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时政新媒体的侠客岛,在对外传播中有着建构共性文化认同、趣说政治话语、强调互动性及短视频运用的创新策略。本文以侠客岛为例,通过对侠客岛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进一步探寻侠客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并针对这些瓶颈提出侠客岛对外传播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时政新媒体对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林琳 《中国记者》2015,(2):44-45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团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获得大量粉丝追捧,并且在青年受众中开辟了新的舆论阵地,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传播信息与引导舆论效果。本文以"侠客岛"自2014年2月上线以来的发布内容为样本,尝试分析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有益做法与经验,以期为传统媒体深化媒介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自2014年创立到现在的两年多时间里,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发展迅猛,用户遍布全球,成为海内外各界关注的焦点。“侠客岛”能取得现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始终坚持做高质量原创内容。经过本文分析,“侠客岛”内容具有时效性强、选题大胆、观点高屋建瓴、文风通俗易懂等特色。  相似文献   

4.
由中央电视台三套《想挑战吗》、江苏卫视《激情60秒》、河北卫视《电视大精彩》、河南卫视《武林风》、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才艺大比拼》、山东卫视《阳光快车道》、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浙江卫视《奇开得胜》八家电视频道联合发起的2006年度首届“挑战群英会”于5月1日至5月7日每晚22:15分连续七天现场直播。此次活动为中国电视娱乐界首次大联盟,八家电视频道选送的近五十项挑战项目,组成五一黄金周的视听盛宴。本文从江苏卫视《激情60秒》在2006年5月1日至5月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挑战群英会”系列节目中的表现入手,分析江苏卫视这一“…  相似文献   

5.
高岩 《东南传播》2011,(6):30-31
本文以2011年"两会"期间"红段子"传播为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红段子"兴起的背景。结合传播特点分析以"红段子"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化之特质,认为"红段子"在构建健康积极的新媒体文化,进行舆论引导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际上,冥王星并非被“降级”,而是被“正名”,恢复到了它本来实际所处的地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宁  周宇豪 《青年记者》2022,(19):50-52
本文基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考量网络舆情中利益相关主体的情感表达和实践。政府机关坚守网络舆情治理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强调协同治理;网络媒体机构要摒弃纯粹的商业思维,利用新兴媒介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理念,践行“有为”和“善为”;对于网民而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9.
公共传播时代,舆情的不确定性增强,公众情感主导了舆论走向,对政务新媒体的引导效能提出了新要求。政务新媒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引用新闻的“介入性”实践,从生产主体、生产逻辑、内容取向三个维度进行新闻生产创新,充分发挥情感在舆情治理方面的作用,促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蒋新军  王佳  李娜 《新闻战线》2023,(24):20-24
“画说二十四节气”栏目和“晚安光明日报”栏目是光明日报官方微博连续五年持续深耕的互动栏目,或侧重视觉,或诉诸文字,以有效的传播策略实现了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打造了特色鲜明的热点内容。本文通过对上述栏目进行整体复盘,分析其稿件创作特点和新媒体传播策略,为主流媒体新媒体栏目品牌建设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平台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针对平台治理话题,西方学者展开了激烈的民主辩论,力图在保持平台自主性的同时引入国家干预、用户监督等多重举措,却不免出现追求解决问题、达成决策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在西方学者已有的结论基础上引入了非西方视角看待平台治理问题,以中国的微信平台为例,分析中西两方平台治理逻辑的异同,洞见不同治理框架的利弊,从而帮助中西方媒体政策制定者们想象或预见未来可能的平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姿 《记者摇篮》2007,(3):48-49
最近几年,一种新的广告文案策划方式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追捧。很多广告策划人士甚至把它当成了敲开“阿里巴巴”之门的法宝和制胜的秘密武器。它就是“情感诉求”式广告。  相似文献   

13.
温浩阳 《记者摇篮》2009,(11):70-70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要严格做到“用事实说话”,但同时新闻报道也是有“感情”的,二者并不矛盾,合理的情感因素能让新闻报道更具感染力,在广大受众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新媒介深度嵌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使乡村体育文化的传播发生重大变革,在治理层面出现机制与价值的转向。聚焦贵州“村超”这一媒介化的乡村体育赛事,采用深度访谈法,剖析其媒介传播与治理实践,发现普通村民作为参与主体的能动性、内生型组织主体的整合与团结效能以及政府作为责任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是“村超”在新媒体环境中赢得广泛关注的重要因素。进而归纳提出媒介化机制影响下内生性乡村文化治理的框架,指出村民个体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村庄共同体组织性的激活以及内生型的地方文化传统是乡村体育文化治理潜能得以发挥的三个关键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冯菲 《大观周刊》2012,(16):223-224
语文教学课堂需要“预设”,而实际教学中往往被“预设”束缚,老师总是想法设法把学生“引”进“预设”中来,这就冲淡了课堂上师生真正意义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一堂课的经历,让老师和学生感受到课堂上的“生成”带来的阅读教学的新境界。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预设,还要充分重视和巧妙利用课堂生成的种种机会,追求更加优质、鲜活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6.
传播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由舆论学创始人李普曼(Lippm ann )在他的传播学经典著作《公众舆论》(PubilcO pinion)中提出,那就是“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 ent)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 “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 “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  相似文献   

17.
郭珮铮 《新闻实践》2008,(12):43-43
笔者从香港来到上海求学两年,曾与不少内地新闻学教授及学子聊起业界的事情,很自然地谈到"红包"这个热门话题上。他们亦反问香港记者是否也有收红包的惯例,弄得笔者啼笑皆非。"有偿新闻"是新闻媒体刊播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的新闻。其特点为:一则新闻能否刊播,不是由其新闻价值而是根据提供所谓"新闻"的单位是否给予新闻机构"好处"来决定。一些新闻媒体将广告  相似文献   

18.
杨静 《新闻传播》2024,(3):109-111
在“暖新闻”话语实践中渗透着怎样的意识形态值得深入探究,如何运用新闻采编技术完成“暖新闻”情感延伸同样值得深入思考。因此,围绕“暖新闻”受众心理的同化机制展开分析,从“对话”“提问”“回忆”三个具象化的新闻话语实践视角,论证了“暖新闻”铺垫情感基调、映射生活现实、升华故事情感的作用。建议新闻采编注重“暖新闻”的情感延伸,新闻主题既要有故事更要有温度,新闻受众既要有同感更要有思考,新闻产品既要有画面更要有力量。从而发挥“暖新闻”的话语实践作用,通过心理同化给予受众不断加温的新闻情感,为讲好中国故事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从“接访”到“截访”,一字之差,其实只有软硬之分、态度之别。只要体制不变,接访就常常会蜕变为截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兴起于社交媒体的"三农"短视频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吸引了大批受众,造就了一批引人瞩目的超级个体。携带着特殊符号价值的"三农"短视频的传播逻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创作与接受是情感商品的生产与流通的过程。"三农"短视频高点击量、大量评论与转发的背后彰显的是人们对互联网的沉浸,人们需理性应对情感商品的泛化现象。但"三农"短视频业态的繁荣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范式,目前主要依存于商业逻辑的"三农"短视频,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价值尚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