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婺剧脸谱丰富多样,女性脸谱又分为褒扬性脸谱和贬斥性脸谱两类,其中贬斥性女性脸谱样式较多,如傩面、歪脸、豆腐脸、点痣脸、文字脸等。相比婺剧男性脸谱,女性脸谱呈现出谱式相对简单、规定谱式少、演出中使用与否较为随意等特点。然而,在反映地方民俗文化和传承婺剧原生态样貌等方面,婺剧女性脸谱有其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婺剧传统剧中的"聊斋戏"虽然数量很少,且与《聊斋志异》中的原著相比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其艺术特色鲜明,令古典小说与地方戏曲的魅力相得益彰。因此,婺剧"聊斋戏"作品可以给当下的婺剧传承与繁荣,尤其是古装新剧创作以有益启示,如从古典小说中选择合适的原著进行创编,改编要突出婺剧的地方戏曲特色,主题内蕴要符合当代观众的接受需求等。  相似文献   

3.
以婺剧为创作对象的戏曲剪纸作品,包括剪贴作品的创作特色包含四个方面:题材反映时代生活,主题体现多样化功能,画面内容完整,展示材质美。由此,婺剧绘本剪贴创意的表现可从创作背景分析,提炼代表性动作,把握好细节,采用寓意手法,注重情景交融,注重隔物换景五方面进行,从而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婺剧绘本创意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浙江婺剧口述史》是一部关于浙江婺剧的史料巨著,同时是一部对浙江婺剧做出了较为深入分析、研究的学术著作,其在“口述史”的研究中也做出了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世界旅游发展趋势中,地域文化旅游已渐成热点。独具地方民俗风情魅力的地方戏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本文根据婺剧文化的特点及优势,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做法,提出了开发、利用婺剧文化旅游资源的三点设想.即建造婺剧博物馆;定时定点演出精品婺剧节目;开发婺剧文化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6.
张慧丽 《儿童音乐》2013,(12):70-71,66
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音乐高亢激越,粗犷奔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它依托民间坐唱班而保存,是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了使优秀的国家级非遗文化得以传承发扬,我们学校是浙江省非遗(浦江乱弹)传承教学基地,肩负着任重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音乐高亢激越,粗犷奔放,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是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它依托民间坐唱班而保存,是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作为浙江省非遗(浦江乱弹)传承教学基地,我们学校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发扬这项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传播为基础、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准确把握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特点,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把握规律性、提高预见性、注重时效性、增强自觉性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本质在于传承,然而在当今中国地理界乃至整个教育界,对已逝宗师精神的传承却逐渐被忽视。这种现象在对传承宗师精神的传统方式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对新的更有效的传承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学习生活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网络上有艺人的站点、英雄的站点、社会名流的站点,然而对于学术界的大师的站点却很少,尤其是已故大师级的人物纪念网站尤为少见。除此之外,网络对于学术和精神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人物的故去,大脑图书馆资源流失,为了继承发扬地理学大师精神和开拓创新学术领域,建设纪念网站十分必要。人物专题学习纪念网站作为一种网上传承纪念和学习的形式,它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地理学习中,为地理学大师的精神传承和学术的继承开辟了新的思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专题内容整合,促使了整个教育环境快速地发生变革。本文结合《周廷儒院士纪念网站》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制作和教学实践,对人物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体会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功能。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对乡村振兴的助推机理,从完善非遗活态传承的利益网络治理、注重非遗活态传承的物质载体建设、积极探索非遗活态传承创新模式以及加强非遗活态传承制度与保障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明代江浙南曲用韵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的南曲是一种很少受到人们关注的汉语语音史重要的研究文献.本文通过对南曲的渊源、南曲体制的分析,说明明代的南曲语音价值所在.通过对目前学术界对江浙地区南曲研究的现状分析指出,应该在广度、深度上加强对江浙地区南曲用韵的研究,从而为近代吴语研究提供丰富的语料.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有声之诗”的地方戏曲的建构,与地方戏曲声腔音乐的形成密切相关。浙江的越剧、婺剧、绍剧、甬剧、瓯剧等地方剧种,自然地理空间、文化地理空间对地方戏曲和戏曲声腔音乐的文化心理结构,时空表达方式的形成,总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空间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印记,鲜明的地方性戏曲文化建构,成为一个地域戏曲音乐和地方戏曲的独特标记。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原本是一个地方小戏,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为由京剧、豫剧、越剧、评剧共同组成的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她虽脱胎于民歌小调,但经过与舞蹈、念白、戏剧表演的结合,进而转变为综合性较强的戏曲表演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黄梅戏中的舞蹈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程式化的发展过程。黄梅戏舞蹈虽然尚没有自成体系,但在黄梅戏中起着很重要的衬托作用,是黄梅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黄梅戏舞蹈语汇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形态,可以为研究安徽省戏曲舞蹈提供参考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认为该剧深受秧歌剧的影响,其创作充分借鉴秧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着力突出地方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没有延安秧歌运动创造出的秧歌剧就没有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创作开拓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发展道路,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新里程。  相似文献   

15.
秦州小曲是长久以来流传在天水农村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地域色彩浓厚。秦州小曲现今流传的剧目有七八十种,其剧目来源主要有:秦腔及其他地方戏剧目;元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史料记载及演义小说;民间生活。秦州小曲剧目的思想内涵多样,尤其重在颂扬乡村爱情和宣扬教育主题。秦州小曲的剧目文本具有说唱结合及短小简单的特点。对秦州小曲的剧目研究,有利于对其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6.
目连戏被称为“戏曲活化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皖南地区的目连戏带有强烈的地方宗族色彩,具有浓厚的皖南地方特色。封建社会里,皖南目连戏因其对于宗族的特殊功能而被广为使用;当前,这古老戏曲却由于种种原因衰落了,人们不再使用它。但是,皖南目连戏因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而并没有失去使用价值,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任中敏是我国20世纪较早涉足曲籍整理和编校的著名曲学家。自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幸遇曲学大师吴梅垂青开始,他就着手整理和编校曲籍了。他编纂的《散曲丛刊》是我国散曲史上第一部运用新式的印刷方法排印的大型散曲总集,完成的《新曲苑》也是我国较早出版的超越前贤的大型曲学文献丛刊。他的第三项大工程是继《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后编纂的具有集成性质的《敦煌歌辞总编》。他属于曲籍编订方面的著作还有《元人散曲三种》、《元曲三百首》、《优语集》等。任中敏尽可能地把隐匿、散落在各处的曲籍史料搜集、摘录出来给予汇集、编辑,恢复了曲学文献的全貌,为后世曲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这些著作无疑也奠定了任中敏在我国曲学史上的永久地位。  相似文献   

18.
曲子戏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民间小戏,集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特技为一体,是一种地域特色很浓的曲艺艺术,是对曲子的继承发展。现以曲子戏的发展、演变为基点,对目前河西地区尚存曲子戏(民勤曲子戏、凉州半台戏、金昌小戏、张掖小曲子、敦煌曲子戏)进行述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