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徐州市推行"学讲方式"以来,笔者一直在探讨、摸索如何把"学讲方式"与语文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下面围绕"学讲方式"中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个方面,谈一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愿学、乐学教学实践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爱屋及乌"——他们也会愿意、乐意学习他们喜欢的老师所教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和谐师生关系的培养,努力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2.
课题的主要特征是"先练后导"。按照心理学理论,问题先行,即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学习探究和实践活动,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自学品质和思维效果。千百年来,"以教为本"的传统教学根深蒂固,"教—学—教"模式让"教"占了三分之二时空。本课题的基本理念是"以学为本",采用"学—教—学"模式,"学"占了三分之二时空,这不仅是教学程序上的变化,而且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先练后导教学模式研究"是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一项综合性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程序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课前激活—反馈互动。  相似文献   

3.
<正>"少教多学",从字面上理解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少教"不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就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育的思维模式,强调学生、教师在平等状态互动下实施"教"和"学".如果把这种教育理念的思维方式"普泛化",不仅能够在教学上达到新境界,也可以促进各种教育理念的"融合",真正落实"每一个培养对象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会更好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的观念,甚至有利于树立人与人平等的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下构建有效的现代文教学,践行"少教多学"的理念,提倡现代文教学以"少教"带动"多学",驱使学生主动的进行文本细读。现代文教学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备好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相似文献   

6.
<正>将"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合理地应用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为高中学生创设更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更多的语文学科知识,感悟语文课文中的情感。为了充分发挥"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作用,老师需要深刻理解少教多学的内涵,对学生放手,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一、采用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合理开展探究性学习"少教多学"是新型的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我在教学中运用"四三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三三"教学法是指"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巩固拓展";"三不教,即会了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能会的不教";"三要学,即自主学、合作学、指导学"。一、"四三三"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美国的阿尔文·托夫勒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陶行知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不成教,学也不成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在这里,陶行知强调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所谓"做",就学生而言,就是亲自实践、亲身体验,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获取知识。陶行知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方法论的意义。笔者在高中语文复习备考中努力践行陶行知的这一教学理念,就学生如何"做"这一问题上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生本教育"的提出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而其中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观深深地触动了我。这些感触促使我阅读了有关"生本教育"的系列文章,对"先做后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生本教育操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它会让我们品味课堂上师生和谐相融、智慧互动的成功和喜悦。联系自己所教的体育学  相似文献   

10.
正"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这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大环境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无限地将课本内容进行整合这一问题就应运而生。我们在莱芜市莱城区教研室的领导和倡导下,积极进  相似文献   

11.
吴笛 《考试周刊》2014,(64):53-53
"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也是一种适应于现代教育形势的教育理论。本文立足职高学生的特点,从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学会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2.
新的教学形式沐浴着每一位老师,以往的教学,老师只注重如何教,忽略了如何学。目标教学法提出四大基本理念:一是让知识有更多的教育价值;二是让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三是让每堂课都从提出明确的目标开始;四是让课堂更加自主开放。"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先学后教"成了课堂变革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正>高明老师在《"少教多学"课题研究设计的构想与实施》一文中这样解释少教多学的概念:"少教多学"是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教师的"多教"转变为学生的"多学"。教师为学生创设更具弹性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具有科学的学习方式、思维品质和较高的自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更好、更有效,学生学得更多、更主动,在师生互动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基于"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师生关系民主、和谐,呼唤学生真情感;课堂教学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探究,挖掘化学学科本体知识;促进化学实验绿色化,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要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它。数学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掌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笔者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谈几点体会。一、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要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就要放下架子,与学生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同时还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朋友,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  相似文献   

16.
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学"生产力",须着力追寻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教育理念。"第三教学"着眼于"学力形成"和"个性发展",立足于学生本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笔者试图从"基于教师:转换角色,优化结构"、"基于学生:生成学力,学会学习"、"基于模式:先学后教,超前断后"等方面就"第三教学"视阈下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改革的"行进"视角作一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主体实现"教学模式是指以学习的主体——大学本科学生的自我实现为目标,通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精神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特点:一是能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满足其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二是改变过去的教学重在"教"的教学理念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倡"教"服务于"学"、重过程、重学生自主意识的新理念、新方式;三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中有两个元素,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是决定因素。陶行知先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经典短文《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中,更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  相似文献   

19.
正"少教多学"是全国第三届"教育艺术杯"观摩、评比活动的主题。从字面上看,"少教多学"是对于教与学时间或内容的量比提出的一个概念,减少教师讲授,突出学生学习。本人认为,这里的"多学",并不是指机械的作业型的练习与浅层次的讨论,更重要的是课堂学习时学生潜入文本的独立思考、参与研讨与思想交流,强调的是思维训练,还有联系自身的领悟触发与情感体验,这是"多学"的核心内容。"少教"指的是减少教师不厌其烦的讲授,"少教"的"教"更应理解为"导",即指导学习、引导学习、促进学习的意思,不是简单的讲授。"少教多学"关键在于怎么"少教"?怎样"多学"?下面结合朱老师  相似文献   

20.
一、要营造和谐宽松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不要用"师道尊严"约束学生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心灵上自然放松.在压抑的环境下,学生只会封闭自己的心灵,根本谈不上创造.课堂上教师不要做"严父"、"尊师",而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协作伙伴,要创造性地去教,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者、引导者和欣赏者.这样,师生相互尊重,在尊师爱生的情感支配下,课堂气氛才会融洽.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十分敬佩的目光聆听老师的讲课,他们学得愉快,学得主动,这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