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思想的创新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出版产业的最基础、最关键的编辑工作,如何才能为出版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呢?我认为,首先要让编辑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构建一个全新的编辑思想体系。 第一,编辑思想的创新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传统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编辑思想体系,创建一个具有开拓性和前瞻性的全新的编辑思想体系。过去,在“大锅饭”时期,编辑们往往已适应了那种计划性的选题分派制。每年搞一次选题论证,出版社有一个大的选题范围或整体的出书模式,然后按编辑室和人头分派选题任务。这样做的结果抹煞了一些编辑的创新意识,助长了一部分编辑…  相似文献   

2.
王巍 《天津档案》2006,(12):19-20
近几年笔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全宗的内涵是什么?对于科技档案如何处理全宗的问题,它与科技档案的成套性有何关系甲如何理解客体全宗的概念?本对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宣传事业的迅猛发展,党刊编辑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如何正确把握大局,服务读者,提高刊物质量,在改革大潮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呢?笔者认为,首要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刊编辑工作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一、编辑的被动性———“器”人们通常把编辑工作比作“为他人作嫁衣裳”。就是说作者的劳动成果是“显”性的,从每篇文章中可以读到作者的思想情感,而编辑倾注入其中的思想感情却很难让人正面看到。因而,编辑的劳动有较大的“隐”性。从这里可以看出编辑甘当配角的被动性。荀子…  相似文献   

4.
处理好报社与外部的关系董安华一家报社社会影响的大小,事业发展的快慢,报纸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内部工作做得如何,同时也受到外部关系的影响和制约。报社有哪些重要的外部关系?这些关系应当怎样去处理?根据在山东工人报几年来编务工作的实践,我的体会是:积极主...  相似文献   

5.
编辑工作一二三———我的编辑工作经验●王建辉我做编辑工作才15年,和中青年编辑年龄相仿,并没有多少资格谈这个题目。什么叫经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我毕竟干了15年的编辑工作,经验还是有一些可谈的。要说我的工作经验,我把它概括为...  相似文献   

6.
《温州零距离》是一档关注民生、真实面对观众、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新闻栏目,在强调“三贴近”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一直是我们栏目采编人员积极探索的问题。我作为这档栏目的编辑,在栏目开办近两年时间里,在稿件字编辑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分析,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出发,以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为视角展开分析,认为编辑与作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编作关系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应把握好二者的关系,促进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编辑业绩评价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潮  李丽菊 《中国编辑》2007,(2):73-75,96
什么是合格的编辑?如何保障优秀的编辑人才脱颖而出?这不仅要制定与时俱进、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更需要以正确的人才培养观为指导,考评结合,既注重社会效益,也注重经济效益,确立科学的、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否则,标准与现实就会脱节,编辑实践就会出现偏离,编辑人才成长就会出现扭曲。在当前,特别要明确和处理好编辑业绩评价涉及的几个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这似乎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十六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出现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记者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记者就是写新闻报道的。久而久之,新闻界从事记者职业的同仁也似乎接受了这一观点。报纸记者说,我是写新闻报道的;电台记者说我是写广播稿的;电视台记者说,我是拍片子的。就连这些新闻机构的编辑,也大都持类似观点,只是把一个“写”字换成了“编”字。照此看来,“编写”新闻稿是记者的第一位工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写新闻”、“编稿子”对记者(编辑)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闻工作的常识告诉…  相似文献   

10.
编辑文化功能小议董巍何谓“编辑”?根据一些权威性词典的解释,一般是指新闻出版机构或其他有关业务部门从事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的工作和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员。我认为,作为一种理性的分析,我们不只要看到编辑工作的一般表面的特征,而且要看到编辑工作的意...  相似文献   

11.
编辑规范与改革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规范与改革创新阙道隆一编辑规范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研究编辑规范的内容是什么?关于编辑规范的内容,过去大家谈得较多的是编辑职业道德、语言文字规范和编排规则等问题。我以为可以...  相似文献   

12.
(一) 如何保证出书质量,提高出书质量,是我们编辑和所有从事出版工作的同志永恒的议题。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我们上海,在全国,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出书质量上也不时出现一些令人不能满意的问题。如何防止和解决这些问题,争取出版工作新的繁荣,看来还得首先从端正业务思想入手。我认为须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两个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组稿工作和案头编辑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全力 《中国编辑》2006,(2):41-42
文摘编辑工作,离不开“选”和“摘”。如何“选摘”得出彩?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编辑要有良好的职业敏感。这种职业敏感是文摘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锻炼出的一种特殊素质,要求编辑面对纷繁杂芜的各种信息、资料,能够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其采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是编辑当道的时代。虽然这种观点未免有夸张和偏颇之处,但互联网时代,编辑显然将在网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信息集纳、筛选和编译者的重要作用。同时,与传统媒体的编辑工作相比,网络媒体的编辑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工作风格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完成从传统媒体编辑到网络媒体编辑之间的角色转换,顺利适应新时代对新闻编辑工作的挑战,已是广大编辑面临的紧要问题。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就必须搞清;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有什么区别?以人民日报及其网络版为例进行的研究发现,网络媒体的内容、发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时事新闻报道是读者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读者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一个极好的平台。随着人们的阅读水平的提高,阅读兴趣的提升,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参与度的趋密,读者对时事新闻的关切和要求已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时事编辑,如何在处理国际国内时事新闻事件时,能准确地把读者真正想要知道,想要了解的内容编辑到版面上?笔者以为,编辑除了要有很强的党性原则,有很强新闻敏感性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提前介入、把握主导的新闻策划意识和策划技巧。  相似文献   

17.
十多年前,笔者在一家报社做编辑工作,因缺乏经验,有一次在编辑一组关于反时形式主义的稿件送审时,领导发现有些稿件的观点有片面性,就找我谈话,说报纸倘若刊发观点和内容有误的稿件,很容易形成舆论误导。并特别提醒我:作为编辑,编文辑稿,文字增删固不可缺,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把握所发文稿的导向性这席话,在我头脑中打下深刻的烙印。此后的工作实践,尤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编务人员的“把握”之功,对于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传媒界在舆论导向“把握”上,应当说是相当重视的,但有些现象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陈晓君 《新闻窗》2006,(6):61-62
舆论监督是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舆论监督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传媒在大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知名度。而在实施舆论监督的具体实践中,如何自觉地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如何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使舆论监督的问题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是摆在每个舆论监督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下,是结合我在群工部的工作实践对此作的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编辑工作是出版的核心环节,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和生命,也关系到出版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编辑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我想谈三点看法:一是要坚持精品原则,出精品书;二是要适应新形势,开拓新领域,在守成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三是要反对伪书,遵守编辑工作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0.
“如何培养新型军事人才”讨论策划之初,部领导确定由我负责讨论稿的编辑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难得的实践机会。能够较圆满地完成任务,我的体会是处理好这样几个“冷”与“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