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20年1—2020年12月收治的藏族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EF(射血分数值)平均分为高血压组(EF 70%)和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50%EF70%),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射血分数、BNP(B型脑钠肽)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25、-4.953、3.261,P=0.000、0.000、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确定收缩压(P=0.005,OR=4.034)是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定期监测血压,针对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危险因素进行药物及非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居民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世居西藏拉萨及周边地区18-75岁藏族居民1485例作为受试者,进行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体检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85例受试者中,最终纳入1379例,其中120例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总体患病率为8.1%.其中男性49例,患病率5.06%,女性71例,患病率13.73%.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0)。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在血糖正常组与糖尿病前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是西藏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藏高原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8.1%.年龄、体重增长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应对老年肥胖人群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健康管理,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普芝  赵敏 《西藏科技》2013,(5):31-32
目的探讨藏族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26例藏族临产孕妇与204例藏族健康非妊娠妇女的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结果藏族临产孕妇的PT、APTT、FBG和TT值与对照组相应的PT、APTT、FBG和T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前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对预防藏族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疾病预防策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选择高原地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50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n=25)、未出血组(n=25),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在年龄、静脉曲张程度、child-pugh分级、脾亢上对比,P<0.05;两组在性别、肝硬化病因、脾大、腹腔积液、门静脉血栓、门静脉海绵样变上对比,P>0.05。两组脾静脉及门静脉主干内径、ALP、ALB、RBC对比,P>0.05;两组Cr、TBIL、DBIL、ALT、AST、GGT、APTT、PT、INR、PLT、WBC对比,P<0.05。将上述P<0.05的指标作为自变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作为因变量。赋值:年龄(<60岁为1, 60岁为2)、静脉曲张程度(轻度=1,中度=2,重度=3)、child-pugh分级(A级=1,B级=2,C级=3)、脾亢(无=1,有=2),Cr、TBI...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原藏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因素,并评价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在预测高原藏族住院患者VTE的价值。方法 选取拉萨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534例藏族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该科住院患者VTE防治流程收集相关数据和筛查VTE发生情况,观察海拔、D-二聚体、血红蛋白、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肺动脉高压等相关因素与VTE发生的相关性。同时评估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预测在院VTE的效能。结果 在534例高原藏族患者中,发生VTE有75人,占比14.04%.高原藏族患者居住海拔(p=0.16)、血红蛋白浓度(p=0.36)、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与VTE的发生无明显相关(p=0.002;p=0.028),D-二聚体升高及合并COPD、肺动脉高压与VTE发生显著相关(p<0.001;p=0.030;p=0.030)。Caprini血栓风险评分显示,极高危者发生VTE占比最高,为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高原地区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高危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分娩的154例ICP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比较ICP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孕产次、居住地海拔、职业、文化程度、孕检次数、合并症、发病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结果 ICP发病率为2.3%,单因素分析发现ICP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与发病时间、分娩方式及疾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发现仅发病孕周是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13.21,95%CI(2.15-44.92)。结论 ICP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对于早发型(34周)ICP孕妇其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增加,需要严密监测,动态观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结合孕周评估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或避免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提高胎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2月—2017年10月于广饶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87例,根据有无颈动脉狭窄分为颈动脉狭窄组和非颈动脉狭窄组,得出我院住院的患者中脑白质病变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以有无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因变量,各种血管病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我院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47.59%。