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2008两年高考文综学科的许多题目是通过材料、情景设置的,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综合归纳、分析思维、学科思想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许多学生不会有效地阅读材料,导致大面积失分。新教材增添了大量阅读内容,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也预示着2009年高考将会在更大层面上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2007、2008两年高考许多题目是通过材料、情景的设置,需要学生有较高的阅读理解、综合归纳、分析思维、学科思想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许多学生由于不会有效阅读材料,导致大面积的失分。新教材增添大量阅读内容,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也预示着09新高考将更大层面上考学生阅读能力。针对高考阅读能力的缺陷严重制约学生的高考成绩和高三复习课中低效或无效阅读存在现象较为广泛,笔者认为有效阅读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的如何实施,每一个高三教师跟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式,一直以来中小学所强调的阅读大都是文学类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全学科阅读势在必行.学科阅读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科育人质量.其教学策略包括阅读材料的选择、阅读环节的...  相似文献   

4.
阅读材料的运用要与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选用阅读材料是处理阅读内容与必读内容关系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所选用的阅读材料要以具体形象为准,而不应搜奇猎怪,堆砌材料,增加新的头绪,形成新的难点。   阅读材料的运用要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相结合。历史学科能力是多方面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从两个方面着手,把阅读材料的运用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采用“三点”阅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谓“三点”阅读,一是围绕课文论点读。要求学生围绕课文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周发娟 《考试周刊》2023,(13):163-166
在自学能力范畴中,阅读能力属于基础构成,阅读材料数量繁多是初中道德与法制学科的一大特征,故基于试题与教材寻找有用的阅读材料,需要学生进行价值性信息的筛选及联系教材概念。基于此,文章就学生阅读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必要性,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技能的有效措施,旨在确保初中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从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来看,考查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题目越来越多,尤其是2019年最为明显,但学生此类题目的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数学学科阅读能力差.因此,加强学生学科阅读成为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重视教科书阅读、重视数学材料阅读、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重视数学知识点交汇处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高考数学得分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高考评价机制,思政学科建构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为考查内容的逐层深化的学科素养测评体系。这为思政课教学及学生阅读能力提升指明方向,并带来全新挑战。依据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测评的要求,文章从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三个维度出发,建议通过整合性阅读、活动型阅读、技巧性阅读的路径,助力高中生材料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达成。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种思维学科,初中语文阅读材料风格迥异,千差万别,需要学生对语文阅读材料具备一定的筛选能力及思维能力。因此,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教学,并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历史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我认为提升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特别是历史教材,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如何利用历史教材使学生学会阅读技能、理解潜在意义呢?根据学科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历史科的阅读主要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赖淑乐 《考试周刊》2010,(37):125-126
一、引言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中学英语学科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许多英语教师一直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是学习之母,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避免许多重复的试验和无效的劳动,可以直接捕捉与目标相关的材料,特别是在小学科学学科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小学阶段是学生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要积极通过阅读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积累科学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升思考力、创造力,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地进行科学课外阅读呢?一、引导科学阅读,正确选择读物小学科学教学可以借助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科学阅读,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只有语文类学科才需要阅读,才倡导阅读教学.这种认识是褊狭的.《说文解字》讲:阅,具数于门中也;读,诵书也.“阅”有“查点、计算”之意;“读”即“抽释理解书的意义”.现在人们一般把“阅读”理解为“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在这里,视觉所及的对象如文字、图片、符号、公式、图表等,都是阅读的材料;而人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本身就有信息加工的成分,因为人在阅读时还会试图理解对象的意义.学生的阅读即是学生个体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材料的感知与理解建构学科意义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思维,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阅读既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又能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对获知的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任何学科都需要阅读,都离不开阅读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了每位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任何学科学习的第一步都是阅读,数学也不例外,但限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许多学生对于数学教材的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文对初中生数学阅读的学习进行了分析,并从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理解是英语学科教学和测试的重点。它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一、中考阅读材料的体裁中考阅读材料的体裁有:记叙  相似文献   

16.
曹丽平 《考试周刊》2013,(7):145-146
广义阅读是近几年在语言教学领域风靡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人们也逐渐把这种教学模式推广到化学、物理等学科教学中。这不仅因为化学学科蕴含着丰富的阅读材料,更是目前化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应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以课堂、教学活动、课外作业为"广义阅读教学"的载体,指导并培养学生的"广义阅读"素养,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广义阅读,引领学生拓展多种方法进行广义阅读。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科属于基础的语言学科,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仅将英语阅读局限于课内——让我们的学生单单从英语课本上阅读一些英语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在学生中开展英语课外阅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阅读理解题作为高考英语学科中的一项必考题型,由于阅读材料来源广泛、设问方式灵活多变、阅读篇幅较长且对学生的英语单词、语法、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都比较大的现实,成了许多学生在高考时一必须攻克的难关,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出科学的高考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策略成为其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站在系统思维的角度上,首先给出一些具体的高考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以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阅读理解C篇为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语文学科中,阅读是核心教学内容,前期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掌握丰富多样的词汇,都是为了更好地展开阅读。同时语文阅读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在数学学科中更好地理解题意,在其他学科中阅读文献材料,基于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在阅读中学生是阅读主体,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