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锋精神"历经五十载风云变幻、薪火相传、活力依旧,已成为超越时空、贯串多元文化的精神象征和价值符号。原因在于"雷锋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价值论存在相契合的一致性,具有弥足珍贵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与德育价值。"雷锋精神"所彰显的"价值",正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对接的动力机制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全球性问题日益凸现,它呼唤"价值理性",并阐释了"价值理性"的内涵和本质.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实践要克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生危机,必须以"价值理性"来纠正现存文化理念的偏失,用"价值理性"校正和引导"工具理性",使"价值理性"成为全球化时代与"工具理性"相契合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若干关系,即: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阶级性与普世性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土文化"与"洋文化"的关系,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教育视域,德性养成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德性的文化构成要素是真、善、美,德性养成的文化遵循是"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耦合贯通,其实践路径是启迪"问学"、唤醒"德性"、引导"德行"。  相似文献   

5.
学校整合关键是学校文化的整合,而学校文化的整合不是"并和"、"调和",而是"再造"。文化的"再造"必须要有核心价值的统领,也就是文化品牌。文化品牌的确立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传统与时代交织、理性思辨的过程,既要立足学校传统,也要符合当下的学校实境要求,更要契合教育本质要求。在核心价值的指引下,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品牌建设和价值追求,最终在学校快速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办学的品牌化和特色化跨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价值的主要功能是表达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的追求,反映生命的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艺术的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若干辨证关系,即: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阶级性与普世性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土文化"与"洋文化"的关系,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座具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张谷英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课题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围绕"提升张谷英村的文化价值和处理好其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创新"这一研究主旨,探讨分析张谷英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保护,以提升张谷英村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古建筑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岳阳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管理者是学校管理文化的建设者,更是学校管理文化的践行者、参与者和引领者。管理者对学校管理文化的有效分解和价值表达,是管理者的经验和智慧,更是管理者的姿态和境界。学校管理文化常常被分解为管理文化的"强化"表达、"软化"表达、"消化"表达、"弱化"表达、"变化"表达、"固化"表达等多种表达方式。学校管理文化的有效分解与价值表达,是积极推进学校文化秩序、文化具体、文化落实、文化绩效乃至文化持续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推进,而"三个倡导"表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元文化融合路径。第一个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第二个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体现对西方价值文明的吸收借鉴,第三个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继承发扬。同时,三种文化价值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不同,以第一个倡导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为主导地位,西方价值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作为文化资源和文化根基而存在,共同体现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内核。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和谐小区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小区文化的建设。一个和谐的小区就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天堂。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建设等三个层面上,构建安全、宁静、整洁、舒适、方便的小区居住文化;营造充满"邻里感"与"家园感"的温馨居住氛围;在多层次、多方面的人文活动中构建起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小区。  相似文献   

12.
坠入天上的深渊——从《伤逝》中子君的悲剧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天上看见深渊”是鲁迅式的人生哲学,即使是对于爱情,鲁迅也警告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止于至善”、凝固,是爱情的绝境,《伤逝》中子君的悲剧说明了这一哲学性的道理。自身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心理积淀和男权社会的迫害所酿造的子君坠入深渊这一悲剧,意在使人们警醒:天上也有深渊,斗争不能终止。  相似文献   

13.
从五四起始的现代乡土童年书写,追怀作家童年时代的生命经验与人事见闻,对已逝的童年乐园的忆念多源于现实中成年人生的困境.从鲁迅童年的“百草园”到萧红童年的“后花园”的记忆书写中,寄寓了作家的生命理想,也蕴藏其“失乐园”的沉痛.萧红在表现的深广度上体现了与鲁迅相接的精神底蕴,不仅传递着“励己”及“立人”的渴望,而且对个体生存和整个人类命运之荒凉底色有着深邃的洞察.现代作家的乡土童年书写大多体现了对“失乐园”的清醒意识和力求振拔的内心挣扎.  相似文献   

14.
城市中存在着的技术的僭越、自然的退缩、生态的报复,这些人类文明在发展中所遭遇到的三大难题,将人类自身陷入困境之中。在城市中,要走出文明的窘境,可将城市审美化作为一种解决途径,凭借于审美将被技术无限禁锢的情感与想象重新解放出来,重新挖掘自然自身所具有的美与价值,并最终将城市中生态的“完善”与美学层面上的“美”等同起来。而这种城市审美化所呈现出的美学形象就是将整个城市变成一座园林,使整座城市成为适宜人居住的“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15.
“金陵小天堂”思想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思想和文化现象。它是由洪秀全提出的“上到小天堂”口号发展演化与具体化的产物,并与定都南京战略决策的形成密切相关,对太平天国的发展既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积的影响,很有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生活在西方主流文化的中心,关于少数族裔文化身份的探讨一直贯穿于她的作品之中.在小说《天堂》中,作者将对身份认同的探讨带向历史的源头,重新检查文化的生产和发布过程,希望能为充满焦虑的少数族裔身份找到可以安放的位置,从而寻求到真正天堂之所在.同样有着少数族裔身份的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认为文化意义的生产必然要穿越一个他称之为“第三空间”的地带,由于第三空间的介入,文化始源的纯真性遭受颠覆.为了重新寻回属于少数族裔的自我认同,带领黑人群体找到真正的天堂,英里森在《天堂》中构建了一个类似的介入性空同.文章旨在援引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分析莫里森在小说《天堂》对于黑人少数族裔乃至整个人类出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阿坝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文化资源。打造“旅游高地”实现全州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需解放思想、转变文化旅游的服务观念,形成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从而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8.
陈忱作为富有民族气节的正统儒者,其《水浒后传》表露出借题发泄的亡国隐痛,从维护传统文化和日常生存的角度写残余英雄海外立国,虚构出一个清明稳定、传承中原文明的世外桃源。暹罗世界成为华夏文明的诗意栖居地。  相似文献   

19.
李钦业是一位不想当作家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汲汲以求的是为自我生存营造诗意化的世界.20多年来他如燕子衔泥结巢,建构着一个学人的精神家园.自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他先后发表散文近百篇.他的散文饱含诗情,以学者气浓,文化品位高著称.  相似文献   

20.
家族文化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家族文化的精神特质,两者的互映互动延续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以文学母题为基点,将百年中国文学置于“家园皈依意识与追寻母题”、“男权制文明与审父母题”、“重返母体与失乐园母题”、“宗法血缘秩序与乱伦母题”和“家族至上观念与复仇母题”等五种文化母题之下进行审视,是《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对百年中国家族文学精神特征的精妙勾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