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另类飞行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手机、网络、雷达等信息传播工具相继进入我们的生活,现在我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也许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将看到一些飞行器利用这种电磁波的海洋的“浮力”任意停留在地球上空的各个角落,并且利用这种“海洋”中的“电磁波浪”,像帆船一样在“海洋”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还有一类飞行器,也许它的活动范围更广,众所周知,天空中的飞机之所以会降落,是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地球直径约为1.3万千米,但是频率为3赫兹到30赫兹的电磁波,其波长就会达到1万千米到10万千米!超过了地球的直径。这种极低频率的电磁波就像是电磁波中的巨人,小小的地球,一步就跨过去了!可以想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卫星电视、卫星探测、卫星通信、GPS等电子技术、电子产品的滥用,导致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的人造电磁波的辐射总量不断呈上升趋势。这些以微波信号为主的人造电磁波的神奇功能,除了使我们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之外,就是它还能像微波炉那样对地面物体产生加热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电磁波寻找外星人?已经落伍了。我们需要学习一下外星人之间的通讯手段了。电磁波:落后的通讯手段地球上的人们一直在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等设施来搜索、监听可能来自外星文明的电磁波信号。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自己平时在通讯的时候,也是利用电磁波来接收和发射信号的。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广泛使用大功率高压输电,而且处处都存在无线电通信、电视和广播,它们都会在我们周围生成大量电磁波。除此之外,各种电子设备、家用电器也会产生强度不等的电磁波。可以说人类已无时无刻不“浸泡”在电磁波之中。因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电子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普遍。电视、电脑、移动电话、微波炉等对许多读者来说已不是陌生名词,但是这些"就在我们身边"的产品所产生的电磁波给人类带来危害的一面却不被很多人所了解。一、人为的电磁污染宇宙间的电磁波基本上是两大类:一是自然界所固有的,再就是人类利用电磁能所形成的。目前,人类生存环境中,自然界固有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地球上生活着千奇百怪的动物,向前追溯,它们都有自己的动物祖先。当我们要寻找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时,我们会碰到很大的麻烦。因为地球上的第一只动物显然已经消失在地球的往事尘烟中,它的许多后代也早已寿终正寝。虽然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岩石里的化石探索动物的祖先,但是化石记录往往缺失严重,而且许多古老的动物都是软躯体的,很难保存成化石。  相似文献   

8.
宇宙中的许多射线,如Y射线、X射线,大部是在距地球极其遥远的星体上产生的,它们不远万里,跨过漫长的距离,才来到我们的地球。我们知道,电磁波虽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但其本质还是粒子。当组成射线的粒子产生后,它们往往不能在宇宙空间按理想状态传播。它们所跨过的巨大空间中的一些因素,如途中恒星发出的带电粒子、宇宙中密度不同的尘埃、行星系统以其特有的结构运行……都会通过诸如万有引力、微观粒子碰撞等方式,对射线粒子流施加作用。这样,这些射线粒子就像一个个“微型磁带”,“携带”自己一路的“见闻”,汇聚成巨大的信息流。由于这些粒子数量惊人,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射线中提取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在许多科幻片中,常常出现某个坏家伙威胁或者试图破坏地球的情节.在各种新闻报道或者公益宣传中,我们也总是被告知:当核战争来临,或者大气污染极其严重时……地球的末日就会降临了.  相似文献   

