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认知语义学认为概念转喻是思维、认知推理的方式,在语言使用中具有普遍性。体验性是转喻具有跨语言可译性的认知基础,"语言-认知-世界"的多重互动和谐原则是概念转喻翻译的总体认知原则。研究提出三条转喻翻译的认知语义策略:(1)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建立转喻认知图式,实现创造性的翻译;(2)把转喻翻译看作是一个双重认知过程,传达准确的文化意义;(3)转喻翻译要在目标语中找到概念和形式的统一,实现源语和目标语认知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如何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本文拟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其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以求指导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义学作为研究词语意义的科学,对英语的翻译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在词义类型,歧义分析方面分析源语作品,便能更好的将其重现于目的语中。使翻译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本文将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的两种基本方法。广告文本类型及特点决定了广告翻译中应采取以交际翻译为主,结合使用语义翻译的策略,以使广告达到促使消费者采取购买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盛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对翻译理论最突出的贡献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要求译文接近原文的形式,尤其在结构和词序安排上;交际翻译则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和反应。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的角度来阐述翻译里的九对重要且又相互矛盾的关系——可译与不可译、艺术与科学、内容与形式、原文与译文、作者读者与译者、理解与表达、直译与意译、归化与异化、形似神似与化境等。通过讨论进一步说明没有矛盾就没有翻译,翻译的结果是译事范畴中诸多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相对性与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能够很好地指导翻译实践,因为它时刻将语言的意义及其交际功能作为衡量翻译过程的准绳。我们在学习这个理论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从两个方面,谈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徐波 《文教资料》2008,(14):46-48
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由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它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有共同点,也有异同点.语义翻译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意义,而交际翻译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几乎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辩证结合的方法应当是最佳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李红艳 《考试周刊》2007,(10):36-37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两种基本翻译方法,两者各有特长。对两种翻译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把握好在何时何地使用不同的翻译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翻译英文商标的过程中,译者常常将它们处理成读起来有洋味儿的中文汉字组合。这种方法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的结合:运用语义翻译,在保留英文商标的语音特点同时,展现其源语的独特韵味;另一方面,令译文又能准确地传达重要的导购信息于消费者,促使其购买产品,是为交际翻译。  相似文献   

11.
What and how we translate are questions often argued about. No matter what kind of answers one may give, priority in translation should be granted to meaning, especially those meanings that exist in all concerned languages. This research defines them as universal sememes, and the study of them as universal semantics, of which applications are also briefly looked into.  相似文献   

12.
法律翻译不同于其它文体的翻译,根据法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法律翻译进行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与律师的青睐。事实上,语言的转换,也是法律的转换,法律翻译不应局限于文本的表面的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背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要实现法律翻译的功能对等,法律翻译就不应只是词与词之间的简单转换,而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及上下文语境等等。框架语义学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的一种翻译观。现从框架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法律翻译的三种翻译策略:框架对应,框架选择,框架转换。  相似文献   

13.
框架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一理论认为,"把握概念系统中任一概念的意义,必须首先理解它所适应的框架"。翻译既是译者理解原语文本的一个心理过程,又是译者在译入语中再现原语文本框架或重塑原语文本框架的过程。原语和译入语的语义框架有时是重合的,有时是交叉或对立的。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随时根据需要调整框架和视角,以适应译入语的语言规范和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纽马克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号召型文本三大范畴。文中着重对表达型文本的英译实践为例,分析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在表达型文本中的具体应用和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俄语和汉语的应答词语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及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不同,很多俄语应答词语还是具有一些汉语所没有的特点。文章专门分析了俄语应答词语中具有独特感情色彩和民族特色的一类,并尝试进行汉语的译介。  相似文献   

16.
探讨性地介绍了结构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产生的特定背景和主要观点。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两者之间不同的语义观,并进一步说明认知语义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语义研究方式出现的必然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17.
对语言层次的理解 ,有助于了解语言的性质、内在特征及其句法规律 ,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而语言的理解必然涉及词汇与句子等结构层面 ,也涉及语义方面的词汇歧义、词组歧义和句法歧义。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翻译是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语境是翻译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寻求翻译对等的过程中,译者应该把握语境以取得能够与原文产生同样效果的译文表达。本文从语义及语体两个方面讨论了语境分析在对等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英汉国俗语义差异进行比较,并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探讨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