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卿永锋 《高中生》2009,(23):13-13
随手拉住一名同学,他都能从口袋里拿出一把口琴,吹上几段,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初三(91)班是个名副其实的"口琴班"。今年,在第三届全国口琴艺术展示交流会上,稻田中学伢子的小小口琴吹出了惊叹号。  相似文献   

2.
顽童的游戏     
我6岁时,爸爸给我买了唯一的玩具——一只口琴。这只有48个吹孔的绿色小口琴,便成了全村孩子共有的玩具。它在村娃们的手中辗转流传,你吹我吹他也吹。不久,这只小口琴变得越来越残破陈旧,终于有一天再也听不到原来悠  相似文献   

3.
自动报时     
你在练口琴吗?对啊,我的口琴吹得可棒了!真的?!那就表演一下吧。我吹的口琴不但好听,还能报时呢!求求你别吹了!现在是中午1点,午睡时间!自动报时$小樱桃卡通公司~~  相似文献   

4.
文畅 《小读者》2011,(6):14-14
一个农家孩子,偶尔看到一个人吹口琴,觉得那声音真是好听极了!于是他也想买一个学着吹。那时候一个口琴要三块多钱。这笔钱,在当时的农村人看来,算得上一笔巨款。他是不可能找父母要到这笔巨款的。他要实现拥有一个口琴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口琴的故事     
导读:这是少年时代的一个动人故事。“我”壮着胆子向兜里紧巴巴的父亲要钱买口琴,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知道生活的不易,所“以我”特别珍惜,即使质地不好的口琴拉破了嘴唇,也不嫌弃它。但是,偶尔的疏忽,还是将口琴弄丢了。懂事“的我”没将这事告诉父亲,而“是把这个秘密埋进了心底”,离开了少年宫。动人故事的叙述结束了,但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今天他也做了父亲,他的儿子也向他要钱买口琴,他当然是如数照付,只是发现儿子对买回来的口琴并不表示珍惜……这个转折使少年时代的动人故事因此获得了深刻的内涵,虽然不再有文字的叙述,可故事却有了纵深的发展。(简平)  相似文献   

6.
妈,请让我安静长大 小时候,看一邻家阿姨的孩子小星坐在门口欢快地吹口琴,你二话不说,立刻夺下我手中的小火车.拖着我走出家门.边走边嚷:“你也学吹口琴!不过咱学就学出名堂,瞎吹有啥用?”妈,我知道你根本不懂音乐,你就是眼红邻家小孩的优秀,我知道你不服输.要强!可妈,你知道吗?我一听口琴两个字头皮都发麻,我真的憎恨这个!  相似文献   

7.
琴声     
我的琴声虽然没有帕格尼尼那样迷人的魁力和显赫的名声,但它却影响了我的半生,奠定了我生活的道路,奏响了生命的主旋律。那年,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听见悠扬的琴声,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侧耳静听并情不自禁的寻声走去,哦,原来是叔父在吹。叔父一看我放下口琴,便问:“你也爱吹口琴?”我点点头,要求叔父继续吹,顿时,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音乐课上,刘老师教给我们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大家很快就会唱了,刘老师又教我们用口琴吹奏了几遍。放学后我做完作业,兴致勃勃地拿出口琴吹起了那首歌。“真好听啊!”不知什么时候妈妈站到了我的身旁,我刚一吹完,妈妈就夸奖起我来,还要我教教她吹口琴。哈!这一回我成妈妈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口琴、竖笛、竹笛等简易乐器进课堂,学生人人学一件简易乐器,越来越得到学校、家长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注重学生的口腔卫生保健:学生在课前课后随意拿别人的口琴、竖笛、竹笛乱吹;有的学生因忘了带琴,向别班同学借用;有的随便用手触摸吹孔、吹口等不卫生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在口琴、竖笛、竹笛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口腔保健、吹奏卫生教育,防止病从口入。  相似文献   

10.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曾说过:“在我孩提时代,我就喜欢这个奇妙有魅力的小乐器——口琴,我曾用它吹奏母亲教我的歌。应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音乐心扉是被口琴打开的。”正是这把口琴,伴随他度过童年时的欢乐时光,正是这把玩具口琴,让他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口琴自1821年诞生以来,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因为它小巧玲珑,便于携带,而且音乐优美,表现力丰富,被称为“口袋里的钢琴”和“带着走的音乐”。近年来,口琴音乐之花越开越盛,口琴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理想学具,已被更多的音乐教师接受和使用。那么,怎样使口琴成为孩子心爱…  相似文献   

11.
李薇 《成才之路》2014,(20):74-74
当前,我国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其教育核心是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同时培养人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种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小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笔者认为,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学科固然重要,但音、体、美、劳等学科更重要。小学阶段的教育不能受中考、高考的影响。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低、中年级口琴教学的体会,以抛砖引玉。口琴,是一种“口袋乐器”。它小巧轻便,有固定音调,易吹易学,是中小学课堂乐器之一。要想尽快教会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用口琴吹奏乐曲,只有采用恰当的教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我注意摸索,采用了以下几种手段进行教学。一、形象指挥,加强口琴吹奏训练 在教学生吹口琴前,先让他们明白口琴音阶,告诉学生口琴各音是按“吹吸、吹吸”的规律排列的。同时,在黑板上画出口琴的平面图,然后按排列顺序在相应的孔下标出该孔的唱名,并将吹的音“1、3、5、1”涂上色。  相似文献   

