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他人做嫁衣:也谈科技期刊编辑的作者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编辑学报》2017,29(3):304-306
合理调节编辑、作者之间的关系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关键.科技期刊编辑的作者服务是建立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桥梁,有利于稳定和扩大作者队伍,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氛围,树立期刊良好的品牌形象.科技期刊编辑应通过坚守职业道德,加强学科专业和编辑业务理论学习,尊重作者,服务作者,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与作者互相尊重、互相进步的和谐关系,最终达到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编辑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其效率的充分发挥、保持和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编辑部的整体氛围.  相似文献   

3.
编辑应强化作者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是出版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编辑的作者意识十分必要。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者和作者共同的工作,编辑和作者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是对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正确定位。在同志式的互助关系中,编辑与作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编辑的角度来说,编辑要时刻把作者放在心上,要强化作者意识。编辑的作者意识蕴涵于编辑与作者交往的整个过程中,也体现在编辑平常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中。  相似文献   

4.
做期刊编辑工作,经常面对这种令人感慨的局面,一面是大量选题雷同、内容陈旧的来稿撞车“沉没”,一面是一些栏目所需角度、见解新颖,有个性特色的文章常属紧缺品种。一些作者写论文为什么跳不出人云亦云的老套子?这除了与作者所处环境缺乏学术氛围条件有关外,还与作者能否认识和利用资源条件,是否善于优选定位、扬己所长的思维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前文已谈了营造学术研究环境的客观条件问题,这里再从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角度谈谈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确立竞争优势的问题。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这里仅就通常新闻业务研究与撰写论文…  相似文献   

5.
编著关系的理性探讨高敬泉上海编著关系是指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书刊出版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编著关系可使好作品不断问世。我们已发现,一些编辑所具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与其他编辑相差无几,但他们常能组织到好的作品,编辑出版的出版物常得...  相似文献   

6.
编辑是出版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出版单位品牌缔造的基石,属于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当前,"智慧型出版"正在取代"经验型出版",新时代的新型编辑需要培养学习能力,激活创新能力,培育挖掘和维护作者资源的能力,培育媒介素养,提升与媒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曹腾 《今传媒》2016,(6):120-121
图书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确保图书出版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编辑与作者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采取合理的沟通方式,才可以改善图书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进而确保文章的高质量。文中分析了图书编辑与作者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渠道,探讨了编辑和作者间应当建立的理想合作关系模式,以及一些可供借鉴的具体经验,以期为广大编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强 《中国编辑》2011,(3):34-37
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都属于出版编辑人员,是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出版物编辑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合作者。他们之间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出版物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从责任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工作职责及基本关系、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中的问题、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根本原则、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具体做法四个方面,探讨了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在出版物编辑出版过程中如何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与活动,十分重视沟通行为,强调“形象观念”。在公共关系中,良好的沟通行为表现为日常人际交往中有礼貌。有涵养的交际行为。“形象观念”则表现为行为者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公共关系所强调的良好“沟通行为”及“形象观念”正是新闻记者、编辑在新闻报道中所需要的。记者、编辑工作处于一个十分开放的人际关系氛围之中,时刻在同各种年龄、职业及不同层次的人们打交道。社会交往是记者有效进行采访报道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直接关系着采访报道的成败。因此,记者为了使报道取得成…  相似文献   

10.
非主体创新--科技编辑的重要职责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科技人员的主体创新与科技编辑的非主体创新关系十分密切。非主体的创新是科技编辑的重要职责。编辑应树立创新理念和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实现科技人员的主体创新与科技编辑的非主体创新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编辑职业道德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编辑的职业道德既要符合一般道德要求,又要体现编辑职业的特点。它应当是编辑人员在编辑过程在形成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编辑工作中,在处现同国家、社会、作者、同行以及参加编辑活动的其他人员的关系时,应以编辑职业道德为准则。为了保证编辑工作的质量,编辑工作者除了应该具有很好的业务素质外,要加强职来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袁鹤  王晴 《编辑学报》2021,33(6):705-708
阐明撰写编辑学论文对科技期刊编辑自身成长、编辑团队建设和期刊影响力提升的重要作用。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编辑部撰写发表编辑学论文的实践,认为撰写编辑学论文可以从办刊工作经验、出版热门话题、新兴技术应用、编辑工作实践、期刊发展状况、不同学科专业、突发公共事件等方面进行选题,以供编辑同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谢晓红  王淑华  肖骏 《编辑学报》2017,29(5):495-497
撰写编辑学论文对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好的选题是写好编辑学论文的关键.本文从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2个方面举例分析如何选题,以供青年编辑参考.  相似文献   

14.
捍卫编辑的独立性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06,18(5):321-322
保持编辑的独立性一直是国内外科技期刊遵循的基本准则.从《加拿大医学会杂志》编辑决策受到干扰、主编被无端解雇、编辑的独立性受到侵犯这一典型事件,探讨编辑独立性的含义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编辑与期刊拥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实现和捍卫编辑独立性的先决条件是提高自身素养并减少对审稿专家的依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物理评论快报》的编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凌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05,17(3):232-234
介绍美国<物理评论快报>的编辑策略,旨在为我国期刊编辑工作提供借鉴.重点介绍快报的任务、内容、编辑规则、流程、作者权利和义务,从中可以看出该刊有以下特点:采取非匿名性审查,并鼓励评审人与作者直接沟通;建立一支实力雄厚的审稿队伍;给予编辑适当的论文裁决权利;作者可为论文被拒绝接受提出申诉.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中国天然药物》所编《编委通讯》的内容类型及实践心得的基础上,分析该举措对争取编委支持、推动期刊发展的作用.认为在目前国内期刊竞争日益激烈和编委实质参与度较低的状况下,办好《编委通讯》不失为一种服务编委、宣传期刊、提高编委参与度,从而推动期刊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让编辑部成为继续教育的课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维九 《编辑学报》2001,13(1):48-49
在实际工作中搞好继续教育,是提高编辑人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杂志室在实践中针对编辑人员自身的薄弱环节和工作中出现较多的问题,派人员出去学习,请教师进来讲课,并每年举办学术报告会,使人员素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期刊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报编委会作用的最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莲 《编辑学报》2012,24(6):573-575
从高校学报的功能出发,运用效益最大化原则,对影响高校学报编委会作用最大化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学报选用编委必须以有效性为准则,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当编委和学报编辑的工作都同时达到有效性时,才能实现高校学报编委会作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优秀编辑团队的"德能勤绩"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构合理、期刊发展目标明确、编辑个体努力是形成优秀编辑团队的必要条件,优秀编辑团队建设重点在于培养编辑的工作价值观和工作业绩观,具有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合力.其中,编辑自信力决定团队的优秀品质,编辑的分类培养是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团队绩效应该体现在编辑目标的实现.在共同的编辑目标下,编辑个体的培养必须从德、能、勤、绩4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20.
姚萍  韩锋  徐永红 《编辑学报》2012,24(6):518-520
从沟通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是新时期提升编辑能力的需要,沟通是一种技能3个方面分析沟通对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意义。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重点从3个方面增强沟通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利用电话媒介,学会倾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