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大、清华作为一流大学的日子屈指可数."7月2日,<财经时报>报道说,针对旅美学者薛涌"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断言,虽然各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但从今年香港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猛增来看,这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谭五昌认为,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高校扫成二流,从理论上来说不是没有可能.因为作为北大、清华最具品牌影响的人文精神与师资力量正在削弱.  相似文献   

2.
很多"高考状元"弃北大、清华而转投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并因此引发北大、清华被香港高校扫入"二流"的说法.然而另一种来自北大的论调却应引起公众警惕: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曾呼吁今后把香港高校的招生纳入统招计划--孙东东认为,目前的招生制度为香港高校招生提供太多便利,但客观上造成内地名校录取考生不报到、浪费招生计划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视窗     
清华考官像虎妈北大似猫爸清华和北大两所名校似乎难以逃脱被比较的命运。今年自主招生面试结束后,考生自然而然地将两所高校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增多,对北大、清华“一流高校”的质疑声越来越响。质疑者中,甚至不乏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和北大校友、著名专栏作家薛涌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北大有关人士首次对“沦为二流说”进行了驳斥——“纯属无稽之谈”!理由是: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高于香港的高校。具体到北大、清华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其不能以“调档线高”而自得自傲。北大、清华之所以调档线高于香港的大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语言、生活习惯、学费等都是有碍于学生报考香港高校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学校到底是一流还是二流,显然不只是取决于所招学生…  相似文献   

5.
近日,各大媒体报道了一位52岁的浙江菜商范国梁"弃商从文",到北大当旁听生的新闻。我得知后不禁感慨万千,也不由得想起了已故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在清华求学时,在北大旁听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像北大、清华这样的顶尖高校毕竟有限,只有很小一部分学子能进入其中深造。但是,借助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不出家门就能"坐"进北大、清华的课堂里听老师讲课、和老师互动,这样的在线教育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触手可及。◇"幕课"风暴来到中国,北大、清华上线课程免费学◇  相似文献   

7.
靠什么去证明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估计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靠升学率,而且是靠名牌大学的升学率,甚至是清华、北大的升学率! 因为莘莘学子及其家长都将清华、北大视为"梦中情人",社会舆论也都将考取清华、北大看作中学教育成功的标志,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用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数来衡量一所中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其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报讯(记者李涛)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07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科院、北大、清华再次占据排行榜的前三位。如果只评比各高校的研究生院,前三名依次是北大、清华和浙大。  相似文献   

9.
一、外引内培,注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和利用一是从清华、北大等国家著名高校高薪聘请企业急需的高级管理人才。1999年以来,华光集团以每月5000元的高薪,连续从清华大学聘请工商行政管理硕士生6人。二是从集团班子成员中选拔年富力强者进入高校对口培训。今年下半年,集团董事长和4名副总经理分别参加了北大、清华举办的工商管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高校中,具有状元情结的莫过于北大与清华这所谓的双子星座了,而既有状元情结,又有莫名之优越感的莫过于北大了。这只要去看一看北大某教授所写的《追求阳光心态》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1日版),就会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咱们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第一,而咱们北大招生又掐了尖儿。文科,肯定没有跟咱们争的;理科有一半儿在咱们这儿,一半在清华:那  相似文献   

11.
能考上北大、清华,对每个学生来讲,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在四川南充,有位名叫张非的考生横空出世,四次参加高考,一次考进北大,两次考入清华,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高考北京理科“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大学,远赴香港科技大学学习,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高考结束后,携优良教育机制和高额奖学金的双重优势,香港高校在内地的火爆招生阵势和“掐尖”做法以及“鲇鱼效应”,引起部分教育界权威、社会人士和学者的担忧。“北大、清华将被香港高校扫成二流”的观点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旅美学者薛涌接连在博客中抛出《北大清华要甘当二流》《香港的大学招生为何偏爱穷人》等文章加以回应,声称如果北大、清华不放下“一流”的架子,以平常心为学生服务,那么香港高校取代北大、清华而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势头将难以阻挡。“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论”引起了轩然大波。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都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论争无休止,然而事实是。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人数及生源质量均创历年新高。香港大学等八所香港高校在内地计划招生1300人,而内地报名人数却突破三万,录取比例大约为1:23。其中仅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就招收了约900名内地优秀考生。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热,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使多年来内地沿袭已久的高考招生格局为之一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淦生 《师道》2009,(1):18-18
看到“北大、清华,我的眼里只有你”这则标题,您可千万别以为我有无限的衷肠要对两所名校倾诉,我不过是想代全国重点中学的校长们为二校献上一曲单恋的情歌。虽说北大、清华这两所举全国之力发展起来的大学在办学成就、国际国内影响等方面要领先于国内其他高校,但是单凭这些要想征服与之并无多大瓜葛的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们的芳心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让其成为众多中学校座们“梦中情人”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时下的教育行政部门差不多都在用考取北大、清华的学生数来衡量一所中学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靠什么去证明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估计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靠升学率,而且是靠名牌大学的升学率,甚至是清华、北大的升学率!因为莘莘学子及其家长都将清华、北大视为梦中情人,社会舆论也都将考取清华、北大看作中学教育成功的标志,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行  相似文献   

15.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清华、北大等名校选拔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一片爱心献教育“五宝”资助宁夏学子迈入北大清华本报讯银川"五宝"床具总厂和宁夏日报社近日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今年起,对宁夏籍考入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的文理科学生,一次性奖励10加一3000元的助学金。银川"五宝"床具总厂几年前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汇》2008,(3):10-10
中国校友会网日前发布了2008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榜,北大以27位校友占据2008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榜的榜首位置,浙大、清华分别位居二、三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2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人才招聘大会现场出现了这样一幕--一边是450家招聘单位的展台前汹涌的人潮,另一边,中国政法大学会同北大、清华、人大等高校在现场设立了"消除就业歧视"公益服务站,宣传反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两所最高学府.即北大和清华有何异同?任彦申在《从清华园到未名湖》一书中作了有趣的论述:北大更看重在认识世界方面有什么新思想、新见解,而清华更注重在改造世界方面有什么新方案、新成效。北大思想解放、思路活跃、务虚能力较强,喜欢坐而论道,往往想法多、办法少,醒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中国语文课,北大、清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高校已相继把语文课列为各专业必修必选课。这次,人们难能可贵地表扬了一下教育部(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