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浙江文学史》中施耐庵籍贯“海陵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的表述质疑,并以宋、元、明以来史志及地方史料为依据,论证《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故里在兴化白驹场施家桥;白驹场宋、元、明代都在今江苏省兴化市境内,至今白驹场地域的绝大部分仍为兴化所管辖.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  相似文献   

2.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一位反抗蒙元贵族统治的农民英雄。他的死,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谜。有人说是死于自己的部下、战友朱元璋之手,也有人说他死于贩盐起家的张士诚之手。那么,刘福通到底死于谁人之手?现据史料考辩之。 持刘福通为张士诚部下所杀的观点的同志及其作品有:吴晗《朱元璋传》、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中外历史年表》、周谷城《中国通史》、尚钺《中国历史纲要》、刘泽华《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3.
"鱼盐"考释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卷四论及徽商和晋商时曾指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段话。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谢肇淛  相似文献   

4.
“寿亭侯”的错讹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说,关羽斩了颜良,曹操“表奏朝廷,封云长(关羽)为寿亭侯,铸印送与关公。印文曰‘寿亭侯印’。”关羽坚辞不受。后曹操将印文改为“汉寿亭侯之印”,关羽遂拜受之。表明了他“降汉不降曹”的意愿。故事颇生动,但却与史实大违,且有知识性的错误。 据《三国志·关羽传》,关羽杀死颜良,“曹公即表羽为汉寿亭侯”。其中的“汉寿”,为地名,在今湖南常德县地;“亭侯”,为爵名,乃封侯之至微者,指食禄于比“乡”还小的“亭”的列侯。后人不知是浅薄无知,还是出于“尊关“的目的,却将“汉寿亭侯”讹作“寿亭侯”,宋人许观在《东斋记事》中说,绍兴年间洞庭渔人曾获一印文为“寿亭侯印”的古印,宋洪迈《容斋四笔》卷八有“寿亭侯印”一节,谓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有“寿亭侯印”一钮,洪氏已辨其非:“且‘汉寿’乃亭名,即以封云长,不应去‘汉’字”。但不少人仍沿其误;《三国志平话》则径谓封关羽为“寿亭侯  相似文献   

5.
在《蒙古秘史》中经常出现“桑昆”这个名词,它给人的印象好象是个人名,其实不然。对于这个名词,史书上的写法很不一致。在《蒙古秘史》中是为“桑昆”,而在《圣武亲征录》中则作“鲜昆”。仅以《元史》而言,就有三种不同的写法:卷一《太祖本纪》作“翔昆”,卷一百二十《术赤台传》作“鲜昆”,卷一百九十三《伯八儿传》作“先髡”。《术赤台传》与《圣武亲征录》,写法相同。一个名词,就有桑昆、鲜昆、翔昆、先髡等四种写法,并用了桑、昆、鲜、翔、先、髡六个字。  相似文献   

6.
别集概说     
别集是收录个人的作品而成的诗文集。数量很多,周洪才《略谈“别集”》就《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三部书目著录的别集统计,共得别集6905部(包括无卷数或卷数不全的307部),共79790卷。《辞源》《辞海》都认为别集是与总集相对而言的。“集”字为会意字,意为“群鸟在木上”(《说文解字》),有集合之义。集部以文人文章的集合而区别于收录古圣先王经纶天下遗训的经部、记叙历代帝王将相言行政教的史部和才士们关于天下政教规划设计的子部。就“别”字立说,别集还有一种把个人从整体剥离出来、从常人提升上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答:“捻子”:史料记载不一,有“聚众为捻”说,“打降为捻”说、“绳缀姓氏为捻”说、“所居处为捻”说、“持火把为捻”说、“贩私盐为捻”说,等等,计有十六种说法。“捻子”是皖北土语,即一股、一伙、一部分之意。按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24所说:“每一股谓之‘一捻子’。小捻子数人、  相似文献   

8.
《元史》成书已有六百多年,经明、清两朝到现在有了多种不同的版本。按刻印先后,概述于下。洪武本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第二次开局修篡《元史》竣工,当年十月十三日,宋濂在《元史目录后记》中说:“今镂板讫功。”这就是《元史》的祖本,通常称为洪武本。可能是因为急于求成,脱稿才及三个月,就已“镂板讫功”,难免粗疏,易致损阙漫漶。以后南监又因陋就简,并未重刻新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以至社会各界有一种传统的印象,认为孔子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直至“五四”运动,一直是“走运”的,而且愈抬愈高。其实不然,他也有不“走运”的时候。据《同治贵溪县志》与《同治安仁县志》所载,元初,有倪镗者,当忽必烈听从僧人八思马之言贬孔子为中贤时,曾上“逆鳞疏”,为孔子辩护、争崇,险遭杀害,罢官归里。《元史》中虽然未明载此事,然而却明确记载对孔子的尊崇是始于成宗铁木耳。据《元史·祭祀志》载:“成宗始命建宣圣庙于京师。大德十年秋,庙成。至大元年秋七月诏加号先圣曰:大成至圣文宣王。”《元史·成宗纪》则载: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春正月  相似文献   

