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由变     
当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我以为纯真已经消逝了,其实梦想才刚刚开始;当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以为浪漫已经不在了,其实爱情才刚刚开始;当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以为青春已经结束了,其实人生才刚刚开始。毕业了,大学四年结束了,离不开的话题除了离别还有工作!即将上班的人内心或多或少有些兴奋,因为他们要去一个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已经上班的人或多或少有些疲累,因为他们每天都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在待业的人,或多或少会有些迷茫,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找工作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而还有一部分人在用另一种方式书写人生!在北京东部一所大学2005届毕业…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忠告     
我在高中至大学的7年间,每个夏天都在家乡的克洛河畔当救生员,在那里消夏的人事业上大都颇有成就。他们常说让我大学毕业后去找他们,他们确信能在我毕业后帮我找份工作。1929年爆发了经济危机,接踵而至的是大萧条,那些曾答应过帮我的人现在也都自身难保了,不过,尽管如此,有位在那儿避暑的先生还是问起了我毕业后的打算,他说如果我想干的工作正好在他能帮忙的范围之内,他确信能给我找到一份工作。在这位先生的再三敦促下,我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他我想当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  相似文献   

3.
我要读书     
不知不觉,我已经初中毕业了,人生的选择摆在了我的面前。是继续读书还是就业,自己也无从选择。很早以前,我就已经有了打算,放假了就出去打工,因为我老家有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而且还都挣到了钱。这便让我不由得心动起来,整天想着出去打工,计划着是去广州还是北京.每日无心学习,浑浑噩噩地过日子;直到初中毕业思想还是没有转变。想着比自己小的人都去挣钱了,心里自然不怎么好受,就一直盘算着,“等有了钱,以后就自己创业。”  相似文献   

4.
2006年广东省首场招聘会在顺德举行。不出所料,80%的用人单位是企业,学校仅有几所。我做了最坏的打算,投一份简历给一所中学,然后就出去。意料之外的是,这一份简历我也没投出去。得知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那位老师竟草草地翻了几下简历,就对我摇头了——学校招聘老师的条件之一是本科生毕业院校应在"211"之列。如果因为能力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可是因为招聘要求的"211"院校限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甚至有种屈辱感。  相似文献   

5.
中专毕业后,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那是坐落在鲁南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我是因为工作的缘故才回到故乡的,因为毕业后我在乡镇上找到了一份小学教师的工作。小学教师虽说工资不高,但是在周围人的眼里已经是够荣耀的了,毕竟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固定工作啊。父母远在另外一个城市,离故乡很远,我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表弟的短信     
晚上,表弟发短信给我,说他现在很迷惘,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表弟从省内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已经快一年了,还没有打算找工作,现在在省城一家计算机培训学校学习计算机。他因为喜欢计算机,想在这方面有所长进,所以咬咬牙放弃了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又投资一大笔钱,开始系统地学习计算机技术。看了表弟的短信,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复才好。其实我和他的境遇差不多。我比他早一年毕业,也是师范,也是专科,毕业时也未找工作,而是跑去电视台新闻部实习,原因也是因为喜欢。后来自己虽然几经周折来到了现在这个单位,有了头悬达摩克斯利剑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E:今年会育出专辖的打算吗? 苏永康:我已经跟钟兴民老师敲定时间打算让他帮我制作新专辑,我是希望可以在今年的11月底前发这个专辑,因为我们还有个中年人团体BigFour,已经敲定明年春节除夕夜,会在香港红勘体育馆进行我们的第二场演出。所以我们各自四个人非得要把自己手上个人的工作在今年11月份做好,然后11月之后投入Bi...  相似文献   

8.
第一份工作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估第一份工作呢?先讲一个引子吧。我的一个朋友(中科院在读研究生)是软件测试专业,且在舞蹈方面也有专长,先后在IBM、诺基亚、壳牌等企业实习,有着极为丰富的经历,我向她询问将来的打算,她说暂时没有,因为可选择的机  相似文献   

9.
正之所以写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我和他们已经分开两年了,也因为其中的几个朋友要毕业了。兴许我不能回去送他们,但愿意以这样的方式送他们一份礼物。这就好比,虽然距离远了,但我知道自己一直在他们心上。不要去害怕分别会将一切改变,总有人会替你记得那些曾经。同样,文字的神奇就在于,它是无声的相机,可以帮你留下一切美好。我想念他们,也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更有信心去梦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小孙是华南一所综合性大学新闻系的应届毕业研究生,自去年8月份开始就一头扎到北京,打算在北京找一家理想的新闻单位工作.先后换了几家新闻单位实习,参加了几家大报的应届生招考,虽然也是费了不少力气,但总算在春节过后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归宿.……  相似文献   

