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X”证书制度的实施对高职院校人才人培质量评价框架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厘清“1+X”证书制度的内涵和内在要求,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维度深入分析现状和问题,最终提出“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三个维度完善的建议和策略,为“1+X”证书制度下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9年1+X证书制度开始实施,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还存在不足。基于此,通过构建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理论框架体系,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访谈调查,总结特点,研究出在1+X证书推动下,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途径,为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实施的1+X证书制度有利于促进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在1+X证书制度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不足、课堂教学模式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衔接、完善高职院校证书引入评价考核机制等措施,以期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增值性评价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12所样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2018-2022年期间岗位胜任力进行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得出:相较于结果评价,增值评价排序更能全面、客观、直观地体现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效能;“双高”院校的增值效应量略高于地方一般院校;西南地区的学校增值水平较小;“双师型”教师占比越高的院校增值效应量越大;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增值效应量较高;以“营销推广”为优势专业的院校增值较大;师资队伍、“1+X”证书制差异、岗位群差异等因素对学生岗位胜任力增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建立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的耦合机制、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构“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优势专业群精准对接岗位群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田彬 《文教资料》2020,(6):112-114
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1+X证书制度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合性.相关人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证:1+X证书制度制定的关键意义在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1+X证书制度为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依据;1+X证书制度丰富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学制形态.为构建具有时代化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该制度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的,由培养高技能人才向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进行转变。结合高职会计专业的特点,概述了当前职业证书培训体系及现状,指出推进高职教育1+X证书制度应与国家职业证书体系等相衔接。推进1+X证书制度,需要教育部门加强指导,给学校更多自主权;高职院校要提高认识,大力精简课程,全面开放各类专业课程和培训课程,开放实训场地和实训项目,实行菜单管理,给学生更多机动时间和自主选择权;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1+X证书制度的实施等。  相似文献   

7.
黄白瑜 《科教导刊》2023,(28):24-26
“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深化职教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在厘清“1+X”证书制度内涵要义的基础上,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1+X”证书制度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教师主体积极性不高、产教融合不畅通、制度设计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滞后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深化书证融通、加强双师队伍培养、推进组织结构设计、构建质量保证体系等针对性对策,以期确保“X”证书的含金量和“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是落实“1+X”证书制度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与新机遇。结合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分析“1+X”证书制度的时代背景,阐释该制度所蕴含的逻辑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和周密细致的部署,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并为高职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相互贯通,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高职院校重视度不够,“三教”改革的推进力度不足;“X”证书的影响力较小,社会认可度较低;“1+X”证书制度的对接不顺畅,缺乏课证融通制度的实施保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提升重视度,以“1+X”证书制度为基础,推动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凝聚多方面的优势资源,提高“X”证书的社会影响力,健全课证融通制度,逐步完善“1+X”证书的配套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韩韩 《成才之路》2023,(33):5-8
在“1+X”证书制度下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高学生的技能,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概述“1+X”证书制度以及试点的两大主体,分析“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契合性,探讨“1+X”证书体系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问题,指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是在配置教育资源上不断创新,建构完善“X”证效用发挥体系,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专业化人才评价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课证融合,加强师资培养和制度落实。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培养制度通常有两种模式:欧洲式的单一导师负责制与北美式的导师集体负责制。中国传统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单位制度下的"导师制",这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学徒式的欧式制度。北美大学科研实行"老板制",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具有多元性与平等性。当前中国大学科研中也出现了"老板制",但与北美有本质区别:北美"老板制"只是大学科研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大科研"时代大学科研管理的理性选择;而中国的"老板制"则是功利主义的产物,是师生关系走向功利化的表征。为了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中国研究生培养制度需要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即是朝贡制度在东亚体系中的表现,中华帝国作为“四夷”的中心,维护着这一地区的安全,带动周围邦国的发展;集体安全体系形成于20世纪初,它作为解决世界“无政府状态”的一种尝试,以维护世界的和平为目标。作为具有内向性的体系,二者功能上存在着一致性;但是由于在古、今时间上相差甚远,加上东西方地理上的不同,两者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与选课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选课制与学分制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选课制与学分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笔认为,选课制是学分制核心内容,只有完善选课制,才能推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校正在逐步推行学院制管理体制。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运行机制不完善、事权和财权分配不合理,使学院制管理体制流于形式,产生了预算软约束问题,影响了高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以学院制为基础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学分制下重修制度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管理、学籍管理、学风、教育成本等方面提出目前重修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 ,会计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目前企业会计核算通行的权责发生制的缺陷日益显现出来 ,理论界提出了现金流动制。从 7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 ,阐述了现金流动制替代权责发生制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故障模拟是电力系统动态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故障仿真系统,能够模拟电力系统发生的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状态时的暂态过程,特别是严重畸变的故障电流和电压波形,以检验继电保护装置的特性和动作行为。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对各种电力设备如电网、发电机、变压器和断路器进行科学的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由故障仿真模块、数据库和图形人机界面、应用分析接口,构成了暂态全过程仿真软件。通过对电网中性点电压波形的故障仿真分析,表明该软件可以满足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按照面向智能体的程序设计思想,构建基于多智能体的可重构制造模型,把制造企业中各生产管理部门设计成独立的智能体,并借助多智能体系统开发平台JAFMAS来实现系统模型的运行.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符合制造模式的发展方向,还对多智能体技术的应用推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在一定阶段对规范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强化会计监督,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降低会计核算工作成本,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推进会计电算化工作进程,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来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会计交叉委派制是较好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模式,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新形式,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加强终身教育制度创新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在终身教育制度创新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创新终身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制度创新原则,科学设计制度创新的路径,完善正式制度的建设和营造发展终身教育的氛围,对促进终身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