脑白质病变与颈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Mo CA评分结果(21.02±2.33)显著低于无颈动脉狭窄组患者(23.43±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 C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OR=1.332,95%CI 1.194-1.485,P0.001)、吸烟史(OR=1.396,95%CI 0.328-5.944,P0.01)、饮酒史(OR=0.251,95%CI 0.05-1.252,P0.05)和C反应蛋白(OR=1.414,95%CI 0.883-2.264,P0.05)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越严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和C反应蛋白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2月—2017年10月于广饶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87例,根据有无颈动脉狭窄分为颈动脉狭窄组和非颈动脉狭窄组,得出我院住院的患者中脑白质病变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以有无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因变量,各种血管病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我院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47.59%。脑白质病变与颈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Mo CA评分结果(21.02±2.33)显著低于无颈动脉狭窄组患者(23.43±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 C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OR=1.332,95%CI 1.194-1.485,P0.001)、吸烟史(OR=1.396,95%CI 0.328-5.944,P0.01)、饮酒史(OR=0.251,95%CI 0.05-1.252,P0.05)和C反应蛋白(OR=1.414,95%CI 0.883-2.264,P0.05)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越严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和C反应蛋白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1年1月~2011年12月拉萨市人民医院分娩的1216名孕产妇中,79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占6.5%,其病因包括母体合并贫血、脐带绕颈、胎膜早破、重度子痫前期、羊水因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盘早剥、性传播疾病、产程延长等。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加强产程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海拔藏、汉族青年生化参考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原不同海拔地区藏、汉族临床部分常用生化系列正常参考值及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日立(HITACHI)7020机型全自动生化系列测定仪,测定了2406名藏、汉族健康男性血清中TBIL、DBIL、CHO、TG、TP、ALB、ALT、AST共8个项目.分设高脂、清淡饮食组,并进行同一海拔高度和不同海拔高度组间的对比观察.结果①ALT、AST、TBIL、DBIL林芝、拉萨、那曲三个地区间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CHO、TG那曲与林芝、拉萨均值之比有显著差异(p<0.001),②ALT、AST、TBIL、DBIL藏、汉族的高脂组均高于清淡组(p<0.05).③TBIL、DBIL汉族均值高于藏族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根汤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研究组)和B(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解痉药硫酸镁、降压药硝苯地平治疗,研究组除常规治疗,加用葛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量、脐动脉血流阻力、全血粘度、D-二聚体;终止妊娠时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例数及延长孕龄时间;两组母儿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肝肾功能损害、心衰肺水肿、脑血管意外、DIC、胎儿窘迫等)例数等指标。结果:A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量、脐动脉血流阻力、全血粘度、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胎儿窘迫例数比B组少(P0.05),A组治疗后延长孕龄时间比B组长(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新生儿体重比B组大,新生儿窒息例数比B组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西藏地区不同人群的H型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不同海拔地区1864名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血压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及生化检测收集数据,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西藏地区H型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8.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3.3%比35.0%p<0.05);(2)藏族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9.8%比16.0%p<0.05);(3)合并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6%和54.9%,高于对照组;(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论男女,民族,H型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年龄每增加5岁,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39%(OR=1.39,95%CI:1.32-1.47);(5)相比海拔2000~3000米地区,海拔3000~4000米地区,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83%(OR=1.83,95%CI:1.13~2.99)。打呼噜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49%(OR=1.4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SP110基因rs1135791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世居藏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肺结核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343名藏族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与病例组年龄、性别成组匹配的260例藏族健康人群,采用iMLDR分型技术检测SP110基因rs1135791多态性。结果SP110基因rs1135791位点T/T、T/C、C/C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分别为61.5%、33.2%、5.3%;对照组分别为63.5%、32.7%、3.8%,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p=0.69)。对rs1135791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显示,T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中和对照组中出现的概率分别为78.1%、79.8%,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1.9%、20.2%,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p=0.48)。结论 SP110基因rs1135791多态性位点可能不是藏族肺结核人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强身合剂与生理盐水对大鼠血液、生化值及内脏器官(心、肝、脾、肺、肾上腺、胸腺)重量的比较研究.方法:将SD大鼠60只分成3组,给强身合剂10.0和20.0g/kg(指含生药量)剂量,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1天,每周称体重一次,给药结束时采血测定血液指标和生化指标.