11.
孟回京 《中国教工》2009,(10):39-40
2001年至2005年,我在大学曾当了4年本科的班主任,把一个班从入学带到毕业。可以说,我对那20多个学生倾注了许多的爱,也花了不少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想尽办法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希望他们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又美好。然而,最后到毕业时,还是有学生因为考试不及格没有顺利毕业。我也曾因为他们逃课、考试作弊等问题大伤脑筋。虽然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还是发誓以后不再做本科生的班主任,因为担的责任太大,做不好总觉得愧对他们的父母。  相似文献   

12.
如何评估第一份工作呢? 先讲一个引子吧. 我的一个朋友(中科院在读研究生)是软件测试专业,且在舞蹈方面也有专长,先后在IBM、诺基亚、壳牌等企业实习,有着极为丰富的经历,我向她询问将来的打算,她说暂时没有,因为可选择的机会(舞蹈、管理、软件)特别多,现在还没有确定第一份工作究竟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毕业是什么?毕业就是你从一个个体一下子掉入洪流,然后变成了一个群体、一组数字。被汹涌的人潮推搡着往前走,身不由己。去年6月,我从重庆的一所高校毕业了,然后经历了大半年兵荒马乱的求职过程。然后,终于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在重庆的一家大型建工集团做项目行政专员。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这个工作并不是特别的对口,但是在"最难就业年"能拿到一个这样的offer,我还是很知足。公司这个职位很缺人,要求马上开始试用,我也做足了心理准备大干一场。出乎意料的是,这份工作的保质期只有十天,在这十天里我也瘦了整整十斤。  相似文献   

14.
从重庆到北京再到山东.我的足球梦想也在逐渐变为现实……这一切,都源自十年前从马王小学开始的足球选择。记得刚到山东鲁能足球俱乐部.就遇见同样毕业于马王小学的师兄——陈科瑞,我们好是高兴和自豪呀!因为大家都说:能在同一所俱乐部遇见毕业于同一所小学的队友,那真是奇迹!听说母校已经成立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吸引了更多的小弟弟小妹妹走上足球之路.  相似文献   

15.
带团     
<正>我是北京的一名普通导游。前几天,我刚刚带了一个来自西藏的纯藏族旅行团。在北京的旅游行程当中,他们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他们的言行,让身为汉族人的我,极其汗颜。他们抵达的第一天我们并没有安排行程,而是打算让他们在酒店休息。因为安排的失误,原本订好的位于南二环的酒店突然说没房间了,接待不了。于是,已经到了酒店门口的他们,还没来得及卸行李,就又被带上车,领到东三环的另一家酒店。下车之  相似文献   

16.
正等待毕业答辩的这几天,我开始动手收拾东西,把这么多年在北京积攒的物品整理一下,该留的留,该扔的扔,犹豫不决的就打包寄回家,让爸妈替我拿主意。虽然我知道,他们通常会囤积起来,等我回家之后再处理——在我成年后,他们已经越来越依赖我做出决定。毕业后去上海的想法,他们起初是反对的,爸爸认为我在北京已待了整整十年,亲戚朋友又都在北京,何必再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我理解  相似文献   

17.
转眼间我毕业已经好几个月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景象、我曾经生活七年的北京印象,还有毕业时告别的场景,已经被到福州工作的繁忙和工作之外的孤独打得七零八落。又到研三同学找工作的时候了。和师弟师妹联系时,感觉他们宛若去年的自己,我去年的很多错误的想法和做法,在他们身上重复着,有种心疼的感觉。回想起自己找工作和刚刚开始工作时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有一种不得不写的冲劝,想把自己的经历和教训向研三的同学说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2012,(18):54-55
毕业一个多月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其实对于每一份我将要发出简历的工作,我都是认真对待的,因为不想海投随便应付,所以我选择精投。但是到最后,就算在面试中自我感觉良好的,最后结果也是被告知"回去等通知"。  相似文献   

19.
1993年,我在日本攻读稻米多性繁殖方向的博士。和我同期到达日本的朋友大多已经毕业并有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甚至晚些到来的,也寻得了不错的差事。只有我,因为当初硕博连读的约定和专业的特点,根本不可能提前毕业或者边工作边学习。繁重的课程、大量枯燥的论文和频繁的实验,挤占了几乎每一个节假日,我甚至连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拿奖学金的代价吧!我想。  相似文献   

20.
毕业了找工作,这是任何研究生都要做的事情,很多人甚至从研一的时候就开始打算。我当然也是这样。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咬紧牙关考研究生,且要考名校的研究生,多多少少与要找一份更理想的工作有关。就拿我来说,我的本科是在湖南师范大学读的,之所以要考到北京师范大学来,还是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