10.
刘露 《百科知识》2014,(6):19-20
无线充电技术并不是一项新兴的技术。早在1890年,克罗地亚的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卉拉·特斯拉就提出一个大胆的没想:把地球作为导体,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远距离传输电力.并且将这一设想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跨孔电磁波CT成像技术是将医学CT应用于地球物理学的一项新技术,该方法是采用对称偶极天线在一孔中发射电磁波,在另一孔中接收电磁波场强,反演重建地下介质的吸收系数分布。它主要依据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吸收差异,重建井间介质吸收系数的分布图像,直观及形象地展现研究区域的地质结构。本文以跨孔电磁波CT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根据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吸收差异来判别岩溶,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某地拟建地铁工区的岩溶勘查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0)
电子通信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电话、网络、微信等都需要电子通信技术的支持。而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技术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电磁信号的强弱会直接影响电子通信的效果。本文对电磁场和电磁波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详细分析了电磁场和电磁波在电子通讯技术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我们对电子通信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有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说起波来,人家立即会想到江湖中的涟漪,大海中的波涛;也可能还会想到携载电视、广播信息的电磁波。其实,除水波、电磁波外,还有许多种类的波,引力波就是其中之一。科学家从理论上预言,物体作加速运动时,会引起其周围的引力场起伏,引力场变化在空间传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科幻片中,常常出现某个坏家伙威胁或者试图破坏地球的情节。在各种新闻报道或者公益宣传中,我们也总是被告知:当核战争来临,或者大气污染极其严重时……地球的末日就会降临了。其实,这些破坏只能使地球上的生物蒙受巨大灾难,而地球自身不过是遭受一点皮毛外伤而已,远谈不上被毁灭。要想真正毁灭地球,其难度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但是,我们的地球并非永不会面临毁灭的危险,科学家们从严谨的科学理论出发,寻找出了毁灭地球的几种闻所未闻的设想。我刊从本期开始,将分期连载介绍这几种设想中所蕴涵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星座的出没     
晚上,我们看到的许多星星,除了几个行星之外,都是相互保持着一定的位置关系,在几百年的长时期中,几乎没有什么变动的。因此,古代的天文家称这些星星为“恒星”。恒星的相互位置虽然绝少变化,但是对我们地球上的观察者讲来,却有着位置的变化。只要多注意注意天上的星象,不难发现这许多星星和太阳月亮一样,也是东升西没的。恒星的东升西没,是步伐一致的;它们在自东向西的移动过程中,总是保持着它们原有的形状,并不走样。古代,人们以为这些恒星都是嵌在一个大球殼上面的,他们认为恒星的东升西没是球殼庄绕着地球转的结果。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我们知道,恒星所以会绕着地球东升西没,是地球在自西向东旋转的结果。地球一昼夜自转一周,所以恒星的东升西没也是以一昼夜为周期的,我们称这种恒星的移转为“周  相似文献   

16.
古文明大圆周队列 地球上有许多谜一般的文明古迹,如埃及的吉萨金字塔、秘鲁的纳斯卡荒原巨型图案、复活节岛上的巨型雕像等,我们在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渐渐对于这类文明古迹司空见惯了。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聴地质学的报告,或者看地质学的书籍和小册子的时候,往往会碰到了一些名词,像什么“古生代”,“石炭纪”、“侏羅纪”、“中新世”等等;甚至在有些哲学书中也碰到它。这些词儿表示什么呢?这就是地质学中用来表示地质年代的名词。我们知道地球从凝固到今天,经过了很悠长的岁月,经历了许多巨大的变动;为了便于叙述地球发展的历史,需要确定一下地质年代,就像讀本国历史我们要分唐、  相似文献   

18.
电磁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时刻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文章介绍了电磁波产生的原理,分析了它对人体辐射的类型、危害程度,提出了如何防止和减少电磁波辐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光学望远镜是观测宇宙的无限空间的唯一工具。只有在不久以前,才发明了新的工具,这种工具是利用电磁波谱的其他部分—无线电波区域—来观测的。画在封面上的巨大建筑物,就是最新型的天文仪器——无线电望远镜。在它们里面,没有普通光学望远镜所特有的那些镜筒、凹面镜和物镜。这种望远镜上的碗状栅跟巨大的雷达天线很相像。我们银河系(包括太阳在内)的许多恒星以及银河外的许多天体,都辐射出各种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最强的波是从银河以及从可见的怛星最密集的空间区域发出来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0)
电磁波自发现至今,已经离百年时光,但是其给我们现代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改变可谓翻天覆地。时至网络化社会的今日,电磁波承载着我们日常生活数以亿计的通信与交流。同样,作为高中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对电磁波的学习和理解,对我们日常生活和未来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电磁波的发现过程及其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