12.
情景再现   [情景一]一年级音乐课,老师的问题刚一提出,下面的小朋友纷纷举起小手,老师叫了一个举手最快的小朋友,他站起来却一脸茫然地嗯了老半天也说不出.   [情景二]六年级音乐课,老师问:“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演奏口琴曲《送别》?“除了个别学生举手外,其余的立刻把头低下.老师叫完了那几个举手的同学后,也抽查了其他几个同学,发现没举手的同学吹得也很不错.……  相似文献   

13.
风吹的方向     
“我不知道风是在向哪一个方向吹……”一个同学告诉我关于黄磊的这首歌那天,我还没听过,只是,我有预感般地想,这该是他的一首诗吧。不是黄磊,是徐志摩。  相似文献   

14.
趁国庆节放假,我溜到河源的表哥家享受假期。一天傍晚,表哥带我来到茶山公园。夕阳西沉的茶山公园,恬静而美丽。这时,从山坡上传来一阵阵悠扬的琴声,好多人围成一圈。我和表哥挤过去一看,哟,原来是一位吹口琴卖艺的老人。我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只见他银发白须,面色红润,两眼炯炯有神,面对好奇的围观者,泰然自若地吹着口琴。一曲终了,趁着间歇,我怀着好奇心与他攀谈起来:“老先生,您是哪里人?”“老夫河北固安人氏,鄙姓曹,曲曰曹,也不知是阿瞒丞相的第几世孙。嘿嘿选”“您老以卖艺口吗?”我见他的回话风趣幽默,又不乏几许文人之气,便禁不住问…  相似文献   

15.
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父母为了让我有出息,在我11岁那年,把我送到了县城的小学里读书。看着班上同学们穿着整洁漂亮的衣服,用着精美的文具,我自卑极了。我没有勇气和同学一起玩,学习成绩也很差,总是盼望着能快点到周末,那样就可以离开学校回家了。有一次,我看到班上一个同学拿着口琴在音乐课上吹,声音是  相似文献   

16.
上小学时,我就很喜欢音乐,看到老师吹口琴,那羡慕劲儿就甭提了。上世纪5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迫不及待地买了一只"国光"牌口琴和一本《简谱知识》,通过半年自学,也能用口琴吹奏乐曲  相似文献   

17.
偶然听说新都区金都实验学校有一支少儿口琴交响乐团,不仅吹得好,而且特别另类,还要到香港去参加比赛,3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这所学校,一进校门便看见绿茵茵的草坪上有十几个同学或站或坐,正专注地吹着口琴。这一定就是少儿口琴乐团的成员吧?记者朝他们走去,同学们演奏的《喜洋洋》乐曲声飘进了记者的耳里。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本)的要求,我在教学实践中选用了口琴进入课堂,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在将我在口琴训练方面的一些做法介绍一下:一、初步认识口琴,掌握基本要领,养成良好习惯。我在向学生介绍口琴时侧重讲清以下几点:①口琴的构造、发声原理;②口琴的挑选、清洁和保养;③口琴音序排列;④初吹口琴时的口形;⑤口琴的演奏姿势。二、从音阶入手.掌握吸吮规律。吹台阶是吹口琴的基本功,要扎实练习,为降低难度,我认为应分5个阶段练习音阶:1.l-5五个音的练习;2.5-i四个音的练习;31-i/…  相似文献   

19.
“叮…”下课铃响了,老师的脸上立即聚集了许多期待的目光.可他仍站在讲台的,津津有味地讲着.窗外有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无忧无虑地叫着,惹得许多颗心都发痒.老师,您知道吗?我们的十分钟您是不应该“剥夺”的.上课时,我们需要绷紧所有的神经,努力记下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但是,F课铃一响,神经们就会集体“抗议”——一我们的脑子开始发胀,还“嗡嗡”作响,里边几乎是一片空白.老师,您知道吗?我们非常渴望走出教室去看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我们好渴望与几位同学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聊上一会儿;渴望掏出口琴一个人坐在窗前吹上…  相似文献   

20.
往事就像一个不速之客,总在某个你不经意的时刻悄然而至,扣响你的心扉。年幼时的我曾经十分意外地得到一只小口琴。那只小小的口琴几乎是儿时的我心目中倾心的宝贝,虽然我的小口琴与同学的小提琴不可同日而语。我当然羡慕同学拥有的那把漂亮的小提琴,更盼望有朝一日也能在那样一把小提琴上奏出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样迷人的音乐。因此,当邻居以近乎轻描淡写的口气提到要一道带孩子去学一门乐器的时候,我不假思索便答应与之同行,并毫不犹豫地帮儿子选择了小提琴。五岁的儿子乐感很好,常常让我为此深感骄傲。我坚信他足以担当圆我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