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体育教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大陆与台湾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比较。中国大陆高校体育教学强调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体育技能为主,评价重心放在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和运动能力上;台湾高校体育教学强调休闲化、自主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以发展学生体育能力和个性为主,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大陆与台湾在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法规建设、经费来源和设施建设以及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的比较,找出大陆在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不足之处以及大陆在借鉴台湾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经验基础上如何改进和完善社区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香港地区青少年体育素养评测研究现状及相关启示。研究结果表明:香港青少年体育素养评测研究经历了初步筹备、探索发展两个阶段。在综合分析香港青少年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关键阶段体育素养测评研究成果基础上,得出大陆青少年体育素养评测研究启示:深化理解体育素养测评概念、加强体育素养评测的实证研究、增进对体育教师体育素养研究、重视国际体育素养评测研究合作、完善体育素养研究顶层设计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台湾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陆地区已出台了一些有关校园伤害事故的办法及规定,为事故的处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但在如何预防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提高运动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理论研究却较为少见,但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研究相对较为完善。文章旨在对我国台湾地区如何预防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及提高运动安全等问题进行研究,试图为我国大陆地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预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化对学校体育本质的认识,探索学校体育的发展规律,对大陆与台湾学校体育的发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地学校体育本是同根同源,均来源于日本的学校体育;两地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不同,大陆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比较曲折并有反复,台湾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比较平缓;两地学校体育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方向趋同;两地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历程可谓殊途同归,寓意深长。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问法等,论述了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关系,总结了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相结合的意义及形式,提出了结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此推动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的互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体育教材、体育素材的本质属性。体育教材内容的改革,应废除陈旧的、不合理的、有效性不高的内容,把竞技运动技术作为体育素材来代替体育教育活动中的体育教材的思想和作法应予纠正。应本着符合体育教材的基本条件与要求的原则,对体育素材进行认真、严格、细致的筛选与提炼,以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为终身体育服务的,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终身体育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随着体育活动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从事终身体育的基础,也就是打好身体基础,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其体育能力,并将终身体育贯彻到体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使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9.
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岛国——日本,其祖先是从洪积世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前)以来,由亚洲大陆迁居去的。人种的交流,对于吸取多种多样的文化,发展自己独特的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影响。作为文化范畴的日本古代体育,也是在保存、吸收和传播古代东西方体育,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要实现两个转变,即:被动体育教学观向主动体育教学观的转变;生物体育教学观向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教学观的转变,使高校体育教育形成围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相结合,生理心理相结合,观赏参与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学校为终身体育提供的良好实践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掌握身体锻炼的方法,提高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1.改革教学模式体现终身体育效应。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体育已经深入社会和家庭。学校体育是连接社…  相似文献   

11.
王沂  郭延信 《体育学刊》2005,12(1):103-104
研究比较了当前海峡两岸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两份课程件。认为海峡两岸体育课程在课程构架、课程目标、课程路向方面共同体现出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新特点。同时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上各具特色,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学校体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海峡两岸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及课余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两岸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各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不足。两岸应各自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学校体育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兰自力 《体育学刊》2003,10(1):135-137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对台湾学校的体育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台湾学校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人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体系与特点,有其长处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对台湾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逻辑推理法等对台湾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表现形式,以及产生背景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根同祖,相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与祖国大陆相同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同一性。由于上世纪的帝国主义侵略、长期的霸占,台湾校园体育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由于政治体制、社会制度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台湾校园体育文化与祖国大陆相比又呈现出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往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论证。指出:服从并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不失时机地引进先进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制,是海峡两岸体育文化交往的两大特征;体育文化交往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台湾依附祖国大陆发展竞技体育是必由之路;两岸体育交往仍将继续加大。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20多年来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曲折历程划为3个阶段:发端阶段、拓展阶段、发展阶段,并分析其成因、特点和作用.认为两岸体育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打破两岸关系的僵局,实现和平统一,有利于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以及两岸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两岸的体育交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台湾宋江阵的传入途径、表演特色以及发展状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峡两岸宋江阵同出一源,台湾宋江阵是由祖国大陆“传台”的,台湾宋江阵的繁荣正是两岸文化同源同根的一个铁证;台湾宋江阵的表演形式依宋江阵的大小,有36人阵、72人阵、108人阵等,现今的宋江阵以36人阵最多;宋江阵的道具除了兵器外,另有乐器及谢篮;宋江阵是台湾南部地区庙会最常见阵容最强大的表演队伍,尤以高雄县内门乡宋江阵最具代表性。宋江阵也开始走入台湾校园,逐步走上了庙会、旅游观光以及学校教育等三方面结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与回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何晓知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48-249,252
定向运动这一新兴体育项目传入我国内地还不到20年,进入港澳台地区也只有20多年,但是却很快的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通过两岸4地定向爱好者的努力及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将定向运动纳入大、中、小学的教育之中,定向运动定将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台湾现代体育的发展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关文明 《体育学刊》2002,9(5):136-138
通过对台湾现代体育发展状况及其特点的分析,探讨台湾体育今后的发展趋势,促进两岸体育的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