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经典《礼记》有一篇文章叫《礼运》,里面有一段是孔子讲的关于“大同社会”的话,所谓“大同”社会就是儒家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这个“大同社会”大概有四个要点:第一,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它是为大众的,不是为个人的,这是它的一个要点;第二,和谐社会应该能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让他们来为社会服务,使得这个社会能够很讲信用,人们都能和睦相处;第三,各种人都能够有他的适当位置来为社会贡献他们的力量,比如说孤寡老人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每个分子都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第四,和谐社会是诚信的社会,是没有欺诈的,也没有偷盗的,是一个夜不闭户的美好社会。孔子把这种社会就叫“大同”。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对每个人都具有特别的意义.青少年完全能够成为构建更加美好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弥足珍贵的资源.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他们很可能就发挥不出自己的潜力,甚至有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在已有的文献研究中,尽管有少数研究者对青少年的看法是积极而乐观的,认为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很大程度上这种观点也被边缘化了.有必要确立一个新的研究框架,以纠正和弥补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偏见和缺点.对新的研究框架来说,“道德赋能”的概念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参考》2006,(11):74-75
一年级的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了憧憬和美好的想象,他们热爱一切美好的东西。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许多长辈围着他们转。他们喜欢戴高帽子。但自控能力却很差;喜欢模仿又“唯我独尊”。如何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尽管绝对人数比过去已大大增加,但毫无疑问他们还是人们羡慕的“天之骄子”。在社会发展中,他们仍然是社会生活的中坚和“顶梁柱”;对于我们党的建设来说,今天的大学生无疑将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县中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学困生、留守少年还是“小镇做题家”?其实这些标签都不能涵盖县中学生的特色,他们每一个都是立体生动的,青春正当时,充满无限可能。翻阅下面这些“学生档案卡”,你会发现,他们虽然面临着更多的困境,需要突破更多的障碍;但他们跟我们没什么不一样,也有滚烫的青春,也期待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的落伍者,并不是不懂得文化知识,而是不懂如何去获取信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但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获得信息的多少。当然,这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能否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众所周知,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用我们的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学生,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成长‘打底’”,这是阅读的根本目的。因此,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必须改变语文阅读中“少、慢、差、费”的现状。一、让学生真正成为阅…  相似文献   

7.
一、语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教材中社会美的索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一、发现美 这里的发现指的是班主任老师要有挖掘美,发现美的眼光。孩子的心灵是纯真、美好而又脆弱,他们在生活中需要更多的是鼓励和赞美。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把他们的“美”挖掘出来。我们有个后进生,课堂纪律差,学习成绩相当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我却发现他众多的优点,例如劳动积极,不怕脏,不怕晒;  相似文献   

9.
以奥立佛为线索,通过对南茜的分析,文章阐明了尽管南茜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小人物-窃贼,但她仍有着人类天性,进而展示了她的“在邪恶环境中留有的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10.
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差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差生”的成长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差生”的成长上。  相似文献   

11.
多克是一个信差,他始终坚信自己的使命就是向人们传递快乐。因此,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许多小纸条,上面写着一些鼓励性的话。他将信件和电报送到人们手中的同时,也留给他们一张小纸条,告诉他们“今天是美好的一天”,“要笑口常开”,“别再烦恼”。  相似文献   

12.
徐超 《华章》2011,(26)
在任何学校的任何班级,总会出现我们通常说的“差生”,在班级管理中,最让人费神的是这些“差生”,我们一般都称为“后进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不求上进,对于我们农村中学来说,他们人数不少,影响也很大.所以,如何走近后进生,帮助他们走出“泥潭”,对他们进行转化,是一个班级管理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看来,我们的心中都有一点浪漫蒂克思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都听说过神话,当时也相信那样儿的理想社会,但过了一些时间,当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知道,我们从前的想法并不实际,这时也就是我们失去了童年的单纯的时候。但世界上也有和徐志摩一样几位非凡的人,他们一辈子相信这样一个理想社会,这是他们的“单纯信仰”。徐志摩就是这样。“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  相似文献   

