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默多克是世界头号传媒大亨,他拥有的英国《太阳报》是西方头号走庸俗路线而大赚其钱的报纸。《默多克传》的作者威廉·肖克罗斯直言不讳地说:“《太阳报》是一个产生神话和财富的地方,在这里幻想代替新闻,谎言代替事实,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惟一真实的就是:这个地方有金子。”  相似文献   

2.
所谓新闻报道过程中信息价值意义的拓展,就是指新闻传播者通过报道环节的特殊努力,来深化新闻事实的意义,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从根本上说,社会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取决于这个事实的性质及其符合新闻接受者信息需求的程度;能不能反映出新闻价值,则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的报道活动。客观事实有了新闻价值基础,新闻报道环节没有把握好,这种价值也体现不出来,  相似文献   

3.
李松 《中国博物馆》2002,(4):29-31,22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开发最早、且绵延不断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一直没有割断过。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起因是这样的:最近有些刚进报社的年轻同志被分配到记者站工作,由于没有新闻实践经验,远离编辑部,他们中的不少同志感到茫然,不知采写些什么是好。当看到一道来报社被分配到编辑部同志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在报纸上出现时,他们又焦躁不安。内心无不有一种艳羡之感:在编辑部做记者多好啊。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我只能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十分了解,还没有看到驻站记者的优势,还没有体会到驻站记者在新闻一线的乐趣。本人在编辑部呆过,也驻了一段时间的站,两者比较,我还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随江苏省新闻文化考察团赴英国、瑞典并经丹麦、挪威、芬兰等国家,重点访问、考察了英国、瑞典两国主要新闻媒体以及新闻传播业总体发展现状、新闻媒体市场运作规律、网络媒体发展趋势,与英国BBC和  相似文献   

6.
赵金  曹飞 《青年记者》2003,(5):53-55
赵有句俗话叫做“说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是说聪明人听人说话,能听出说话人没有明说的话外之意。我发现,现在这种聪明的电视观众、报纸读者越来越多。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传统媒体没落的论调甚嚣尘上,有愈说愈烈之势。从世界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看,不能说这种论调没有道理,美国的很多老牌报纸、杂志都已经停出纸质版,改出电子版。还有一些媒体专家预言,报纸将在2030年消失。  相似文献   

8.
庄玮 《新闻世界》2009,(9):49-50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解剖“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安卫光 《今传媒》2011,(8):125-126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剖析"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有人说电视没有文化,电视更没有理论。可今天,面对这些质疑你还会怎样说?我的回答是:电视不但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外,而且还具有个性极强的多姿多彩的丰富理论,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电视理论的构建,更加丰富了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1.
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学会了进行文化传播。文化变迁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巨大影响,变迁是文化的纵向发展。可以说,文化较多地依赖了传播,没有传播便没有文化的增殖、同化和重构。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延续下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报纸、  相似文献   

12.
(四)画龙点睛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有点儿特别,它既没有文前提出的总论点,也没有正文中的若干分论点,因而全文也就没有那种以论点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主体骨架,而是采取先实后虚、画龙点睛的方式来谋篇布局,结构全文。这种结构比较灵活,没有固定的格式,它往往在前半部分简明扼要地列举一个或数个生动的事实,然后在下半部分揭示、引发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深刻的生活哲理,加以“点睛”,阐明真谛。这种先实后虚、先画龙后点睛的结构形式,其长处在于灵活机动,生动活泼,有叙有议,借题发挥,形象与哲理融为一体,因而可读性、可接受性都…  相似文献   

13.
培养什么样的记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青年记者》2006,(23):17-18
亲身经历 说到新闻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自己就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产物,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都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的,后来在英国留学,对英国的新闻教育也有感受,在人民日报工作很多年以后,我来到中国传媒大学从事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14.
那天到食堂吃饭,碰到几个新分来的大学生,聊起采访写作,一位小伙子说,詹总,您写了那么多稿子,有些我们上学时就读过。写新闻到底有没有诀窍?如果有的话,您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毫不保留?我说,毫不保留嘛,当然没有问题。可惜写新闻没有诀窍。如果硬要说有,而且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我想了想,道:这句话就叫做:带着问题写新闻。此话怎讲,且容在下慢慢道来。先弄清楚两个概念。其一,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提到记者,说法多矣,什么“无冕之王”啦,“社会的守望者”啦,“历史的记录人”啦等等。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但要我说,记者记者,…  相似文献   

15.
董强 《军事记者》2007,(5):11-11
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世界上有很多笔,如果我这支笔没有特点,它就没有可能存在,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作家创作提倡“这一个”,新闻写作同样也要有个性与特点,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欢  相似文献   

16.
邢蓉 《新闻窗》2011,(5):72-73
由于娱乐新闻出现的时间短,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业界对其并没有权威的定义。简单地说,娱乐新闻主要是关于娱乐圈的新闻。但是必须要弄清的是,文化新闻和娱乐新闻的区别。文化新闻主要是报道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文学、传统严肃文化等领域的动态;  相似文献   

17.
现场新闻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现场和新闻,这两点缺一不可。好的现场能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可使新闻的价值得到提升;一条有价值的新闻,如果能有一个好的现场来烘托,则会收到如临其境的功效。反之,一条本来很有价值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现场,只是很平淡地就事说事,那这条新闻再有价值,也失去了生命力;同样,如果光有好现场,没有新闻也不行,你的现场再好,没有闪光的东西,现场也只能是空的。  相似文献   

18.
发现是科学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出版文化产业亦是科学文化不断被发现、发展和复制的结果.作为参与精神生产活动的编辑出版工作者,在出版文化的推陈出新中,自然也以"发现"作为出版文化创新的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说,编辑发现是编辑活动的本质与境界,没有发现就没有真正的编辑出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出版文化产业时效性的增强,出版新闻化现象日益突出.基于新闻角度来捕捉、感知、整合出版文化信息,强化编辑发现的敏感,促进新鲜信息的有效传播,是编辑发现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去年当国内媒体报道发现了食人鱼的消息之后,西安一家报纸也报道说西安发现食人鱼,紧跟着另一家报纸立即安排记跟进“截获”。应该说快速反应当即跟进不是坏事,可后面的一系列举动却显示出被动做新闻的弊端。依据定式思维方式,先人为主地认为你说有我就认为有,没有也得想方设法地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全国多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在追求和受众的贴近性方面都做了较多的探索和努力,在这种改革的浪潮中,“没有距离感”的“说新闻”风靡一时。在此新闻形式的影响下,甚至许多都市报纸也开始模仿,推出了“侃”新闻版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