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难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尤其是在农村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这种想象尤为突出,这是每个教师都想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笔者在帮助初中生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方面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帮助很多学困生走出了英语学习的阴影,使学生开始对英语感兴趣了,使课堂教学也更有成效了。一、暂时"隔离"大部分学困生由于成绩差而产生挫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英语教师的头疼问题,几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每位英语教师都可能遇到"学困生"。产生"学困生"的原因很多,心理障碍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英语学习中,心理障碍主要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动力、意志、性格、情感、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相似文献   

3.
谢建辉 《考试周刊》2014,(96):107-107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城乡转换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学困生队伍在不断壮大,而大量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蜂拥而至城镇学校,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寻找现状和突破口及解决这一问题成了当务之急。作者就这一方面联系实际和亲身实践,谈谈如何让农村中学学困生树立英语学习信心。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内外在因素,教师应从自身、学校和家庭中找出原因,解决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问题,并形成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语作为初中教学阶段重要的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对“学困生”的教育是教师更加头疼和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够帮助和引导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跟上教学进度,并且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就“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完成"教育上的脱贫",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观念封闭落后,留守儿童众多,造成学生学习力较低,限制学生智商的提高,不仅不利于实现脱贫工作,更影响学生未来人生的方向。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英语教学观念落后,家长素质较低家庭教育困难以及缺乏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导致农村英语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出现较多英语"学困生",这限制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农村人才的培养,是我们必须要重视与着重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农村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提出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尹维政 《考试周刊》2013,(41):105-105
学困生转化工作一直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农村学困生成因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转化的难度。只要教师尊重英语学困生,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关心学困生,努力缩短心理距离,学困生就一定会"亲其师,信其道",对英语学科感兴趣,从而自觉、刻苦地学习英语,提高自身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际化集成不断加深,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学习外语成了国人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目前广东每个初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一些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合作学习为例,介绍激发初中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期待对学困生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姜颖 《考试周刊》2013,(80):113-113
目前,在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学习能力的局限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问题。特别在农村初中,由于教育观念、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学困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影响了初中义务教育的普及。作者提出几点提高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让教师头痛,让家长苦恼。“学困生”是怎么形成的: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心理上有问题。学校、家庭和教师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与学困生建立和谐的关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困生的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少。农村的数学教学质量也会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而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学困生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本人从学困生的心理入手,加强学困生的心理疏导,促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设良机,让每位学困生进行成功"体验"等方式,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有些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原因,成了"学困生"。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力度。为此,教师应从情感入手,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困生,即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学生只是学习英语遇到了困难。学困生是每个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遇到的,而且会一直伴随着教师的教学。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质量,就一定不能把学困生当成包袱和累赘,每个教师都应该有一套帮助学困生的方法,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学好英语。下面浅谈一下自己一些方法体会。  相似文献   

14.
现在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基础薄弱的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很多学生学英语不到一年时间就跟不上了,成为英语学习的学困生。这些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老大难"问题,而它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求"学困生"转化的路径,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给这些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研究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正干 《广西教育》2014,(14):16-17
农村高中数学采用分层"走班制"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学习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促进学困生提高成绩,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柳姬 《时代教育》2008,(3):223-224
根据自信心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分析了"学困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以及"学困生"自信心对英语学习的负效应.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学困生"在英语学习中自信心的培养与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孙向梅 《考试周刊》2014,(88):99-100
在过去的两个学年,中途接了两次班,作者对教育教学有了不同的感受。经过几个月的师生共同努力,两个班级的英语学习都实现了"漂亮的转身"。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接触中,作者更深刻体会到每个学生对于每个家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尽力避免学困生的产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时有责任帮助那些学困生,从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入手,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有效转化对策,如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及改进教学方法等。只要静心于此、尽心于此,必将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该理念强调了"人人"而不是"部分人",通过学习数学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使每个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许多学困生,关注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是我们农村初中数学老师面  相似文献   

20.
学困生是对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和障碍的学生的简称。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解、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引导,帮扶农村英语“学困生”转化,使他们走上轻松的英语学习之路,变为英语所累为英语所乐。本文对转化农村英语学困生的做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