解剖后,用电子天平称各个脏器器官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SD大鼠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Cr、BUN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系数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身合剂10.0、20.0g/kg组连续给药31天,其血液血清生化指标及胜器系数与给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血液学特征及影响病情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并确诊为COVID-19的14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型组(n=51)、重型组(n=68)、危重型组(n=27),并对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患者的血液学特征及影响病情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型与重型,中型与危重型在年龄、高血压、HGB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型与重型、危重型,重型与危重型在糖尿病、NLR、FDP、D-Dimer、PT、INR、CRP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三组患者抗凝情况和D-二聚体>1μg/mL与预后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未抗凝及同一抗凝治疗下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患者D-二聚体>1μg/mL,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糖尿病、D-二聚体、CRP是高原地区COVID-19患者病情加重(中型向重型或危重型恶化)的危险因素,高龄、合并糖尿病、D-二聚体及CRP明显升高的患者病情容易向重型或危重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低剂量阿斯匹林在高原地区具有子痫前期高、中危险因素孕妇围产儿结局及使用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常规产检的132例具有子痫前期高、中危险因素的孕妇,根据孕妇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92例,研究组于孕20周之前开始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直至分娩。结果 (1)研究组所生新生儿早产儿1例,发生率2.5%、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发生率2.5%、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早产7例,发生率7.6%,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8例,发生率8.7%,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6例,发生率6.5%;研究组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胎盘早剥发生1例,发生率2.5%,6例实施剖宫产,剖宫产率15.0%,产后出血发生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5%;对照组胎盘早剥发生2例,发生率6.5%,剖宫产19例,剖宫产率20.7%,产后出血发生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5.4%.研究组胎盘早剥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影响因素,以及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情况,以及性别、是否熬夜、是否长时间使用手机等16个用眼相关的行为习惯,探究其与近视发生的关系.对研究对象开展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得分的差异.结果:三所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77.4%;男性是近视保护因素(OR=0.453,95%CI:0.295 ~ 0.696);有躺着看书或手机的习惯(OR=1.710,95%CI:1.030~2.839)、夜晚熄灯后还使用手机(OR=3.292,95%CI:1.900~5.701)、每天连续使用手机4~6小时(OR=2.034,95%CI:1.117~3.703)是近视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后,有躺着看书或看手机、用手揉眼睛、边走路边看手机等不良用眼习惯的人数都有明显减少.结论:部分广西高校大学生近视患病率较高,不良用眼习惯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用眼卫生相关认知态度行为的健康教育可以侧重于手机使用相关方面,多平台、长时间的健康教育干预有利于纠正大学生用眼误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否会增加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方法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2016年间随机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随机选择了102例高血压病3级未出血患者资料,选取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 PLT)为分析对象,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确定OR值,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GB分别为(180.18±38.96)g/L和(149.06±33.82)g/L,标准误为4.59和3.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LT分别为(180.25±64.00)×1012/L和(215.47±79.43)×1012/L,标准误为7.54和7.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GB与PLT相关系数r=-0.385,P=0.00,观察组r=-0.461,P=0.00,较对照组(r=-0.251,P=0.01)相关性明显;(4)两组间HGB OR值为1.122,表明HGB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PLT OR值为0.907表明PLT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5)同时此研究观察组HGB(180.18±38.96)g/L及对照组HGB(149.06±33.82)g/L分别与标准血红蛋白(HGB)正常值(130±20)g/L作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4.5和3.3两组的HGB都明显高于正常值,且两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都普遍存在红细胞增多情况。(6)此研究观察组PLT(180.25±64.00)×1012/L与对照组PLT(215.47±79.43)×1012/L也分别与标准PLT正常值(200±100)1012/L做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7.5和7.8,观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PLT增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高原地区因缺氧、低压等高原环境因素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引起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从研究中初步得出结论在高原地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因素之一;而PLT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HGB与PLT呈负相关关系;HAPC观察组PLT较对照组低,较低水平的PLT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时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影响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 L总胆红素)、HBeAg转阴率、HBV-DNA应答率及肝脏弹性测定值(FS)的差异。结果:对于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TBi L、ALT、AST、FS水平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V DNA应答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在治疗CHB肝胆湿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3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深化分析仪对不同样本进行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生化检测结果显示,不同采血部位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不同血清分离时间,Cr、ALT、CLU及AST均有所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质量具有很大影响,采用正确的方式可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