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土流失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流失类型多样,分布范围广,土壤肥力下降,泥石流及洪水灾害频繁.本文分别讨论了我国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通过综合治理坡耕地,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一直以来被水土流失问题所困扰,水土流失会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交通水利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造成沉重负担。本文主要从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入手,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问题的预防与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以典型岩溶区贵阳市为研究对象,用2010年ASTER影像为信息源,开展适合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遥感监测的技术方法研究.研究表明,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获取岩溶区水土流失因子能实现区域水土流失快速监测,可有效地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贵阳市2010年水土流失面积为3 234.1 km2,占总面积的40.3%,水土流失面积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水土保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4.
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于生存的保证,水资源的减少或者流失大大的损坏我们的生物链,水和土是不可替代的基本,因此,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也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所谓的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中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km2,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191万km2,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有26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我国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是千沟万壑的状态B.据研究,人为因素是形成黄土高原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C.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D.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2.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其共同点是 ()A.两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B.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大  相似文献   

6.
薛萍 《鸡西大学学报》2002,2(2):56-56,86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世人关注,国人担忧的热点,而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特别是控制开发建设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国家制定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凡从事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开发建设项目,都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治理水土流失。本文以鹤大公路(鸡西段)为例介绍了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是河北省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根据河北省水土流失的现状、特征及成因,提出对河北省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芳 《地理教育》2012,(Z1):122-123
一、水土流失现状我国紫色土山丘区水土流失的分布,按其区域可以分为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流失区、云贵高原流失区和南方丘陵山地流失区。紫色土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大,范围广,除局部地区得到治理外,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1.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流失区四川盆地以盆中丘陵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盆中丘陵主要是紫色土丘陵,总土地面积15.8×104km~2,水土流失面积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是广东省广大山区存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而五华县历来是省内严重水土流失区。由于长期的自然及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危害严重,由此给五华县的自然环境及经济建设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土地资源、农业发展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了五华县这个典型的农业山区县改善环境、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从五华县实际出发,通过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对该县水土流失进行评价、对因水土流失导致的经济损失进行初步估算,为今后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灾害之一,茂名小良曾是重要的水土流失区.经过调研、样本化验分析,结果表明,除人为因素影响外,岩土含水量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度和特征.基于这一相关,利用Mathematica程序对小良实测数据作回归分析,建立幂函数模型,为水土流失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区域性环境问题之一,它引发巨大的生态环境灾害,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严重地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因此,如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池州市属于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在那些生态敏感性区域内水土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阐述池州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模式和主要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元 《地理教育》2010,(9):13-14
“水土流失”,是指在流水、重力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现在我国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大约有180万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黄河流域、长江中上游地区、南方低山丘陵区、东北黑土分布区和北方的土石山地都有水土流失发生。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面积约30多万千米2。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0%左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16亿吨。  相似文献   

13.
一、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寻找相等关系例 1.目前 ,包括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在内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 36 7万平方千米 ,其中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全国的 32 .4 %。而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更为严重 ,它的水土流失面积比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还要多 2 9万平方米。问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是多少 ?(结果保留整数 )分析 :设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 x万平方千米 ,则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 (x- 2 9)万平方千米。这时由题中蕴含着的相等关系式 :长江水土流失面积 +黄河水土流失面积 =36 7× 32 .4 %。可列出方程 x+ (x- 2 9) =36…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十分严重,在我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地区、北方的土石山地等地区,其水土流失的面积大约共有180万平方千米。黄土高原是我国甚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的面积有30多万平方千米,其水土流失面积就有27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就有11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有16亿吨。水土流失严重影响着我国局部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二、水土流失的成因以黄土高原为例,水土流失的形成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现在,环境问题已成了当今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多,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致环境向我们亮出了"黄牌":"三废"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因此,学科教学结合有关环境内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动员学生积极投入环保活动中,是我们社会课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呈上升趋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营运安全,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影响,针对施工与设计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及监测体系建设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使项目建设中和营运期间造成的水土流失减小到最低限度,以保护和改善工程建设区生态环境,保证公路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水土流失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本文从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陕北神木县作为研究区,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互动变化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特征,并对土地利用变化中的环境问题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地利用变化中,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和草场退化等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其中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进行研究,可为人工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灾难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十分严峻的问题。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 ,阐述了我国因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及水土流失和荒漠的加剧而造成的生态灾难 ,也概述了我国为防止生态灾难而做的战略性的生态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在长期的防治过程中,以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除害兴利、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的原则,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思想,根据水土流失区的实际条件制定相应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基本治理模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治理经验,其中主要包括五道防线基本治理模式、三道防线基本治理模式、小流域综合基本治理模式及县域水土流失基本治理模式。这些基本治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对福建及我国其它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有着重要的帮助及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