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腔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6年于我院入院治疗的的结肠癌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6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患者住院天数、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患者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的治疗中,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患者在术后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减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唐杰  丰哲 《大众科技》2016,(6):73-76
目的:系统性评价FTS(加速康复方法)在髋部骨折(hip fracture)围手术期治疗应用疗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OVDA、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收集FTS理念疗法与常规疗法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2篇,共1441例患者(FTS组715例,常规对照组7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FTS组显著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均数差(MD=10.32,95%可信区间(95%)CI:—24.20~44.85,P0.00001],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Z=5.00,P0.0001[OR=0.31,95%CI(0.19,0.49),提高了患者术后满意度[Z=3.65,P=0.0001[OR=4.00,95%CI(1.90,8.42)],减少了住院费用(SMD=0.06,95%CI:—4.58~4.70,P0.00001);术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MD=3.01,95%CI:—0.82~6.84,P0.00001)。结论:FTS应用于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及Harris评分。由于可纳入研究对象质量总体不高,该结论尚需严格设计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手术治疗的效果,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上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患者分别分成A组(传统组)和B组(快速康复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术后首次进食时间(h)、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术后住院时间(天)、住院费用(元)方面的比较,两组比较(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手术治疗中,可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7)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分析评价,以便指导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21年1月之前大量数据库。最终纳入相关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研究。根据Cochrane手册,所纳入文献质量由2位评价员根据手册内容标准独立进行评价,统计分析上用RevMan 5.3软件,以获得分析结果。结果与结论:(1)最终11篇符合要求文献被纳入研究,患者一共有1209例,包括604例单侧穿刺患者和605例的双侧穿刺患者;(2)Meta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医生在操作时间、患者在术中接受X射线的时间、术中患者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使用体积、术后骨水泥泄露发生人数上有明显差异(P0.01);但术后随访的患者中,两种入路在手术后VAS评分、恢复的椎体高度、后凸角、再次发生相邻椎体骨折、ODI评分等方面从统计学上看无意义(P0.05)。(3)结果表明:两种手术入路术后效果大体一致,但与双侧穿刺相比,单侧穿刺治疗具有操作时间短,术中接受辐射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单侧入路应作为治疗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骨折的标准入路。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5)
目的:分析胃癌采用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效果,并观察对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采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时间介于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按照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期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质保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占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采取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治疗,能够降低术中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上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成两组,传统组42例,采用开窗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微创组42例,用Quadrant微创系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对术后患者的腰痛情况进行VAS评分。结果:微创组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AS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微创治疗与传统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部骨折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获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照Jadad AR试验方法学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定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提取数据,并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个临床研究,1710例患者。15项研究具有同质性,合并效应值RR=1.19,95%Cl[1.14,1.24],z=7.73(P0.00001),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治疗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要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但是鉴于纳入的研究质量较低,尚存在发表性偏倚,上述结论仍需要更进一步设计合理、随机方法正确、方法科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支持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输尿管狭窄程度(狭窄长度、狭窄宽度、肾集合系统分离值)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00%)(P<0.05);观察组输尿管狭窄改善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上相近(P>0.05).结论:钬激光内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输尿管狭窄,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两种方案疗效,探讨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45例Ⅱ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B超引导下清宫术+宫腔球囊压迫(n=27例),B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B超引导下清宫术+宫腔球囊压迫(n=18例),观察比较两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清β-HCG下降比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血清β-HCG下降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B组(P<0.05)。B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2)。结论:B超引导下清宫术+宫腔球囊压迫及子宫动脉栓塞术+B超引导下清宫术+宫腔球囊压迫均为有效治疗方案,但对于血HCG<30000mIU/mL且孕囊最大直径<3.0 cm的Ⅱ型CSP患者,可考虑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宫腔球囊压迫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将研究对象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分别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和针对麻醉苏醒期相关因素采取舒适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离开复苏室的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明显缩短了神经外科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复苏的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离开复苏室的时间及住院天数,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躁动的程度,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和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死亡率。结果:早期手术治疗梗阻型,或非梗阻型轻症ABP的有效率,住院时间,死亡率与延期手术治疗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早期手术治疗梗阻型,或非梗阻型重症ABP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与延期手术治疗,住院天数,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与延期手术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住院天数,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与延期手术治疗,早期手术治疗暴发性ABP的有效率明显高于与延期手术治疗,有住院天数,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与延期手术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结论:ABP治疗因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呼吸功能训练对COPD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包括呼吸功能训练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提取资料后采用Rev 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RCT,合计6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呼吸功能训练明显改善了COPD稳定期患者用力肺活量水平(MD=0.15,95%CI:0.10-0.20,P0.00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水平(MD=0.26,95%CI:0.16-0.35,P0.00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水平(MD=-2.34,95%CI:-2.92--2.75,P0.00001)、6分钟行走试验水平(MD=-14.07,95%CI:-22.98--5.16,P=0.002)。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的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水平,对COPD患者产生了积极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探讨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疗效对比观察。实验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在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住院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实验组采取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经典术式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术后总体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术后肛缘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二组总疗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加内痔芍倍注射加外痔切除缝合术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总体疗效相同,但前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最佳术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4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其中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者23例,作为A组,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者18例,作为B组,对两组手术效果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获得为期6个月随访,B组骨折线消失时间、骨骼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相比,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肱骨骨折,手术效果佳,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病房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1日至9月30日按日间手术标准收治的9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42例(O型22例,I型12例,II型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包括0型25例,I型14例II型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及其团队完成,并对2组患者人均术前候床日数、术中情况、住院费、化验费、西药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人均住院时间、再入院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无再入院病例;实验组术前候床时间、人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人均住院总费用、化验费、西药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间病房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电切术在严格把握准入标准的前提下,具有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广西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88例,以2015年8月~2016年5月为样本选取时段,以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予以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实验组,经不同的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切口长度明显较小,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术后引流量明显较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另外,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RP、RBP、PA均明显较优,以上2组比对数据差异均P0.05,统计学具有意义。结论: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方法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由于宫缩乏力而导致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宫缩乏力性的剖宫术后出血患者,然后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实施止血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止血方法。结果: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所需时间以及出血量等)和预后情况(产褥病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相比,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由宫缩乏力而导致的剖宫术后出血的治疗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更佳,可以显著地优化患者的手术情况和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8.
昆明医学院杨镛教授主要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在多基因转染防治自体移植静脉再狭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在重症肢体缺血血流重建中的作用,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人工肌泵的临床应用等方面颇有建树。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接受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30例)和快速康复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新型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术前不常规灌肠、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控制补液量、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和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等。结果:与传统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静脉输液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技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穴位对预防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行TURP术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穴位艾灸)2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6例。治疗组于TURP术6时后开始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三穴位,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72小时内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膀胱痉挛的次数与强度及术后疼痛,以及两组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膀胱痉挛发生率41%,轻中重度分别为39%、2%、0%;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53%,轻中重度分别为33%、12%、8%;两组在冲洗液转清时间、冲洗时间、住院天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中以治疗组效果较为明显。结论:艾灸气海、关元、膀胱腧能有效预防TURP术后并发膀胱痉挛,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引起的出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