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超 《江苏教育》2022,(6):25-28
语文生活客观存在于每个人的一生中。营造学生高品质的语文生活的前提,是语文教师要经营好自己的语文生活。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四有好教师"、成为学生"四个引路人"的高度,提升自己的学科生活,苦心经营自己的语文生活。教师要专业热爱,让语文生活更有情怀、更受欢迎;要专业学习,让语文生活更有尊严、更受尊重;要专业实践,让语文生活更具前瞻、更加卓越。  相似文献   

2.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等方式的开展,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4.
白霞 《甘肃教育》2014,(20):54-54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让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需要树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是生活学问"理念。这样的理念可以使课堂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可以充分动员学生学习,避免学生被动的学习,去通过观察生活、创设情景、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理解生活与语文之间的联系;可以让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更有趣味,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就是说体现"全面"和"综合"是新世纪里语文教学的一个全新的理念。教师可以从语文课堂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密切联系方面来教语文,使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更有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87):50-51
观察是学生积累语文素材的重要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培养学生形成的。善于观察的学生懂得发现生活中的美,更能用优美的文笔记录观察所得。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语文课"到"语文生活",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引导学生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出生那天起就一直陪着我们,并且会伴随我们一生,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更贴近生活,与生活同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学生生活中的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三方面促进语文与生活的相互提升。  相似文献   

10.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学语文,让语文更增生命力,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就简述自己在平时实践中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培智学校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  相似文献   

12.
链接学生生活,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文本,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主题链接、情节链接、语言链接、意境链接等途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解读文本。这样教学,使文本"契合"学生的生活,让生活促推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周文化 《时代教育》2010,(5):154-154
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更努力关注生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生活.本文对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培养和塑造生活中真实的"人"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须臾离不开语文。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开始,到现在我们用QQ、微博、微信记录生活点滴,我们与语文便注定了彼此间剪不断,理更"亲"的关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实践与探索,并对此进行总结得到以下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课堂中,教师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课文与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是一个自由、开放、灵活的空间,想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就必须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用语文装扮生活。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走进生活的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零距离"。通过奏响生活旋律和敞开生活之门打造磁性课堂,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面向生活,建立开放性教学,进行开放的语言运用教学体系,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面目一新,才能使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又露尖尖角".因此,语文教学要走进教材,更要走出教材;语文教学要面向生活,更要走进生活;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有教学改革的意识,有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语文教学要拎清"作文"与"作人"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之方法论即"教学做合一",其内涵是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语文教育更离不开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基于这些认识,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感受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因为和学生的时空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些偏差;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