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03,(3):44-46
大余县广电局局长兼广播电视台台长温友强:表面上看,县级台职能转变对自身利益影响特别大,有些台领导甚至认为职能转变后,县级台几乎无法生存。这是因为,他们感到职能的转变必然会给县级台带来如下问题和困难: 第一,争取领导的重视问题。职能转变后,省公共频道和市公共频道留给县级台的播出时段为30分钟和45分钟,时段短,且分两个频道,本县节目匆匆而过,影响收视率不说,  相似文献   

2.
张瑞 《新闻采编》2003,(2):19-20
随 着广电系统网络整合和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推进 ,县(市)台已由自办频道转为在公共频道的预留时段内播出自办节目 ,自办节目的时间压缩调整为2个小时。县(市)台播出机构职能转变 ,不单纯是一种频道资源的整合调整 ,同时也是一次重大结构调整 ,是深化我国广电事业改革的有效举措。这一改革 ,必将给县(市)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 ,在职能转变中 ,应认清形势 ,找准定位 ,强化对策 ,真正在转变中实现新的跨越。“转变”与“机遇”毫无疑问 ,播出机构的职能转变对于建立高效、规范、严谨、有序的广播电视媒体运作机制 ,强化广播电视舆论…  相似文献   

3.
胡耕 《新闻前哨》2003,(2):26-27
2002年12月18日,我省第一家市州公共频道—荆门电视台公共频道面世。为此,省广播电视局专门发来贺电,称赞该频道的试播:“是荆门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具有开创性意义。必将为理顺关系、凋整结构、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共频道应含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设立的主体明确,即只有省、市(地)两级广播电视播出  相似文献   

4.
《声屏世界》2003,(2):43-46
02年声屏世界冬季论坛——职能转变与市县广电发展”围绕深化改革,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全面推进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做强做大广播电视事业这个主题展开。与会代表以论文宣读、提纲挈领、即兴讨论发言的方式,结合局域经济和市、县广播电视的实际,对办好公共频道,加快广电网络整合、广电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资本运作管理等问题进了深入的探讨。本刊从2003年第二期开始,以论文摘编、观点辑录的形式任“事业频道”栏目中分主题陆续刊发。同时也欢迎对市、县广电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有所感触的作者、读者参与探讨,本刊的电子信箱为:为:spsi_tougao@163.com  相似文献   

5.
黄运全 《新闻前哨》2003,(10):44-45
公共频道,是由省或市级开办,并供县级插播自办节目的频道。开办公共频道,目的在于推动电视资源整合,促进市县播出机构职能转变。这是广播电视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是建立广播电视新体制的现实需要,是广播电视事业做强做大做好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袁艳 《新闻大学》2004,(2):56-62
2001年,继中央17号文件明确了广电行业实行中央和省级两级调控的集团化发展思路以后,中宣部和广播电视总局又先后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职能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职能工作的实施细则》,要求县(市)级广播电视机构一律取消自办频道,将职能转变到转播中央和省级电视台的节目上来。此项改革意在改变中国电视由四级办台所带来的“散”、“乱”现象,对产  相似文献   

7.
公共频道的设立和运作是实现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换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公共频道怎样合理“公共”,如何有效运作.已经摆在各级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和电视人面前。  相似文献   

8.
市、县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的决策要求。市地州县的主要任务是切实保证中央台和省台节目的转播,市地州电视台自办节目频道压缩调整.县由自办频道转变为在公共频道中的插播时段。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广播电视优化结构,合理调整布局的内在需要。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实现新的转变,有力地促进市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市(地)、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座谈会,部署了市、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任务。这次市、县(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是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历史上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局、调整结构的重大战略性调整,是应对当前日益激烈的新闻业的竞争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媒体巨头进入的新形势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具有科学性、战略性、方向性和前瞻  相似文献   

