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2012,(18):49
为继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人民教育编辑部将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鉴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本次峰会的主题定为"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并从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文化、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儿童等四个分主题展开深度研究,仍以"研究课+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大会专家报告主要有:东北师大原校长、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数学教育的关键问题》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新课标修订组成员顾沛:《从"两基"到"四基"如何落实》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新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由此可见,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只有在活动中,当数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有生命的,学生才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在"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4.
<正>全景式数学教育倡导:始终关注并充分发掘每一项数学内容、每一次数学教学活动在培养数学思考方面的重要价值,让学生用数学学会思考,更多地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更多地为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教,更大程度上把"数学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数学智慧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正>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以学生能否学好"数学"为依归。体现"数学的本质""精中求简""返璞归真",呈现数学特有的"教育形态",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地领会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是数学课堂理应追求的教育形态。要想形成这样的教育形态,教师必须具备"跳出数学教数学"的意识与能力。"跳出数学教数学",并不是要脱离数学本身去开展教学,而是要从"数学的本质"出发,以"精中求简""返璞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所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体验的环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把"数学世界"融入到"生活世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数学新课标》也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他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要用一颗智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数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说"数学即生活",但现如今数学在许多人的眼中却是应付应试教育的手段,背离了数学原本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课标》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它提倡"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呢?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呢?这确实需要我们老师去引领。所以"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成为了我们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做好的数学"是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思考和研究数学的发端和终端。"做好的数学"内蕴兴趣观、发展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做好的数学"从"数学好玩"开始,它定有发展和应用,简单而美丽。由此得到教育启示:数学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应用意识和科学精神,并让学生充分享受数学的简单美。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数学领域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而在这个  相似文献   

12.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问题是教师"数学观"的缺失和"价值观"的缺席。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的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13.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的问题是教师"数学观"、"数学教育观"的遮蔽、遗忘或缺席。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了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的"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强调"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数学教育也应如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在谈到数学学习时,曾经提出以下教学主张:"在论及学生的建构活动时,我们所强调的是数学学习的认知方面。然而,对此我们又应作出如下的补充:学习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受此启发,如果能在"社会—文化视角"下认识数学教育,并在此观念引领下展开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就能更好地达成"人人都能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获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孙维刚对数学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孙维刚的数学教育观可归结为数学教育的哲理观、"五育"并举的教育观、结构主义的教学观和自组织的学习观.孙维刚的数学教育观对当下数学教育有不少启示:提升教育境界,做到"五育"并举;运用"结构教学",培养核心素养;渗透数学德育,促进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数学化"思想的涵义和教育意义弗赖登塔尔在他的著作《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提出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数学化"原则。弗氏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的过程,就叫"数学化"。同时,他指出数学化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客观事物,另一类是数学本身。以此为依据,数学化被分解为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  相似文献   

19.
全国首届名师曹之江教授指出:"数学是一种源于物质,植根于现实的文化".《课标》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作为十大基本理念之一,并特别强调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数学作为中学数学教育的导向,更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2011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对此作了很好的呈阐释.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的确是这样,数学知识扎根于现实的生活,并服务运用于现实的生活。广大数学教师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搜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生活的滋润下,加强对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体验到数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一、创设生活情境,巧妙导入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