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新闻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信息量大、方便快捷等特点,对公众的公共健康观念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自杀是一个争议较大且研究意义显著的问题。现有研究指出:面对自杀这样的敏感议题,媒介在进行新闻生产时,应该加强对舆论和公众观念的引导,将自杀行为当作一种公众健康问题来进行报道。本文以2019年12月南方周末关于北大女生自杀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框架理论视角分析该报道自杀议题的媒体呈现方式,并提出两点规范性建议:在概念系统层次构建理性同情、以人为本的新闻框架,在文本结构层次构建融入结构性问题和权力因素的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2.
如今,中国大学里流传着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难道果真如此吗?我曾完成了血泪之作——《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度感动了无数读者,其实,书本和人生一样,彼此都有独特的经历,比如,我时常怀念的"北大往事"……(一)走入北大到北京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消息灵通的同学对我说,郭沫若的儿子在我们班。北大是高干子  相似文献   

3.
窦锋昌 《青年记者》2020,(12):111-111
4月12日,财新传媒刊发的文章《高管性侵养女事件疑云》引发强烈争议。有网友批评:"从天上到地下,从身先士卒去武汉前线到预设立场偏颇暗示性报道,财新的经历像是一趟过山车。"  相似文献   

4.
学界     
旨在提高北大教师队伍“活力和竞争力”的《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 该方案被称为“休克疗法”,一旦实施,将使北大文史哲等系未来几年内许多讲师和副教授失业,全校甚至有三分之一以的讲师、四分之一以上的副教授面临被裁减。由此引发了包括北大之外的学界的激烈争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周刊》2003,(30):75-75
★《循环自杀》 日本悬念片。影片从54个女生的集体自杀开始,鲜血染红了整个世界。影片的情节似乎很离奇,却又时时让人想起残酷的现实,仅2002年,日本有32143人自杀。  相似文献   

6.
《网络传播》:《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引发一场“地震”,但也颇受争议,在你看来,其他报纸(新闻网站】是否会跟进?收费的利弊是什么?李光明:《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会在新闻和网络界引发讨论甚至争议,我个人把它理解为新兴媒体的探路和对报业转型的思考,绝大多数报纸和新闻网站会持一种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7.
1924年2月21日,鲁迅的《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在《京报副刊》发表,其中"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等说法[1]12颇受争议,进而引发了一场论战,各种观点的论争文章达60篇之多[2],学界称之为"青年必读书事件"。对此,鲁迅1925年12月31日在《华盖  相似文献   

8.
张静 《中国档案》2005,(9):63-63
本刊2004年第5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北大带给连战先生的惊喜——连战接受北大档案馆提供的珍贵馈赠》的文章,看到连战夫妇接到北大档案馆提供的其母亲的档案复制件时的那种激动,引发了笔者的回忆。几年前山东省档案馆提供的档案复制件也曾让另一位爱国人士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9.
虽然卫生部对成立大健康部的设想颇为支持,但是由于涉及面广泛,牵涉到多方利益,是否能够落地以及何时落地目前仍不明朗在8月17日召开的中国卫生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了成立大健康部的设想,随即引发社会热议。当天,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描述了未来的大健康部的轮廓:涉及人民健康的若干职能相近的部门,如卫生、医疗保障、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0.
向东 《新闻采编》2008,(1):12-13
作为湖南卫视的新锐节目,《变形记》自播出之日起就收视长虹,撇开舶来品的身份,善于运作的湖南卫视将这一节目形式发扬光大,以"新生态纪录片"的噱头在黄金时段硬是杀出一条血路。盛名之下,《变形记》同样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一方面是契合社会热点的真人秀,完全原生态演出,另一方面则是对传媒良心的考验,人生角色的互换,究竟是否传媒泛娱乐化下的炒作。  相似文献   

11.
正《出版参考》:围绕"过云楼"藏书的竞购已成为公众文化事件,你们对北大的行动事先是否有思想准备?陈海燕:事先完全不知情,感到非常突然。参与竞拍要做大量前期调研论证工作,团队付出了许多辛苦,而且要承担很大的责任风险,因为前无参照,难以证明竞价的合理性。表面看起来是围  相似文献   

12.
正邵飘萍是中国报界先驱,曾被毛泽东称为"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全才。他曾任编辑、记者、社长、讲师,《汉民日报》《时报》《时事新报》的主笔,他的文章辛辣、一针见血,使北洋军阀闻风丧胆,而冯玉祥将军则称赞他:"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邵飘萍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者之一。1918年10月,他与留学日本的同学潘公弼一起创办《京报》,自任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0月18日,陕西《法制周报》刊登了题为《名落孙山之后》的案例通讯,这篇通讯叙述了男青年郑舟因心上人变心而将她杀害,然后自己引爆自杀的案件。通讯第一部分有这么一段描述:  相似文献   

14.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3,(4):4-5
电视问政在争议中前行今年5月,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连续两期刊载署名为王宁的文章,认为目前电视问政的整体格局是"热而不火",并描述了三大现状:从空间和时间维度来看,电视问政还根本谈不上常态化、制度化;政府官员尚难适应这种新型的现场问政方式;电视问政效果广受质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电视问政的出现,"有比没有要好"。  相似文献   

15.
每年年底,照惯例都要来一次自媒体上的舆论焦点之争,去年年底是关于乡村衰落的.首先由上海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磊光的《我们回家究竟是为了什么?》发端,文章在推送时因标题加上"一位博士的春节返乡笔记"而走红网络,从而引发争议.  相似文献   

16.
《人物》杂志发袁厉害一稿前,我有期待.我的前同事、《人物》杂志副主编林天宏早就在微博上惊呼,他编袁厉害一稿很过瘾,魏玲是他见过的最出色的实习生. 魏玲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泓教授的学生,我也是北大新院硕士毕业的,从徐泓老师那受教颇多.想学妹未出道即能获得前同事如此称许,稿子自当拜读为快. 未承想,看到这篇稿子时,微博上已是飙风四起,诟病如潮,"脸谱式写作"、"抒情式调查"、"审判式报道"、"预设立场"、"自以为占领道德高地并炫耀智力优越"等指责,可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一篇报道能引发如此多争议,在新闻业界并不常见.我把报道认真看了一遍,想得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报刊动态     
《新闻与写作》2008,(7):64-64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南方周末推出的地震专题因其另类的解读,引发了不小争议。5月29日检察日报刊发一篇署名老士的文章《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批评南方周末报道角度怪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对灾难新闻摄影的争议不断,如2002年5月11日报道大连"五七空难"打捞黑匣子上来的照片,因为画面人物表情过于喜悦兴奋而引发的是否漠视了死难者家属的悲伤、是否缺乏必要的人文  相似文献   

19.
带刺的野百合 1942年3月,延安,马列著作翻译家、中央研究院中国文艺研究室特别研究员王实味,在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了一篇杂文《野百合花》,文章中回忆了他在北大的女同学李芬,回湖南邵阳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壮烈牺牲的情景后说:"我曾不止十次二十次地从李芬同志的影子汲取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近半年,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首次互访,特别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台湾因服贸引发争议后成功赴台,展现了大陆对两岸和平发展的自信。针对新的情况,研究两岸问题的专家学者纷纷撰写文章发表看法。台湾佛光大学文学系主任谢大宁教授的专文《从反服贸学运看两岸文化协议》,分析学运产生的根源:"集体焦虑"反映出的"异己关系",指出两岸关系的核心是认同问题,说明文化认同的关键是参与,进而提出建立文化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作者认为:"如果我们要推动两岸文化协议,就不应该还是停留在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