14.
王云建  张越 《教育》2006,(6):24-27
“择差”学校的出现是合理的吗?或有人会引用黑格尔的这个命题来证明其合理性: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都是现实的。既然现实的生活已经出现了“择差”学校。而且不止一所两所,可见其出现有其合理性。但是,他们忘记了恩格斯在引用黑格尔这句话时还指出:“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绝非无条件地现实的。” 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去讨论哲学问题。“择差”教育是现象,也是存在。合理否?这是一个现实的哲学命题。 在庐山择差教育中心举办的一个论坛上,“差生”这一叫法就曾受到来自国内的六位教育专家的一致批评,甚至被认为是“反教育”的。 自从“择差”一词的出现,人们就提出疑问:何谓差?差之标准?差之界限与界定?差之源?等等。“择差”教育,是合伦理,还是合法理?是合人之常情之理,还是合教育规律之理?再者,“择差”教育之手段与目的之统一何在?——是钱,是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拷问生活,也拷问生活中的人。 带着“拷问”之重负,我们记者造访了学者、专家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如是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职生文化基础越来越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们中职教师对如此之差的生源早有思想准备,但在具体实施教学方案时,依然显得措手不及。面对大面积的学困生,教师有种“黔驴技穷”的无奈,这也是中职产生流生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兴华 《今日教育》2007,(3S):34-35
今天是值得纪念和激动的日子.因为你们现在就是正式学生的家长.你们的子女从今天开始便开始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大家都知道“万事开头难”.更知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就应该特别注意:子女要进入角色.家长也要进入角色。作为教师.我更知道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担负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担负着一个学生一生的幸福.甚至担负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未来。我明白每一个学生对各位家长意味着什么。我们会竭尽全力.用我们全身心的爱去呵护他们.让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1.古今中外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勤于读书的饱学之士。爱读书是我国几千年最持久的时尚和传统。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似乎我们正越来越远离这个传统。阅读真的成了蹩脚的“丑小鸭”,只能悄悄地躲在一旁,目视着忙碌的人群在闲暇时光“扑”向网吧,驰骋在棋牌桌、麻将桌和酒桌上,沉迷于卡拉OK和电视机旁。今天的许多在校学生不爱阅读,也没时间阅读。中小学生功课太多,家长把阅读看成是读“闲书”,班主任也全力“围剿”课外书。书店里最畅销的是考试辅导用书。在校的大学生,也不爱读书,谈情说爱,上网冲浪,成了他们的主要课余生活。许多青年读者即便阅读,也是对各类轻松的情调美文、生活小品文和传奇故事趋之若鹜、情有独钟。尽管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尽管我们正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但学生不爱阅读,也不会阅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02,(2)
出国留学,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即使一生中没有条件出国,那也将是一个永远珍藏的梦想和期待。而对于一个生活刚刚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各种各样想像的少年人来说,憧憬总是绝对地占据着他们的心房,留学几乎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的向往。对于家长来说,对孩子的期待和担心也许总也分不清楚哪个比例更重些。一个孩子出国留学,却牵着众多人的心,尤其是我们称之为“小留学生”的这群孩子,他们大多高中还没毕业,或者刚刚毕业,在心智等各方面都还未成熟,负笈他乡,出洋求学。为了自己还不太明晰却是极其美好的梦想,或者还带着父辈未曾实现的梦想。他们小小年纪,在异国他乡会过得怎么样?学习的怎么样?他们会适应异国文化吗?他们会像父母期待的那样成才立业吗?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对几位“小留学生”进行跟踪报道,几位“小留学生”每月将把他们在异国的感受以及学习、生活状况讲给大家听,让我们与他们的父母亲人一起共同关注几位“小留学生”的成长!这几位“小留学生”都是2001年底左右出国的。有的刚刚出去了一个月,有的才几天。本期他们将要谈谈他们到了国外之后的第一感受。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双差生”是指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老师头痛,学校厌烦。因此.一直以来学校对这类学生要么一棍“打死”。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要么则干脆开除,把他们推向社会。孰不知.学校是教育场所,起教书育人作用,家长把子女送来.就是要我们教好他们.怎能轻易把他们推向社会呢?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把他们教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善待他们.才能把他们转化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珍惜年轻     
年轻真好。年轻是梦开始的地方。无论我们的梦是美丽还是斑驳 ,我们都带着满腔虔诚 ,从这个美好的季节启程去追寻。年轻的魅力最大。一个错过年轻的人 ,尽管她有天使般的容貌 ,翩翩的风度 ,但只要对她说 :“我比你年轻。”相信她就会黯然失色 ,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