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绘画发展阶段可分为:涂鸦期阶段、象征期阶段、图式期阶段、写实期四个阶段。2 ̄3岁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为此,我遵循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活动,探索适宜的材料与方法来引导幼儿的涂鸦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既给予他们涂鸦的自由,又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  相似文献   

2.
时鹤 《考试周刊》2013,(32):194-195
<正>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会涂鸦就会有绘画创造的源泉。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新课改要求幼儿园开展绘画教学,尊重幼儿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一、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普辛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从小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可激起表现美的欲望。如在绘画《小熊的新衣》活动  相似文献   

3.
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但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既满足他们涂鸦兴趣又能为中大班绘画活动打好基础的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情境游戏中开展的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既能让幼儿体验涂鸦活动的乐趣,又能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黄晓军 《陕西教育》2009,(2):104-104
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3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幼儿绘画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儿童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要让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有机会自由涂抹,享受"机能的快乐",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脱涂鸦期,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幼儿是单纯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着兴趣。特别是绘画,他们对其有着偏执的喜爱,喜欢用手中的彩笔在白纸上涂鸦出有趣的图案,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所以,幼儿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保留幼儿对绘画兴趣的同时,强化幼儿的绘画能力,并以此来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目的。另外,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这也是帮助幼儿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无比的欢乐。  相似文献   

6.
幼儿是单纯的,他们对新奇的事物都充满着兴趣。特别是绘画,他们对其有着偏执的喜爱,喜欢用手中的彩笔在白纸上涂鸦出有趣的图案,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所以,幼儿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保留幼儿对绘画兴趣的同时,强化幼儿的绘画能力,并以此来达到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目的。另外,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这也是帮助幼儿抒发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而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获得无比的欢乐。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注意力、自控力较差,绘画水平还处于涂鸦阶段。涂鸦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这跟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幼儿因为年龄较小,手部的肌肉力量还很弱,动作协调性还比较差,不够灵活。涂鸦意味着幼儿绘画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只是把绘画当游戏,任随自已的兴趣和想象涂抹。但是,正是在这样的涂鸦中,幼儿的心理品质得到了培养和发展,个性开始萌芽,得到了张扬。幼儿美术教学要重视幼儿的“涂鸦”,努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三岁的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涂鸦期,他们进入幼儿园后,一部分幼儿对绘画感到好奇,他们对自己在纸上画出的一道道线条,会感到兴奋不已!一部分幼儿则对绘画不感兴趣,甚至惧怕绘画。那么作为小班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中,我尝试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创设绘画情境,激活活动兴趣,让幼儿在智慧地引领中,享受绘画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卢小玲 《广西教育》2013,(45):96-96
绘画,是一门艺术。它能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涂鸦”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活动,然而却往往被大人认为是瞎画、胡闹。幼儿在涂鸦时不经意间弄脏衣服、桌椅常常会受到家长的训斥。殊不知,大人的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幼儿绘画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涂鸦”这一爱好,点燃幼儿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在“涂鸦”中找到绘画的乐趣,开启幼儿的绘画之旅。  相似文献   

10.
柯梦蝶 《考试周刊》2012,(88):191-19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动力,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是幼儿求知的动力。传统的绘画活动主要是教师灌输、幼儿模仿,并不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是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积极性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绘画是表达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要想让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让幼儿对绘画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巨大动力,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如果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力,无疑会为孩子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绘画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老师设计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孩子们都喜欢画画,爱画画是幼儿的天性,但是对绘画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一、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12.
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都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在墙上、地上、手上、衣服上随意挥笔作画.他们有的画是横线、竖线、斜线掺杂在一起、有的画全是螺旋线、有的是很多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圆,总之他们的画杂乱无章,要让他们真正画一样东西实在太难了.在大人眼里他们的作品简直是乱七八糟,其实这就是每个幼儿都要经历的涂鸦期.涂鸦是幼儿绘画的起点,是幼儿未来绘画不可缺少的准备阶段.作为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度过这个涂鸦期呢?  相似文献   

13.
孙泽君 《成才之路》2012,(14):90-90
正儿童的绘画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绘画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社会能力。婴儿通过哭闹、笑容和身体的摆动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幼儿的画和婴儿的表情是一样的,仅仅是表达情绪、心情的一种方式。而有些家长和老师却以好坏来评价他们的画,甚至上升到心理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画来判断幼儿的性格气质。幼儿的涂鸦从最早的乱涂乱画开始,家长和老师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如果幼儿时期孩子的画就被否定,那么将会影响幼儿的自身发展。只有充分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合适的内容,才能真正带领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相似文献   

14.
陈大丽 《成才之路》2011,(34):82-83
不少儿童都喜欢画画,尤其是进入幼儿园大班以后,他们对自由绘画活动特别感兴趣。作为老师。我们不要小瞧了这些涂鸦之作,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它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幼儿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呈现内心世界。对于老师来说,幼儿绘画作品可以作为一扇通向幼儿心灵的窗户,解读幼儿绘画作品是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三岁的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涂鸦期,他们进入幼儿园后,一部分幼儿对绘画感到好奇,他们会因为自己在纸上画出的一道道笔迹,而感到兴奋不已、控制不住自己的小手。另一部分幼儿则因为没有接触过这一活动或是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接受老师而对绘画不感兴趣,甚至惧怕绘画。那么作为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者应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它反映 着幼儿智力的发展情况。我国著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 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绘画对于儿童是具有强烈的吸引 力的,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直接 去满足他们的欲望。间接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情 绪,并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要想让幼儿掌握 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得让幼儿对绘画感兴 趣。 一、方法导趣 幼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其不同的绘画特征。涂鸦期幼儿没有明确的绘画目的,给他们一张纸、一只笔,就会涂涂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对于孩…  相似文献   

17.
涂鸦时期的儿童画是幼儿的另一种童言,每个幼儿都有美丽的童话世界.而他们内心世界的情感能通过绘画释放出来。许多中外教育家历来都很重视对儿童绘画的研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绘画的价值:“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可以练习儿童的目力和手力。”所以在教幼儿画蜡笔画时,要了解幼儿的绘画特点,从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入手,开阔幼儿视野,  相似文献   

18.
美术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来说,美术活动,特别是绘画活动是他们表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理解的一种方式,是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途径,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可以使幼儿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进行着创造.尤其是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更是体现了随意性的特点.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很差,绘画多以涂鸦为主.有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对自己不够信任,不敢大胆地去画画.可是当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能用笔画出线条时,画出圆圈、又会感到非常得高兴和满足.那么,如何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动"起来,让幼儿大胆去进行创造性活动呢?笔者用以下几条来指导小班幼儿进行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从色彩入手     
近年来,广州一些幼儿园在充分研究幼儿绘画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前提下,提出了从色彩入手,改革传统的从线条、形体教学入手的教学法。他们认为小班幼儿绘画还处于涂鸦期,传统的用硬笔画线条组成的形体,画面呆板,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而从色彩入手,通过开展一些玩色游戏,则能充分地让幼儿运用涂鸦感知色彩,运用色彩拼凑感知形。小班末期幼儿  相似文献   

20.
小班幼儿以涂鸦为主,喜欢摆弄他们的绘画工具,比如铅笔、蜡笔、彩笔等,在他们认为能画的材料如纸、书、墙、地板上又涂又画。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线条时,就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满足。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表现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特殊形式。小班幼儿注意力不稳定,缺乏自控能力,手的动作不够协调,但是这个时期开始产生想画点什么的意愿,可画出的东西总是不像,表现不出他们内心希望的东西来。幼儿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也是可以引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