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快乐老人报立足老年受众群体,建立枫网和公众号矩阵,进军短视频领域,以垂直领域的深耕增强自身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快乐老人报进一步深耕老年产业,创办线上线下老年大学,实现媒体和产业“双轮”驱动、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报纸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但就在这个时候,由中南传媒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独资创办的《快乐老人报》却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创刊.《快乐老人报》逆流而上的创举,体现了其创办者长远的市场目光与开拓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其危机意识. 目前,《快乐老人报》发行量已突破130万份,成为我国老龄类媒体发行量第一的报纸.《快乐老人报》的成功,可以说,是从战略到战术、从宏观到微观的创新成就了百万《快乐老人报》,这些创新也使得老人报不老,反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些创新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当前很多老年类媒体为老龄委系统、老干系统所创办,发行量多在20万以下,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新入者,隶属于中南传媒潇湘晨报系的《快乐老人报》是怎样逆势实现百万大报梦的呢?基于长期的跟踪采访了解,笔者认为,其中关键在于三点:战略先机(中南传媒布局)、战术创新(创建邮报媒体营销平台)、年轻团队办老年报。  相似文献   

4.
周钢 《传媒》2019,(13):14-15
创刊10年,《快乐老人报》期发量稳定在160万份以上,仅次于《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列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第三名,成为中国第一老年报纸。近两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如何正确认识制造瓶颈的原因,如何寻求破解之道,是《快乐老人报》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宝泉 《传媒》2016,(18):18-20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还有人钟情传统的纸媒吗?答案是肯定的! 作为《快乐老人报》的社长和主要创始人,笔者致力于将《快乐老人报》打造成为中国第一老年传媒,带领团队书写中国报业史上的传奇.  相似文献   

6.
黄素云 《传媒》2017,(2):16-17
随着“新老人”不断出现,微信成为老年群体了解资讯、娱乐交友的新方式。枫网2015年推出了10多个针对中老年人群的公众号,形成微信矩阵。《快乐老人报》在报业寒冬中逆势上涨的奇迹,正在通过互联网延续。  相似文献   

7.
秉承传统媒体的积淀、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快乐老人报》在逆势中实现增长,一跃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市场化报纸之一,连续三年发行量和经营收入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创造了我国报业发展的奇迹.《快乐老人报》旗下枫网的“新老人”微信公众号“粉丝”突破100万,“国医大师健康”微信公众号“粉丝”逼近100万,健康类“两微一端”新媒体矩阵用户奔向500万量级,正在形成纸媒和新媒体“两翼齐飞”的融合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赵宝泉 《传媒》2022,(3):41-44
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播方式,这是一个技术"绑架"文明的时代.报纸转型突围的两个方向是:一是把自己变身一个新闻制作和传播机构,坚守新闻,不再坚守纸媒,全面转型新媒体,"澎湃新闻"是成功案例;二是由运营媒体到运营用户的转变,《快乐老人报》算是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互联网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互联网+行业”是传统媒体转型生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快乐老人报》作为老年群体阅读量最大的报纸,也在需求转型之道。本文初步设想了该报的APP版本,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肖艳娇 《新闻世界》2014,(7):246-248
对于报纸来说,头条是一张报纸的"眼",编辑往往会把每期最抢眼、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稿件作为头条。本文选取国内发展势头较好的老年报纸——《快乐老人报》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48期头条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对头条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快乐老人报》的头条内容具有悦读性、贴近性、互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广泛谈论“银发产业”之时,“银发报业”在我国已经悄然崛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创办老年类报纸33家,发行总量超过300万份,全国平均每40位老人即拥有一份老年类报纸。 据全国老龄新闻研讨会介绍,近10多年来,我国老年新闻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84年我国第一家老年报《老人报》在广州市诞生,目前,除全国性报纸《中国老年报》之外,大多数省、区、市皆创办了老年类报纸,其中公开发行21家。同时,我国还有各类老年刊物20余家,不少全国性和地方性报纸也开辟了如“夕阳红”、“银潮”、“老年园地”等老年新闻专…  相似文献   

12.
盛芳 《传媒》2015,(8):53-55
在中国面临老龄化艰巨挑战的今天,老年报如何创新办报理念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对老年人群体的整体印象以及老年群体的自我定位与发展.《快乐老人报》拓展报道范围,塑造积极、快乐的老年形象,有效设置议题,从报道者向服务者转变,成功实现了老年报的市场转型.  相似文献   

13.
——2009年9月28日,《快乐老人报》在湖南长沙创刊; ——2012年1月,创办仅两年多的《快乐老人报》发行量跃增为554356份; ——2013年1月,国家邮政局报刊发行司数据统计显示,《快乐老人报》征订数达1102038份,发行范围覆盖除港、澳、台以外的大陆所有省、市、区,增量、增幅两项指标在国内邮政百种畅销报刊中连续两年蝉联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4.
从1981年元月《中国青年报》在全国率先创办《星期刊》以来,在我国报坛上,已悄然兴起一股“周末”热。据统计,省以上报纸办“周末”已达40余家。其中,党报办“周末”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就省级党报办“周末”作一些浅析。现状与趋势目前在报坛上出现的“周末”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部门团体的综合报或专业报办“周末”。就中央部门团体而言,如《经济参考报》周末版,《经济日报》星期刊,《科技日报》星期刊,《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法制日报》周末版,《人民日报》周末版,《中国商报》、《中国体育报》、《金融时报》、《中国教育报》周末或星期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台湾书市出现丁很多供老年人看的图书,即所谓“银发族”图书。银发族出版物内容很广,从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营养卫生到休闲旅游,很实际,吸引了众多老年读者。已经出版的书如中华日报的《老人的休闲活动》、《老人应如何老有所用》、《快乐  相似文献   

16.
颜小钗 《中国记者》2024,(4):111-114
<正>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也因此被称为我国新闻发展史上的“媒体融合元年”。同年,“中国社会工作”新媒体启动运营,依托中国社会报、中国社会工作行业报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7.
连花 《新闻战线》2022,(10):43-46
湖南卫视于3年前从24个制片人团队中优选头部团队挂牌成立首批11个媒体工作室,分别运营《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系列爆款综艺IP。今年,湖南卫视与芒果TV开启双平台深度融合,欲打造有着独创性的“超级工作室”。湖南卫视媒体工作室集群运营的创新密码与成长感悟,为探索注意力经济时代电视媒体的融合创新进行了先期试水。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各国的报纸同时走向低谷的数字化信息时代,由中南传媒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独资创办,2009年9月28日正式创刊发行的《快乐老人报》却一枝独秀,到2014年发行量已经达到一百三十多万份,《快乐老人报》之所以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势头,一方面得益于精准的专业化定位,另一方面就是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9.
丁晓琴 《传媒》2019,(13):16-17,19
新媒体时代,老年读者对媒体的需求正发生怎样的变化?随着“老年流量”的“横空出世”,老年类报刊如何走出对纸媒的依赖,增强融合传播能力?如何向数字化平台转型,树立“媒体+”的理念,将媒体业务、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整合起来,走向智慧服务?近两年来,《浙江老年报》努力探索数字化背景下的运营实践,为传统报业的转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今天,我们办了一份怎样的新闻专业期刊?编辑部一年来的实践总结就是深耕传媒沃土,强化办刊特色,突出专业服务。”2012年11月28日,《新闻实践》杂志2012年度编委会在浙报集团富阳新沙岛快乐公社举行,来自全省11家市级党报和30多家都市报、专业报、县市报的社长、总编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