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高职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核心,是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的先提条件.要构建园林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必须建立模块化课程、良好的实施机制和国家监督机制和健全的课程实施保障体系,培养出高素质的园林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当前职业教育的校县合作模式是县级区域政府和高职院校面临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实施中高职衔接的合作办学既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拓展发展空间的新机遇,也是县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更是县级区域经济社会实现“新四化”的重要支撑和依托.本文结合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探索了中高职衔接校县合作的具体路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高职学生管理的整体性,针对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工作衔接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工作衔接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作为浙江省中高职衔接的试点专业,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然后按照"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的思路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分中高职两个阶段实施,有利于中高职教学内容的衔接,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过去的20多年发展中,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分析,认真对待,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成立专门的机构以帮助教师教学发展,在美国高校已较为普遍,但在国内部分本科院校近年才陆续成立,相信未来三五年内我国高职院校也将跟进这一措施。本文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角度,论述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提出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与举措,认为观念先行、完善机制、名师引路、项目推动、健全机构是推动教师教学发展的基本路径,并提出培训、咨询、交流和技术帮助教师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深入分析中高职一贯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目标定位不清晰、培养标准不衔接、校企互融不深入、企业主体不落地等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德合作、中高一体、多元融通、标准贯通”的改革途径。通过一体化研制培养标准,解决“培养目标与外部现实需求契合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多元化融通培养资源,解决“培养体系对培养目标支撑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全程化贯通培养标准,解决“质量保证体系对培养评价信效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中高职教育脱节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中高职教育结构一体化进程中,文化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更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难点。由于传统的中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了中高职英语教学不能有效衔接。为了把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内化并落实于中、高职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高职一体化英语课程构建与实施成为目前职业教育改革和英语课程教学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教研任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学科课程体系不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必要性,论述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技术路径,分析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重要抓手。在中职教育阶段,要突出基础知识与单项技能的培养;在高职教育阶段则要在此基础上对于细化的专业方向进行深入的讲授:从而形成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路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重点主要体现在制度政策、培养目标、核心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等方面,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衔接。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中国中高职衔接起步较晚以及招生制度的缺陷,不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中高职衔接都是非常初步和不完善的。综观有限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以下一些欠缺:一是缺乏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二是缺乏研究体系和理论依据;三是研究缺乏对微观领域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因此,关注中高职衔接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专业的课程衔接研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中高职衔接进行思考与设计,应是未来中高职衔接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1980年批准建立的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雏形;1985年实行初中毕业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1996年"三改一补"发展高职教育方针的确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使高职教育步入规范化、特色化发展的轨道;1999年<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扩大了高职教育的办学途径,高等教育大众化则为高职教育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从而实现了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辰.  相似文献   

14.
发展自信缺失是阻碍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塑发展自信首先要树立道路自信。高职教育发展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科学总结,来源于国情清醒认知,来源于理论深入探索,来源于办学成就。当前,各个高职院校应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发展道路上开辟自我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实施中高职自考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试点衔接项目的开展符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精神,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还存在着中、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缺乏依存性、中职教师专业素质偏低、中职生学习能力欠缺等诸多问题.应切实将中高职培养目标和专业真正融通,并加快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在中高职自考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上进一步加强协调,才能使中高职真正地衔接起来,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扩招背景下,高职招生对象已经扩充为中职生、普高生和社会生.这种多元化的高职生源结构,给实训设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与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现阶段中职生源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情况.目前中职生对职业教育有主见,但自主学习能力弱.本文以中职生学情问题为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促进等创新实践,以适应高职教育新的变化,更好地促进高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融合是新时代经济社会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理论的共融性、教学方法的互鉴性出发,论述了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理论的可行性;从认知误区、体制掣肘、资源匮乏三个方面,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并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础,并提出具体措施。分析表明,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的基础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可通过"校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从办学规划上实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的衔接,从基础建设上实现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的衔接,从制度建设上实现招生制度、评价机制的衔接等措施来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有利于推动目前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庆  石伟平 《教育研究》2012,(5):69-73,78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20.
阚丽  冯辉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9-11,46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岗位对人员知识与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很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处理好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突破培养层次局限,系统地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营造有利于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