10.
陈超 《新闻世界》2012,(1):15-16
20世纪90年代,针对广电系统出现的“散、烂、乱、小”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公共频道应时而生。制度改革设计者的初衷是通过设立省级公共频道实现“四级办电视”到“三级办电视”的转变,实现县广播电视台自办频道向播出时段的调整。然而伴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县电视台的职能不仅未能按照预设的改革路径转变,而是自发式做大,追求频道数量上的扩张,这也使其陷入内在发展扩容与外在政策受限的尴尬处境。只有地方党委、公共频道、行政主管部门三方合力,对县电视台在职能改革、播出平台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给予关注重视,才能解决好县电视台在职能转变中出现的尴尬。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27个省级公共频道已相继开通,它的诞生和发展给我国改革中的广播电视带来了一股清风。一年多的实践,不断深化着我们对公共频道的认识与思考,正确认识,准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公共频道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做法     
去年9月.我们在广电总局和省局领导的指导下.围绕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相关底数.并多次组织县(市)区广电局领导学习,做了大量的思想疏导工作;反复研究论证了公共频道的管理办法.磨合出公共频道的实施方案。目前.公共频道的节目策划文本基本确定.对公共频道的管理办法也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国家广电总局3月1日在福建省召开了全国部分省级电视台公共频道研讨会,来自福建、江西、河南、黑龙江、甘肃、宁夏、湖南、海南等省广电局分管职能转变工作的负责同志和省级电视台公共频道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指出,公共频道是国家加强电视播出管理的一个政策性很强的行业管理频道,是广播电视事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加快公共频道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体现公共性与公益性,这是不少地方在开办公共频道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自1998年福建广播电视厅在全国率先提出公共频道的概念并首家开播运行以来,先后有近20个省、市电视台的同仁到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考察交流,期间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们和县级台的关系如何处理?怎样才能做到利益兼顾呢?”  相似文献   

15.
立足农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公共广播电视的讨论很多,一些学者将我国的公共频道与西方的公共电视相比较,津津乐道于中国公共频道的不足和缺陷,这其实是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错误。西方的公共电视隶属于公共广播系统,通常以议会通过的《广播电视法》或专门的《公共电视法》为法律依据成立,是作为社会的公共财产(Crown entity)、不以赢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视公共频道自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21世纪初全国省市两级台在政策引导下陆续开展公共频道建设,公共频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当时我国推动县(市)广电播出机构职能转变的有益探索,也成为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经过20余年发展,随着基层广电播出机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媒体深度融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促使公共频道迎来新一轮变革。本文将从“设立”与“撤转”两个重要节点,浅析公共频道的创建因由、政策背景,以及当前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阐释公共频道从何而来、为何而变、去往何方。  相似文献   

17.
公共频道作为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新生事物.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此,全国理论界和广电行业都做了大量的探讨和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和实践经验,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0年8月全国广电局长座谈会提出转换市、县台职能的改革问题,改革的目的是打破四级办台的体制。地(市)台压缩频道。由过去的几个频道,转变为只办一个综合频道,同时,允许办一个公共频道,目的是为县(市)台职能转变后的节目播出提供一个公共平台。职能的转变,体制的转换,给地方台的生存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和现实的课题在这样的狭窄的生存空间里,  相似文献   

19.
孔德明 《传媒》2004,(3):38-38
媒介社会化的产业变革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传媒业经过多年积极而审慎的调整,开始进入全面的发展与变革时期. 从广播影视业来看,政策调整与变革的标志性事件是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全面数字化时间表的确定;有线电视台、网分离和有线、无线电视台的合并;国家网络公司的成立与推进的网络资源的整合;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和部分省市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公共频道的开播与地(市)、县电视播出机构职能的转变;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由争论逐步开始实施;规范广播电视广告管理办法的出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前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县广播电视机构职能转变的要求,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对电视的影响,山区城市电视业既面临机遇,更面临严峻挑战。山区城市电视业如何生存与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从业人员关注、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