10.
丁有国 《鄂州大学学报》2011,18(4):39-43,47
该文根据卷绪乙未年(1895)贵州遵义黎庶昌(曾任清政府驻日本大使)编印的张裕钊《濂亭遗文》卷三中记栽的《策莲池书院褚生》的问题(未见到学生答卷)撰写的。阐明张氏对陈季立、顾炎武的推崇和对“叶韵说”、“合韵说”的否定,以及学懂汉字“假借”在阅读古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中华书局本《元史》 ,发现麦术丁与崔或上书弹劾桑哥时间不一致 ,现略作校补 :《元史》卷一百七十三《崔或传》记载 :“(至元 )二十三年 ,(崔或 )加集贤大学士、中奉大夫、同佥枢密院事。寻出为甘肃行省右丞。召拜中书右丞。‘近者 ,桑哥当国四年 ,中外诸官 ,鲜有不以贿而得者。其昆弟妻族 ,皆授要官美地 ,唯以欺蔽九重 ,月俊削百姓为事。宜令两省严加考 西敫 ,凡入其党者 ,皆汰逐之 ,其出使之臣 ,及察司官受赇者 ,论如律 ,仍追宣敕 ,除名为民。’”查《元史》卷十六《世祖本纪十三》记载 :“(至元二十八年 )五月甲辰 ,中书省臣麦术丁…  相似文献   

12.
程毅中 《文教资料》2001,(5):139-140
读了高洪钧先生《清代笔记小说二题》中关于《六合内外琐言》的校读,觉得有一些地方可以补充。 第一,《琐 杂记》的十二卷本原作“  杂记”。“ ” 字是“虫” 字旁。“  ” 与“  ” 实为一物,“ ” 字可能还是后起的《汉语大字典》收有此字),但十二卷本原书实作“ ”字。《贩书偶记》小说家类著录的十二卷本亦作《  杂记》不误。 第二,《  杂记》确有二十卷本,内容与《六合内外琐言》基本相同,收文一百六十二篇,但题目和次序则大不相同。 二十 卷本《杂记》署竹勿山石道人撰,前有钱塘姬殳父序,后有乾隆癸丑王雨…  相似文献   

13.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是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其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原文,更有效地答题。一、表示授职的常见词①除:“除潞城县尹。”(《元史·贾鲁传》)②拜:“诏召东郭先生,拜以为郡都尉。”(《史记·滑稽列传》)③受(授):“泰定初,恩受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晋书》)④起:“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⑤出:“出为始安太守。”(《宋书·颜延之传》)⑥选:“选丞相东曹…  相似文献   

14.
“畜民”一词出自《尚书·盘庚》“汝共作我畜民”。范文澜先生认为:“畜民是说民贱同牲畜”(《中国通史》第一册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郭沫若先生说:“‘畜民’是奴隶主污蔑奴隶大众的称呼”(《中国史稿》第一册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要之,两说均认为“吝民”就是象牲畜一样的奴隶。当然,“畜”字是可训为“牲畜”之畜的。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中的  相似文献   

15.
曾巩的各类散文中,文学性较强的当为“书”、“序”、“表”、“记”。其中“记”又最能代表其散文创作的风格和水平。曾巩的诗文集《元丰类稿》里有“记”(为方便计,我们且称题记文)三卷。若从内容上大致归类,记亭、台、楼、堂的有《醒心亭记》等十八篇;述佛老建筑的有《分宁云峰院记》等七篇;关于水利建设的有《广德湖记》等三篇,写人事的有《秃秃记》等二篇;学记、兴造记各二篇,共三十四篇。这里面,有热情赞颂之辞,尖锐批判之言;也有详细考证之著,周密辩析之论;还有委婉叙述之文,抒怀言志之章:呈现出纷纭多彩的面貌,有较高  相似文献   

16.
徽商简议     
中国从明代中叶以后,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和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尤其是“徽商”和“晋商”,曾以其资力雄厚、足迹遍天下而南北辉映,著称于世,在商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学者王世贞在《苏州史料后集》卷三六严氏富资条中记述:“一日严嵩与来客共话天下富豪,将资产五十万两以上者列为第一级,够格者计有十七家,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二姓。”《明史》“食货志”二记载:“是时天下财赋、岁入太仓库者二百万两有奇”,两者比较,一个富户的资产相当于全国岁入的四分之一,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明代另一学者谢肇浙在《五杂俎》中有这样的记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徽商和晋商的实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文学史上有霍桑的《红字》,翻译家霍克斯也有“红”字的烦恼,此红字非彼红字,此霍氏亦非彼霍氏。要说霍克斯的“红”字,首先要谈谈《红楼梦》的“红”字。红字与《红楼梦》、贾宝玉,甚至曹雪芹本人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周汝昌曾指出:“……《楝亭诗钞别集》卷一页十五有‘咏红  相似文献   

18.
“藏富于民”还是“藏富于国”,争论了上千年,古今中外的执政者.往往作出不同的诠释,并实施不同的政策。《吕氏春秋》卷十八就有一则故事:卫嗣君为积聚粮食而课征重税。以致百姓惶惶不安。卫嗣君对薄疑说:“民甚愚矣。夫聚粟也,将以为民也。其自藏之与在于上。奚择?”薄疑说:“不然。其在于民而君弗知.其不如在上也:其在于上而民弗知,其不如在民也。”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历来是讲文明、讲礼貌、讲语言美的。《礼记·曲礼》第一句就是“毋不敬”,又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阐明礼貌,礼节的中心是“敬”和“尊”,即不要不尊敬别人,要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论语·乡党》篇中说:“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  相似文献   

20.
“俗字”这一溉念,最早见于《说文》。大徐本《说文》收俗字15个,小徐本24个,段注本兼采大、小徐本,共收俗字20个。本文拟对段注本《说文》20个俗字一一进行梳理笺释。 豉 《尗部》:“(尗支),配盐幽示也。从尗支声。豉,俗(尗支)从豆。” “豉”、“(尗支)”声符同为“支”,意义一样。战国前“尗”指豆类植物,“豆”为盛食物的器皿。战国、秦汉时期,‘豆”才可指豆类。《战国策·韩策一》:“五谷所生,非麦而豆”“豆”指豆类后方有“鼓”字。《汗简·卷3·38》所收战国古文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