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赵梦 《现代语文》2007,(12):106-107
文章从比较陶渊明与李白诗歌"鸟"意象的形态及内涵入手,认识他们建构自由人生的不同情致,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陶诗中的鸟意象以无名鸟写的最为出色,李白诗中的鸟类众多,以大鹏与凤为其代表,因为大鹏与凤分别象征了李白纵横慷慨、不可一世的宏大抱负和他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诗人。观其一生,游侠经历对他的生活和创作都有深刻影响。文章对他的游侠经历和游侠精神作了初步探讨,并简要分析其渊源。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类     
材料1李白伟大抱负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正是开元盛世,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  相似文献   

4.
冯霞 《林区教学》2008,(11):29-30
首先从盛唐的社会环境写起,因为一个诗人的成功与否总是和他的生活环境与他的处事态度分不开的,接下来写他的志向抱负、天赋以及他"将复古道、舍我其谁",要革新唐代诗风的决心。这些就是李白乐府诗成就的前提。从五个方面介绍李白乐府诗的艺术成就,意在说明李白的乐府诗是艺术成就极高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将进酒》文本的分析,揭示了李白的抱负与痛苦。李白借酒消愁,借酒来塑造个人的诗性形象,千载以来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典型的。诗圣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纵观李白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安社稷"、"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追求个人自由的独立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等。一、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在思想和诗歌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有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都希望国家强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他们的诗歌都充满了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关心国家的命运.同情人民的疾苦、揭露祸国殃民的黑暗腐朽势力,歌颂正义战争,反对不义之战……,这是李白与杜甫的共性.另一方面,李白与杜甫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也就是说他们各有其独特的个性.李白的思想比较杂,融合了儒、道、释等各种思想,而杜甫恪守儒家思想;李白狂放不羁,叛逆性格很明显,而杜甫忠君思想较为突出;在创作方法上李白主要是浪漫主义,而杜甫主要是现实主义…….关于李白杜甫之异同比较,已有不少学者,作过深入的论述,本文着重探讨李杜异  相似文献   

8.
<正>李白是一位伟大的天才诗人。他自信、狂傲、豪放、洒脱,有着一颗浪漫的心,对"月"有着狂热的喜爱,几乎无诗不"月"。在他笔下,"月"千姿百态,空灵飘逸,意蕴丰富,情思万种。它犹如李白的知心朋友,"与人万里长相随",唤起诗人不尽的诗兴和灵感。寻象观意,"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是他的知心朋友,是他的理想抱负,象征着高洁的情操,见证着历史的盛衰。一、"月"是李白的情感寄托,倾听着他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9.
"李白精神"这一新的命题,是对李白更全面的认识和更高度的提升。本文从积极进取、顽强不懈的追求精神,张扬个性理想的狂傲精神,蔑视权贵、抨击时弊、抗争现实的反叛精神,热切关心国势民生、投身报国的强烈爱国精神四个方面对"李白精神"给予解说,以对"李白精神"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李白创作的诗歌今存九百多首,他的诗充分表现了其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精神。李白多次以大鹏自比,他的诗歌题材多种多样,被誉为“诗仙”。杜甫是唐由盛转衰时期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保留至今的诗作有一千四百余首,诗艺精湛,  相似文献   

11.
郭启宏的话剧《李白》是中国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当我们用尼采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理论重新诠释《李白》时,李白身上同时具有的双重矛盾会更加突出地展现出来。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冲突,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是全剧的主要矛盾。家与国的取舍和清浊之争的现实冲突是外在的冲突和次要矛盾。剧作家通过三层戏剧冲突,进一步还原了李白悲剧性格及命运形成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盛唐文化观念,再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典型人物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2.
李白今读     
在人的精神素质建设和社会人丈精神建设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代表了盛唐时代风格和人类积极向上健康精神追求的大诗人李白,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滋养心灵大有裨益。本文着眼于人生价值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今人眼光并结合历史实际对李白其诗其人从七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正面分析,意在匡正李白研究中业已出现的戏说、调侃倾向,同时也为李白研究这一急需加强的学术工程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思想是十分复杂的,对于李白思想的阐释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文章将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李白思想作一种诠释,挖掘出李白思想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白诗歌不仅具有浪漫主义因素,还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从表现题材看,李白的政治抱负及对诗歌功用的认识决定其作品并不缺少对现实的深切关怀;从创作手法看,由于李白性格及诗歌审美理想的影响,他的现实主义因素又表现了较强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其诗作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不倦研究的经典文本,他的作品便是他一生的写照,李白诗与风结下不解之缘,使用次数之多,别的诗人无法相比.作者认为“风”从很多的方面体现了李白的个性和政治抱负,形成了李白诗作的独特风格,本文从七个不同的方面对李白的一些名篇中“风”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对李白诗歌的研究中,往往以西方的"酒神精神"来阐释其饮酒诗的创作.但是"酒神精神"与李白饮酒诗所体现的"诗酒精神"具有文化内质上的根本差异性,其文化根源、主要内涵及醉所表现的精神实质都不同,于是对其阐释的有效性理应遭到质疑,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西方的"酒神精神"理论套用在对李白饮酒诗的阐释和研究上.  相似文献   

17.
李白与苏轼为追求精神自由,实现生命活动的圆成,都经历了超越现实困扰的心路历程。李白的思想超越之路以道教的"生命永恒"意识为基础;苏轼的思想超越之路以道家的"自然而然"观点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谜取名     
唐朝天宝年间,李白被唐玄宗召进京做了翰(hàn)林。开始时,李白踌躇(choúchú)满志,想一展才华,但又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只得每天借酒浇愁。  相似文献   

19.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他的诗歌表现了他一生怀才不遇、与黑暗现实和权贵格格不入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本文试从李白的悲剧人生和浪漫人格,及其诗歌中表现出的失意以及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揭示李白诗歌的悲情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通过游仙精神的传统发展过程、深入分析李白游仙诗的神仙世界,来探讨游仙对李白诗歌的影响,以及李白对游仙诗的改造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