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对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智能化既给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智能化可以带来丰富的教育内容,催生多样的教育手段,创造多元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智能因素的广泛渗透也带来了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体地位动摇,资源配置不当,原生...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我国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一定的人格修养,对社会的关爱以及家国情怀。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既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说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高校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探析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在新时代越发重要。叶圣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叶圣陶将培育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实现中国人和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经典名篇名著、传统技艺、文物古迹及其背后蕴藏的精神意蕴、道德修养、思想观念、民族智慧、审美志趣,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批判性继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叶圣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涵盖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类型,关注到了不同类型教育内部的层次架构。叶圣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布局、课程标准制定、文言的教法等确立了基本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时代为观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融合;以创新为指引,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坚持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然后提出了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包括开设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活动;营造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理应是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策划者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浴火重生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它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渗透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正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理应是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策划者说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浴火重生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它深植于中国人的血脉中,渗透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好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理工类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发挥二者的比较优势,循序渐进,开展特色教育。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步推进:丰富思想维度,扭转重理轻文的思维定式是前提;结合课程思政建设,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工科特色是核心;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师力量,对现有思政课进行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高校在新时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重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解除困境的需要;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观、人际观、人生价值观和义利观教育。应通过课程教学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和校园媒体宣传四个路径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10.
培育时代新人,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文化自信。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审视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协同育人的现实梗阻,主要表现在:协同主体较为单一、协同过程较为不畅、协同资源整合较为不足等问题。在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下,应当积极探析多元协同路径,构建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元协同主体协作机制、全过程贯通机制、全资源整合机制,培育形成“1+1>2”的协同共生效应,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感召力和行为引导力,让青年学生自觉成为厚植优秀传统基因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的践行也不足,这些问题呼唤我们关注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我们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入手,寻找工作的着力点,提升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扎实而创新地推进小学文言文教学,教师需要做到:主题导向,拓展资源明文本价值;拓展资源,深挖文本丰教学途径;关注表达,品析诵读获言语智慧;以文化人,群文阅读拓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途径,认为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15.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独特智慧,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并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探究,进而从提高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梳理和扩充与优秀文化相关课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阐释了高校开展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大学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为高校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高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三大课堂",建立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路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包括教育目标一体化、教育内容一体化、教育方法一体化和教育评价一体化四个维度。教育内容一体化、教育方法一体化和教育评价一体化既是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目标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途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通过思想精华的传承、传统美德的彰显和文化符号的强化来促进学生的国家认同.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国家认同的基本取向方面,要转换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兼顾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注重国际理解视野下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