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汉两个民族在心理原型和思维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所包含的模糊美感在从源语言转向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多有磨蚀。本文试对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做一个尝试性的研究,分析模糊语言的模糊美感在翻译过程中的磨蚀成因,探讨可以使用什么翻译策略对模糊美感进行合理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主要是指由模糊词组所产生的,表示概念的外延难以确定的语言.在生活中,当人们无法具体或精确地确定思维对象的范围时,语言就带有模糊色彩。一般来说,模糊语言语义不清,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从而产生模糊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人们试图用形式逻辑原理来指导自身的语言和思维时,欲使人们在自然界里的实践和活动,言行和思想条理化及准确化的同时,都不自觉地运用了大量的模糊认识形式及模糊思维形态,随着形式逻辑学及其它逻辑学科的研究和运用的深化,人们越发感到单纯追求思维及事物的精确化是相当的困难,并会感觉出某些精确化的不必要性、概念是形式逻辑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尽管人们在语言及思维方面经常地运用和体现概念的模糊性,然而,概念的模糊性在很长时间内被形式逻辑学回避.直到1965年美国的L.A.Zadeh提出模糊集合理论后,伴随模糊数学的发展,人们才真正认识模糊概念在逻辑学中的合法性、模糊逻辑学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雷雨》是曹禺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之一,曹禺在《雷雨》中对语言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他的语言实力。《雷雨》中的语言简短但不贫乏,通俗易懂但不浅露,凝练含蓄,意蕴深厚,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这不仅是由于他使用了符合人物特点的独特词汇、独特语句,还有独特的语调节奏,更重要的是他使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在人物性格发掘和创造方面给演员无限想象的空间,也给了他们更丰富的素材,推动了戏剧冲突的发展,激起读者对人物性格的揣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中的模糊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生活、口语交际中,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模糊语言.口语交际中不但不能排斥模糊语言,而且还必须正确和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这是口语交际中语言运用的一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一)模糊思维的产生及其实质 模糊思维是相对于精确思维而言的。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必须通过语言才能进行。因此,就表现形式而言,我们可以将精确思维定义为以精确语言进行且以精确语言表达的思维。那么,模糊思维则是以模糊语言进行且以模糊语言表达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人们使用的自然语言同时具有精确和模糊两种属性,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着,人们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在使用精确语言的同时人们也不知不觉地使用着模糊语言。目前,模糊语言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时间模糊语就是英汉模糊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人们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语境下,时间模糊语发挥着时间精确语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在适当的语境下,一些时间模糊语的使用会使表达更贴切、更得体。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在典范公文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发现,在语言交际中人们所使用的外延清晰、内涵确指的词语.大都概念具体.表达精确;又发现使用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词语,虽然意思模糊、抽象.表达印也准确恰当.这是为什么7事实k.‘“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客观【:本来就存在着很多模糊事物、模糊概念,反映到人的大脑里,就相产生了模糊性思维;作为人类思维信息载体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当然就有根有派了。应该说:“模糊性既是思维的自然属性,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美]查德《模糊集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正确使用精确语言或模糊语…  相似文献   

16.
人们使用的自然语言同时具有精确和模糊两种属性,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普遍存在着,人们会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在使用精确语言的同时人们也不知不觉地使用着模糊语言.目前,模糊语言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时间模糊语就是英汉模糊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人们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语境下,时间模糊语发挥着时间精确语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在适当的语境下,一些时间模糊语的使用会使表达更贴切、更得体.  相似文献   

17.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具有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概括性较强等基本特征。在文学作品中运用模糊语言,可以增强文学表现功能:一是产生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二是可使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三是可为读者欣赏作品时的想象、审美、再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第二,模糊语是建立在模糊与清晰相对立的基础上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模糊语言的语义不确定,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由都有运用。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属性,它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生动。在许多学科中,这种模糊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模糊表达形式都收到了最佳的表达效果,显示了巨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对模糊语言的界定,在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较多的研究,众说纷纭。所谓模糊语言就是人们认识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雷雨》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现象,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对文学作品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对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戏剧情节的安排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模糊语言的运用使得戏剧语言蕴含着言外之意的潜台词,使得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具有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